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刊以振兴三农为己任,想农户之所想,急农户之所急。今天就年初以来一直困扰农民朋友的农资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种地成本加大,叶面肥市场鱼目混杂,令农友们真假难辨,无奈选择这一实际问题。从保证农户的利益出发,本刊将要从今天起向尊敬的读者介绍一种国家农业部、国家专利局向全国重点推广的高科技专利产品,该产品具有省肥、省钱、省事、抗病、增产、养地、促早熟、纯绿色等特点,她就是被农民朋友誉为放心肥料的帅丰牌化肥精。旨在带领我们的农民朋友真正走上一条低本高效的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林风 《农家致富》2007,(21):13-13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镇五七村王亚东是本刊老读者,他向本刊反映,眼下农民朋友外出打工很普遍,为减小就业盲目性,非常需要及时了解各地就业动态信息,贵刊今年开展的寻工快车活动真的是想农民之所想,急广大农民之所急。他没有学过电器维修技能,非常想通过本刊参加此类的培训,为贫困家庭缓解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3.
泰和县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县,拥有耕地 75万亩,农业人口 42万。近两年来,由于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疲软,泰和作为农业大县,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农产品市场几乎全面供大于求,二是家庭承包经营农户很难全面进入市场。在困境面前,如何走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盘棋,泰和县委、县政府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在优质稻、泰和鸡、杂交猪 (牛 )、果药经作、商品蔬菜五大产业上大做文章,为农民增收打开了门路。   ——玉雪粘推行“订单”。水稻是泰和农…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中,农资商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你向农民朋友推广产品的时候,你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深恐农民朋友不明白,而很多农民朋友却不屑一顾,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又在忽悠人,说得天花乱坠,还不是为了挣俩钱?”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用机械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户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再加上农户购买农机可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农民用于农业机械上的投入不断增加,购买农用机械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可许多农民朋友在购买农机产品后,使用过程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或要求进行售后“三包”服务时,因种种原因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提醒农户购买农机时应了解以下知识。  相似文献   

6.
春耕生产期间,正值农民朋友购买农机产品的高峰期,部分商家抓住农民朋友急盼农业机械的心理,出售一些以次充好甚至是伪劣的农机产品,从而引发一些坑农害农事件,给农民朋友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笔者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农业机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农民致富之友》2010,(5):65-65
心里时刻装着农户,千方百计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帮助我们农民朋友早日致富,这是本刊的立刊之本,更是我们本刊所肩负的一种神圣使命。可以说使命是神圣的,任务是艰巨的,而仅凭我们杂志社这些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及知识储备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相比则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选择了以产品质量最优、服务“三农”诚信最佳的天津市植物营养研究所和我们共担此任。  相似文献   

8.
《云南农业》2008,(6):42-42
从江南到东北,种水稻的农民朋友都使用“吡虫啉”来防治稻飞虱和稻综卷叶螟,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吡虫啉”,因为它的商品名称有700多个,而且在产品标签上很难找到“吡虫啉”这个通用名称,光鲜夺目的是它的商品名称、注册商标名称。一药多名弄得农户头晕目眩,而企业生产农药采取的临时登记,致使农药产品的数量得以大量被“复制”。  相似文献   

9.
春种夏收时节,在奉新的乡村活跃着一支“农民经纪人”队伍,他们凭着丰富的“闯市场”经历,引导着其他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向农户们传授各项实用技术,帮助农户们牵线搭桥销售农副产品,在农户与市场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全县这类由农户成长起来的经纪人已有3000余名。的不断发展,农民的市场观念也日益增强,一部分头“灵活、文化素质高的农民意识到“不问市场事,只耕眼前田”的做法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障碍,他们大胆地闯入市场,逐步走上了学致富技术,重产品销售的发展路子。这些人致富后,还积极带动其他农户念好“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皓元 《农家致富》2005,(1):19-19
由于杨树木材用途广泛.因此种植杨树成为农民朋友致富的有效途径.一些农民朋友把目光瞄准了速生杨新品种的引进种植上。可当一些农户花不少钱把新品种引进后.便大呼上当,它与一般品种没什么两样,生长速度平常。为此。本刊提醒农户。引种速生杨时要注意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向农民朋友提供一个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空间,使其合法权益确实得到保障,我社特成立“三农信息服务工作室”,以“帮农民致富,替农民说话”为宗旨,以“传播接待信息,关注民生民情”为己任,及时向农民传达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及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为农民朋友提供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2.
如今,农资市场上产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其中不乏假冒伪劣产品。对于农民来说,如何买到价廉物美、物超所值的农资产品是一件头疼的事。因此,本刊决定秉承"服务‘三农’"的理念,充分发挥《农村新技术》的品牌优势,建立农户与商家的农资对接服务平台,通过杂志、微信、网站等向农民读者推荐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读者也可以通过平台向我们咨询和购买所需的农资产品。为使平台能够收集更多农资产品和商家信息,本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包括化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拜泉县国富镇党委、镇政府从实际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指示,行之有效地开展“科普之冬”活动,加大农民种田的科技含量,千方百计保丰收,二00九年元月七日在镇政府礼堂举行“国富镇生态农业技术讲座”。来自全镇各村及各自然屯的120名农民代表认真听取了天津市植物营养研究所王启忠副所长所作的“帅丰”牌化肥精产品知识讲座,使农民朋友眼界大开。  相似文献   

14.
从江南到东北,种水稻的农民朋友都在使用“吡虫啉”来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吡虫啉”,因为它的商品名称有700多个,而且在产品标签上很难找到“吡虫啉”这个通用名称,光鲜夺目的却是它的商品名称、注册商标名称。“一药多名”弄得农户头晕目眩,而企业生产农药采取的“临时登记”,致使农药产品的数量得以大量被“复制”。这种名称、数量、标准的混乱,给使用者增加了辨认难度,使造假者得以浑水摸鱼。  相似文献   

15.
“司+农户”.是当前城市带动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一种最为有效而且是农民普遍接受的模式.很多地方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就在很多农民受益后.欢迎城市企业下乡的大好形势下.却有极少数企业打着“公司+农户”的幌子.明曰与农户联合经营帮助农户增收.实则是损害农户的利益。一是高价向农户推销农作物种子,甚至是劣质种子。  相似文献   

16.
广告     
《四川农业科技》2004,(6):43-43
本刊读者服务部本着服务读者、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利用与众多商家、出版社的广泛联系,向广大读者和农民朋友提供下列产品及农业科技书籍。读者如有需要,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汇款时请写清楚书名及详细地址。本刊敬告:凡刊出广告仅作信息提供,不作签订合同的依据。请有意合作者深入考察,以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08,(8):1
本刊常会接到读者关于生猪屠宰、村筑路收费是否合理这样的咨询电话.最近.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李实科读者向本刊反映.村里向农户收取农田基本灌溉费用,不做任何解释,农户不知这是否乱收费,经调查了解,按照“谁使用谁付费”原则。政府可以依据农田灌溉面积向收益农户收取一定的水电费用.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在乡镇工作时,就结识了《中国农技推广》 (可惜是双月刊 )。人家不禁要问,你拿算盘搞收支,《中国农技推广》与你搭啥架,其实问者不知其道—— 在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征收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农户因缺乏农技知识而使农作物失收或歉收,造成农业税收的欠交,而这些农民又最痛恨只向他们收钱而不为他服务。要服务,要办好农民想办的事,要解决农民之所难,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民缺乏适用农业科技的及时指导是首要一条,拿不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就谈不上其他配套性服务。作为基层财政干部,能为农民提供诸如“稼穑园地”、“种子天地”、“沃土原野”、“植物医院”等技术信息该多好呀 !虽说财政干部教农民掌握这些知识不那么内行,但《中国农技推广》上介绍的农技知识还通俗易懂,只要你在收税前为纳税人献出一点“爱”,农民朋友交税就顺当多了,难道农民抱着丰收的“金娃娃”还不愿交税吗 ? 因此,建议各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向当地基层财政部门推荐这本好杂志,让基层财政干部共同为农民送技术信息,也希望基层财政干部多掌握些为农民服务的本领,收好农民送上门的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田除草剂的施用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多种除草剂也被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但有些农民朋友由于对化学除草剂的知识还不太了解,一些农户由于超量喷施和施药方法不当,造成当年瓜果蔬菜不能正常生长,还给下茬作物造成减产。特别是部分农户在用含“莠去津”成分的除草剂给玉米地除草时,由于喷药过量对下茬小麦造成第二次药害。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并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出,进一步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最大关注。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温总理的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目前,举国上下,各行各业各部门,正在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想“三农”之所想,急“三农”之所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