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低碳经济、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等畜牧业发展理念的倡导和深入,生产绿色食品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核心目标,天然草原由于其原始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依赖天然草原放牧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途径,但牧区天然草场受气候条件影响,加之长期过度放牧、滥垦滥挖,导致草场退化、产草量下降,放牧家畜普遍存在采食量不足,营养不平衡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其生存、繁殖和生产力的发挥。因此,做好牧区饲草料供应是保障天然草原绿色肉食品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气候干旱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呼伦贝尔大草原为我国著名的天然草场,该地区草原辽阔,水草丰美,土质肥沃,是一块未受污染的绿色净土,也是优良畜种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羊的故乡,传统的、靠天养畜的方式在这里生生不息。但是,由于近几年的气候干旱,导致该地区草原生产能力有所下降,草场退化现象严重,部分地区已出现沙化。同时,由于过度依赖放牧,也制约了该地区草原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右中旗草原站在内蒙古草勘院和兴安盟草原站的指导支持下,1987年5月-1991年12月在平原低地草甸草甸类草场上开展了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定位监测工作。本文根据5年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平原低地草甸类草场初级生产力动态规律,计算出该类草场丰、平、歉年冷暖季载畜量,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天然草场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宝贵财富,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的发展基础。当然,在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发展的今天,人们都开始追求“绿色”食品,草原畜牧业独具的“绿色”性和原始性,在人们需求中更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天然草场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家畜存栏量的越来越大,天然草场面积越来越小,植被越来越差。现在,不是“风吹草地见牛羊”,而是“风吹荒野沙满天”。天然草场面积的急剧减少,是有目共睹的严重现实,我们面临着要尽快保护好天然草场,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地区天然草场毛面积为76.86万hm2,可利用面积69.23万hm2,草场类型复杂、种类繁多,根据盆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植被分布特点,可将盆地的草场类型分为7个大类,分别是低地盐化草甸草场、山地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原草场、山地草原草场、山地草甸草原草场、高寒草甸草场,这些草场是吐鲁番地区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
保护好草原.发展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草原,就谈不到畜牧业的发展.陕西省定边县是榆林的一个养羊大县,是一个以农区畜牧业为主兼有草地畜牧业特点的县区,草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该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草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通过采取天然草场改良、封牧育草等措施以提高草场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定边县草场的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实现草畜平衡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严重.导致草畜矛盾突出。从总体上看新疆草原面积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近20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使天然草场尤其是冬春草场大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因超载过牧草原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面积的减少造成冬春草料不足.夏季草场严重超载.使牧区草场处于超饱和状态。草原畜牧业正处于一个草原退化(减少)-人口增加-牲畜扩增-牲畜品种弱化-畜牧业产出低-牧民增收困难的恶性循环。加之农区牲畜到放牧场更加重了天然草原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资源0.48亿hm^2。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地资源,为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草原畜牧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 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草原辽阔,但是,草场处于荒漠、半荒漠及退化状态,载畜量越来越低,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改良利用这类天然草场及培育人工草场,提高其生产力,增加畜产品,对加快发展南疆农牧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以县东风第  相似文献   

10.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实行圈养禁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巴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产业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全盟牧区有天然草场8260万亩,它不仅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饲养着700多万头只牲畜,也是构成全盟草地生态环境的主体。但是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加之多年来人们只重眼前利益,采取掠夺式的粗放经营方式,致使草原退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全盟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6247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达茂旗天然草原生态状况和畜牧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合理保护利用天然草场,有效地防止天然草场退化、沙化,正确地处理草原建设、保护、利用与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关系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草场资源是草原畜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保护、利用好草场资源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的根本问题。同时这也是关系到保持草原自然生态平衡的大事。这个道理被选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特别是我区人工、半人工草场还不很发达,绝大部分地区还基本处于自然放牧,靠天养畜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天然草场,以草定畜防止草场退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夏季休闲对天然草场植被动态变化的研究李枫(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杨杰,刘月华(内蒙古牧业学校)前言*天然草地是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能量转化的*源地。目前,由于草地缺乏合理利用和适宜管理,造成*草场能量与物质入不敷出,生产力下降,生态...  相似文献   

15.
强化牧区草业建设、加快畜牧业发展王宇宏,陆元彪,刘统海(海北州草原工作站810200)(海北州畜牧局81020O)畜牧业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经济支柱,全州232.8万hm2可利用天然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全州畜牧业发展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天然...  相似文献   

16.
2013-2015年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城对山地草甸类、温性荒漠类、大陆草甸类、草甸草原类、干草原类、荒漠草原类6种不同类型的草场进行定点定位监测,统计分析了各类草场生产力的月、年动态规律,为塔城天然草地合理利用,畜牧业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天然草场是草原畜牧业赖依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一系列特点,对畜牧业生产影响极大。本文试就青海草场资源的一些基本特点,做如下探讨。一、草场类型水平分布格局明显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作用下,青海不同地区形成多种多样的草场类型,  相似文献   

18.
<正> 天然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最经济的物质基础。陇南地区拥有天然草场956.7万亩,占总面积的22.85%,其中分布在高山地带的草甸类草场411.8万亩,占总草场面积的43%,发展草原畜牧业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在牧业生产中片面追求放牧家畜的净增存栏,不注重草原的合理利用和建设,加之垦草开荒,挖野药,铲草皮等人为破坏因素,致使天然草场日趋退化,牧业生产资源优势未得到充  相似文献   

19.
卓尼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境内海拔在2100~4920m之间,全县总土地面积813.7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48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1.3%。草地类型以灌丛草甸草场、亚高山草甸草场和森林草甸草场为主。市牧业是卓尼县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草地是全畜牧业生产和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草原植被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安危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草原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兴安盟现有天然草场面积占全盟土地总面积的50.7%,可见,草原是全盟生态的主体,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投入草原建设,为巩固畜牧业的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