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采用自然诱发方法测定了金华市10个单季稻主栽品种稻曲病的发病情况,并对其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甬优17、春优84、中浙优8号、甬优1540、丰两优香1号和Y两优2号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好,而甬优15、甬优9号、浙优18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稻曲病会引起水稻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等危害症状,从颜色、形态上指出了稻曲病发生的特征,总结了该病的发生条件和发展规律,结合实践提出了从品种选择、施肥管理,水层控制等方面对稻曲病进行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稻曲病会引起水稻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等危害症状,从颜色、形态上指出了稻曲病发生的特征,总结了该病的发生条件和发展规律,结合实践提出了从品种选择、施肥管理、水层控制等方面对稻曲病进行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浙优21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浙04A与浙恢F1121配组育成的籼粳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9—2020年引进浙优21至松溪县作中稻多点试种、示范,表现杂种优势明显,耐肥抗倒,穗大粒多,易感稻曲病,生育期偏长,高产,米质较好等特点.介绍了浙优21在松溪县的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公司选育的"三系"迟熟杂交籼稻,于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3年引进尤溪高海拔山区种植,表现植株较大、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等特点。主要介绍了中浙优8号在尤溪高海拔山区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以单季稻浙粳88和春优84为材料,试验比较了不同施肥方案对杭州市萧山区水稻主要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调节处理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主要病害纹枯病和稻曲病的发生和为害均较对照显著减轻;同时,浙粳88和春优84分别增产7.21%和1.68%。施肥调节的具体措施包括氮肥后移、增加氮肥中穗粒肥的使用比例和增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20,(1):41-44
连续4a对湖南省水稻主栽品种稻曲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感病品种湘晚籼13号为材料,研究钾肥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曲病发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省稻曲病发生总体偏重,主栽品种基本不抗病;在总氮量保持相对一致的情况下,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稻曲病发病率、病粒率和病穗率下降,与对照相比,产量总体保持增加趋势;钾肥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条件下,随着化学肥料施肥水平增加,稻曲病发病率呈现加重趋势,但是产量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田间合理使用钾肥,协同调控稻曲病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极难防治,为筛选出适合在白叶枯病发生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抗性品种,选择仙居县主栽的7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下各镇病区开展小区试验。结果显示,甬优12号和浙优18在药剂防控的条件下表现较好,病叶率低于80%、病情指数15.0左右,产量达到10.50 t/hm2以上,相对适合在病区种植;中浙优8号(CK)表现极感病,产量损失严重,不适合在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徽两优6号在安徽的试种和示范表现,认为徽两优6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抗倒伏、米质优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推广前景广阔。由于其易感稻曲病,建议在具有较高的栽培管理水平区域实施配套栽培技术和重点防治稻曲病。  相似文献   

10.
王昌勇 《北方水稻》2012,42(2):61-62
稻曲病属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病穗空瘪粒显著增加,发病后一般可减产5%~10%。为降低其危害程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必须进行及时综合防治。介绍了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流行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为水稻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曲病属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病穗空瘪粒显著增加,发病后一般可减产5%~10%。为降低其危害程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必须进行及时综合防治。介绍了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流行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为水稻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两优667为对照,选用广优673、Y两优5866、甬优17、欣优827、嘉丰优2号、中浙2优58、Ⅱ优039等7个中稻新品种进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7、嘉丰优2号、广优673等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较紧凑、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良好等特点,适宜作为烟后稻推广品种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由于水稻品种,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日趋严重,现已成为我地区水稻主要病害。为解决其危害问题,我们从1985年起从品种、化学防治及其它有关方面研究了稻曲病的综合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中浙优8号、野香优3号、桂育9号、桂禾丰、Y两优1号、昌两优8号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宽窄行和等行距两种栽植方式,以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肥,对适合稻鱼系统的水稻品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Y两优1号和中浙优8号的产量高,可分别作为双季稻稻鱼系统早季中偏晚和晚熟品种种植,桂育9号生育期、株高、产量、叶面积指数各方面表现适中,可作为稻鱼系统中熟品种种植。栽植方式对各水稻品种的分蘖、株高、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宽窄行栽植能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适合稻鱼系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组合)与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稻曲病又名青粉病 ,是由病原真菌Ustilaginoideavirens(Cke)Tak.引起的一种水稻后期谷粒病害 ,常在水稻收成好的年份发生 ,农民认为是丰年征兆 ,故称它为“丰收果”[1]。稻曲病多发生在单季中稻 (北方 )和连作晚稻 (南方 )上 ,杂交稻制种田近年也有加重的趋势 ,双季早稻一般较少发生。一、稻曲病发生特点一般年份稻曲病的发生不会很严重 ,穗发病率多在1%以下 ,每穗病粒数1~2粒 ,如果以这种发病程度而论 ,稻曲病对水稻产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水稻稻曲病在水稻上可说是一种“富贵病” ,凡是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高产的气候条件 ,如中…  相似文献   

16.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公司合作选育的三系杂交稻,2012年引进宁德市蕉城区种植,表现植株较大、穗大粒多、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等特点。介绍了中浙优8号在宁德蕉城区中海拔山区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浙优8号在浙南山区试验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浙优8号在浙南山区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寒地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曲病在黑龙江省是一种检疫性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户盲目引种水稻品种,稻曲病在黑龙江省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此,对市面上防治稻曲病的不同药剂进行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及齐穗期喷施2次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20 g/667 m^2,防治稻曲病效果最好,防效达到61.9%;其次是5%井冈霉素水剂100 g/667 m^2和40%菌核净100 g/667 m^2,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57.1%和52.4%。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6,(1):37-39
杂交水稻新组合中浙优10号在福建永定丘陵山区种植,表现出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其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为:改迟播种为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改稀植为适度密植,确保基本苗;改变施肥方法,科学施肥;改变灌溉方式,科学灌水,合理调控;改变病虫防治办法,预防为主,病、虫、鼠、草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广东常规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3年采用温室人工注射接种方法和病圃自然诱发法分别鉴定了104个和49个常规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温室人工接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3个、23个、10个、8个、6个、54个,总体抗感比为34.6∶65.4;病圃自然诱发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5个、8个、8个、16个、6个、6个,总体抗感比为42.9∶57.1。两个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对稻曲病的抗性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鉴定的品种中有57个是广东历年审定的常规稻品种,总体抗感比为19.3∶80.7,测试品种中大多是感稻曲病的品种,对稻曲病表现良好抗性品种有广盐1号、华航31号、佳辐占、玉香油占、广陆矮4号、七佛占、粤香占等。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稻区稻曲病防控以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