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稻田养鱼经营的发展进程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稻田养鱼发展迅速。从稻田养鱼经营角度出发,结合当下稻田养鱼经营的一般现状,在适于稻田养鱼的区域,从稻田养鱼的商品开发、商品培育、产品利用、产品营销等方面对稻田养鱼经营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探索,认为将稻田养鱼和休闲农业有效结合,以最大限度的挖掘稻田养鱼的亮点,从而提高稻田养鱼经营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片区稻鱼种养模式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莹  傅志强  黄璜 《作物研究》2019,(5):455-460
武陵山片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稻田养鱼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介绍了武陵山片区稻田养鱼产业的规模布局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了武陵山片区稻田养鱼产业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稻田养鱼生产的发展、进步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稻田养鱼能在合理利用水土空间资源的同时实现种养耦合、绿色生产,拥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近几十年来,中国稻田养鱼生产经历了从"稻主鱼辅"阶段到"以鱼为主"阶段再到"稻鱼并重"阶段的3个发展历程,在田间工程、养殖品种、系统结构及生产技术等方面不断进步,使稻田养鱼的生产力和效益不断提升;同时,稻鱼共生系统作为一个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身兼产品提供、环境调节、文化服务等多种功能,并且随着稻田养鱼的不断进步,其功能进一步提升,使稻田养鱼生产在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稻田养鱼生产与农业供给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近年在湖南发展迅速,总结稻田养鱼的历史并分析新常态下市场需求及综合生产能力,理清思路、确定方向、明确措施,对于未来发展稻田养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南省稻田养鱼三次发展高潮的过程,分析了稻田养鱼的现状,提出了适合湖南未来稻田养鱼的模式、措施,并回答了稻田养鱼是否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盘锦市是省内众所周知的产稻区,拥有良田120万亩。这虽已为发展稻田养鱼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由于我市起步晚、认识不足等原因,稻田养鱼业一直发展缓慢。为了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现就稻田养鱼的发展史、意义、方法及设想四个方面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问:什么叫稻田养鱼?答:稻田养鱼是指在稻田中适当增加一些养鱼工程,利用稻田环境具有的水体、生物及其他条件等进行养鱼,进而达到种稻与养鱼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农业生产方式.问:目前相田养鱼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答:就全国而言,目前稻田养鱼的主要形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传统的平板式,鱼产量较低.第二种是沟式,水体增加,鱼产量有所提高,第三种是垄稻沟鱼式,精鱼产量较高.问:我国稻田养鱼发展的总趋势足什么?答:一是面积迅速扩大,由1983年661万亩,扩大到1994年的1540万亩,增长了133%.二是单产大幅度提高,由1983年…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上海优质粳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具体对策为:进一步优化茬口布局,推进用养结合型稻田农作制;实现优质水稻品种创新和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提升;以智慧农业为引领,积极推进现代农机农艺应用,提升绿色水稻产能水平;实施地产稻米品牌战略,促进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浅谈稻田生态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芳 《北方水稻》2015,45(3):58-59
稻田养鱼技术可以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效果,是一套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水生农业生态体系。在稻、鱼共生系统中探索生态种养技术,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水稻的有机生产。从稻田条件、鱼种选择、养鱼设施建设和生产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鱼技术,以指导稻田生态养殖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鱼技术的现状与改进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历史演革,总结分析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并列举了当前稻田养鱼技术的基本立论与争鸣热点。对今后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粗略估计,并结合作者几年科研工作实践提出若干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保障水、土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是当今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稻田养鱼作为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可实现一田多收,一水多用,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稻田生态系统的功能.介绍了水稻—金背鲤共生模式的背景,从选田、水稻种植及养鱼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水稻—金背鲤共生模式可培肥土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涵养水源、减少化肥农药的...  相似文献   

11.
浦城山区发展稻田养鱼模式技术可有效增加稻田利用指数,取得水稻增产、鱼增利的双赢经济效益,同时又改变稻田的生态系统,获得较好的有机生态农产品。总结了浦城山区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及模式技术。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是一种重要的稻田种养模式。湘西花垣县稻田养鱼生产发展较快,至2016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已达2000 hm~2。大面积示范表明,稻—鱼模式下水稻和鱼产量分别为7836~9510 kg/hm~2和330~480 kg/hm~2,总产值和净利润分别达43 464~51 879元/hm~2和28 194~36 609元/hm~2,稻田养鱼模式净利润较单作水稻模式提高57.86%~104.98%。介绍了花垣县稻田养鱼的关键技术措施,分析了其存在的技术与经营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热带作物学报》2008,(11):16-17
云南德宏州民营橡胶起步于196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橡胶划入优势农产品和行业整合对象,加快橡胶产业发展的步伐,并把德宏州列为全省重点发展区域,极大地促进了德宏州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截止2007年德宏州民营橡胶种植面积8.40万亩(超过农垦现有种植面积),开割面积3.6万亩,年产干胶0.32万吨,有制胶厂16个,产值576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传统稻鱼生态农业文明发展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文明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农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对传统农业"稻田养鱼"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丰富和传承稻鱼文化,对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晓林 《中国稻米》2001,7(3):25-25
2001年3月9日 ,浙江省稻田养鱼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德清县召开 ,省政府副秘书长王良仟到会并在会上讲话 ,要求各地加快发展稻田养鱼。当前 ,浙江省的稻田养鱼出现了一些新形势和新特点 :(1)发展势头迅猛 ,养殖区域不断扩大。1996年全省稻田养鱼面积1.63万公顷、产量3147吨 ,到2000年全省面积已达到了7.25万公顷、产量54775吨 ,面积翻了二番多 ,产量增加15倍以上。全省稻田养鱼分布区域由传统的浙南温州和丽水两个市 ,逐步向浙北的杭嘉湖平原和浙南的金衢台等地延伸 ,目前全省11个市均有稻田养鱼分布。(2)…  相似文献   

16.
列出了鼎城区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鼎城区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及国家重要经济生态圈。洞庭湖平原稻田湿地特有的气候生态条件为水稻、鱼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种养条件。近年来,湖区稻田生态种养发展迅猛,尤以稻—小龙虾模式最为突出。湖区"稻渔"融合产业体系发展有利于推动种植业、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进湖南农业提质增效;稻田生态种养也是粮食主产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举措,符合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大战略。开展洞庭湖"稻渔"融合产业体系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以及搞好顶层设计,对洞庭湖区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稻、鳖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农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民收入,继稻田养鱼、稻田养鸭之后,衢州市衢江区又推出稻鳖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经过两年的试验探索发现,该模式不但稳定发展了粮食生产,又大幅度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是一条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及《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调查掌握德宏州茶叶产业在新形势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并提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由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州古茶园进行普查、调查、登记的基础上,同时对全州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盘锦市河蟹养殖获得大丰收,全市21万亩河蟹,产量600O多吨,其中稻田养蟹面积由去年的8万亩增加到12万亩,主要是扣蟹。稻田养鱼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盘山县陈家乡稻田养泥鳅150O亩,亩产80公斤,亩效益158元。陆家乡稻垄沟养鱼100亩试验证明,养鲫、鲤、罗非、鲶鱼亩产100公斤,亩效益300元,比单种水稻提高效益近50%。稻田养鱼、养蟹一地两用,一水双收,比苇田养鱼、蟹更便于管理,今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据水产部门估计,1997年盘锦市稻田养蟹可达到15万亩,稻田养鱼5万亩。一地两用 一水双收──盘锦市稻田渔业发展迅速@陈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