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尿素、过磷酸钙各4个水平共8个处理,研究N、P肥对湿加松幼苗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尿素和过磷酸钙均对湿加松生长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对湿加松地径生长的影响在9-12月差异显著,N-1处理地径最大,P-2处理次之;各处理对冠幅生长的影响在7-11月有显著差异,7月以N-2处理冠幅最大,8-11月则以P-2处理最大;各处理对苗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湿加松苗木生物量和植株N、P含量的分析表明,施用一定量的尿素、过磷酸钙可改善植株的养分状况,过量施用则不利于N、P的正常吸收;湿加松苗木最佳施肥组合是每株施尿素6g+过磷酸钙30 g+氯化钾15 g.  相似文献   

2.
油茶扦插育苗基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黄心土、椰糠、沼渣进行不同体积比混合作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扦插苗的育苗基质试验,筛选适宜油茶扦插苗存活及生长的沼渣添加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沼渣比例不同对油茶扦插苗存活、地径、苗高、新梢生长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添加5%-10%的沼渣处理油茶扦插苗存活率与普通黄心土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后期幼苗新梢生长和生物量累积明显优于普通黄心土处理。秋季油茶扦插育苗时可在基质中添加5%-10%沼渣。  相似文献   

3.
选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对云南山区油茶苗木进行叶面喷肥,采用两因素三水平[2因素选用尿素(C)和磷酸二氢钾(K),3水平选高、中、低3个量],9个处理,3次重复的3×3设计,以拉丁方排列设置27个小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肥对白花油茶苗木成活率、生长量(包括苗高、地径、冠幅)和生长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花油茶苗木的苗高、地径、冠幅对叶面喷肥的响应均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及产量反应曲面,说明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对白花油茶苗木具有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均呈现出钟形曲面模式。(2)对白花油茶苗木生长量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进行单因素、双因素和全因素模拟的结果表明,尿素与磷酸二氢钾配合喷施的效果比单施尿素或单施磷酸二氢钾的效果要好。(3)交互试验中,C用量分别为2.846g/L、2.667g/L和2.589g/L,K用量分别为1.736g/L、2.071g/L和0.975g/L,两者配比分别为1︰0.609、1︰0.777和1︰0.377时,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可以达到理论最高增量。(4)等产线图指出,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C肥合理施用量分别为0-1.797g/L、0-2.071g/L和0-1.016g/L,K肥用量合理施用量分别为0-2.888g/L、0-2.666g/L和0-2.593g/L。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对平榛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平榛幼苗为研究对象,设计9个不同施肥组合,清水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平榛幼苗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平榛幼苗生长和苗木质量有显著地影响。不同处理的平榛幼苗苗高、地径、叶片数、根数、根长均高于对照,以N2P2K3处理的苗木生长指标最优,苗木质量最好。在平榛育苗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进行施肥,在生长季选用10 g/m施尿素+10 g/m磷酸二氢钾+15 g/m硫酸钾的氮磷钾配比肥进行叶面喷施,促进苗木生长,提升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5.
秸秆醋液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油茶幼苗的盆栽实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秸秆醋液对1年生油茶幼苗的苗高、地径、比叶重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酢液后,对油茶地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秸秆醋液稀释300倍处理效果最好。总体说,适宜浓度的秸秆醋液能促进油茶幼苗的生长,在油茶优质苗木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氮、磷、钾3因素3水平施肥正交试验,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中华楠苗木生长的影响,为中华楠苗木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 表明:(1)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中华楠苗木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影响.223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苗木质量指数最高,为最优施肥处理.其苗高年生长量、地径年生长量、冠幅年生长量、叶生物量、枝干生物量、根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27.10%、200.00%、226.96%、235.35%、169.88%、171.00%和183.80%.(2)各处理的苗木质量指数从好到差排序为:223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g)>122处理(尿素5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4 g)>231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30 g+氯化钾2 g)>133处理(尿素5 g+过磷酸钙30 g+氯化钾6 g)>313处理(尿素15 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6 g) >321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332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212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4 g)>111处理(尿素5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2 g)> CK.(3)中华楠苗木施肥管理必须遵循适需的原则,氮肥不宜过高,可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7.
叶面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盆栽油茶幼苗喷施几种叶面肥试验,分析了其对1年生油茶幼苗苗高、地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1.5%尿素能显著提高幼苗的苗高;0.1%磷酸二氢钾+0.2%硼肥能显著促进地径增长;0.15%红A硼能显著提高油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不同配方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油茶叶片比叶重.叶面肥的合理选择及施用能促进油茶幼苗的生长,在油茶优质苗木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椰糠为主,按照不同体积比添加沼渣混合配制成育苗基质,研究添加不同量沼渣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沼渣对油茶扦插苗存活、地径、苗高、新梢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添加15%沼渣的基质,油茶扦插苗移栽存活率最高,达98.15%;添加18%沼渣的基质,油茶扦插苗的苗高、地径、新梢生长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9.
运用指数施肥方法,采用4种施N水平(10、8、6、4 g/株)在砂培条件下对欧美107杨当年扦插苗进行施肥试验,探讨欧美107杨扦插苗木的需肥规律及最适施N量。结果表明:指数施肥各处理苗高和地径生长与对照ck之间均达到显著差异,并以N2处理(8 g/株)最优;将杨树扦插苗生长分为成活期、幼苗期(5-6月)、速生期(7-8月)和硬化期(9-10月)分析,速生期是苗木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此时是施肥的关键时期,由于肥效的滞后性,以在苗木生长高峰前15 d内施肥为宜;N2处理(8 g/株)能够使苗木达到较高的生长速率及养分积累水平,在硬化期其苗木生物量积累和苗木N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47.102、2.700 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9个试验处理,研究了施肥对1年生油茶苗高、地径、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1年生油茶苗高生长的因素依次是幼苗类型、施肥次数、肥料浓度、肥料种类;影响地径生长的因素依次是幼苗类型、肥料浓度、肥料种类、施肥次数。扦插苗施用1500倍维盛肥3次处理后的生长效果最佳;嫁接苗施1 000倍根茂和维盛混合肥3次后其生物量最多,其鲜重增加15.573 g,干重增加5.435 g。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给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幼树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由纯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B层土壤为栽培基质,栽植3年生棕榈苗木,设计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正交施肥试验方案,共设16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就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形态指标、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就不同配比肥的施用效果而言,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均以N_2P_1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0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处理的为最高;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则均以N_2P_2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处理的为最高。2)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值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P的影响次之;对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1P_2K_4(施尿素0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39.216g/株),其中,P的影响最大,N的影响次之;对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K的影响次之。【结论】施肥可促进棕榈苗根系的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而能有效促进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最适配方是不同的。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可促进栽培于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均为N_2P_1K_2,而可促进栽培于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则为N_2P_2K_1。可促进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优施肥处理方案分别是N_2P_4K_1、N_1P_2K_4、N_2P_4K_2;而最优施肥处理方案都不在所设计的16个施肥处理组合之中。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催芽方式育苗的油茶种子出苗率高于直接播种,不同育苗方式的出苗率均在第30天时达到高峰;油茶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过程方程为y=97.704/(1+18.161e-0.041x);地径生长过程方程为y=1.244/(1+6.186e-0.024x);移苗后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茶苗木的生长和苗木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密度的降低,各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等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密度为3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差,密度为1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好,其干物质积累量也较高。研究结果对油茶优质壮苗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施不同氮磷钾组合肥对核桃楸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楸苗木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氮磷钾组合施肥能显著促进核桃楸苗木的生长,对高径生长、根系发育和生物量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不同施肥处理间在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和生物量等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影响苗木质量的各项指标,以施氮10 g/m、磷(P_2O_5)6 g/m、钾(K_2O)6 g/m配比的处理表现最优,为适宜的施肥处理,该项研究为核桃楸育苗合理施肥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无性繁殖措施对油茶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产油茶开展了不同无性繁殖方法的苗木质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穗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与苗木平均高生长高于短穗,但抽梢数、抽梢率则低于短穗;长穗扦插处理以生根粉浓度500 mg/L,浸入时间10 s,扦插入土1/2的成活率与抽梢率最高。扦插苗和嫁接苗适宜生产密度均为280株/m2;立地条件与管理水平影响油茶扦插苗的成活率、苗高、开花率及花苞数量;5月中旬生产嫁接苗的成活率较高,苗木生长最好;在油茶嫁接苗生产中宜清除花芽。  相似文献   

15.
以3年生黑果腺肋花楸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扦插基质处理,以原土为对照,研究不同基质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幼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土对照相比,3种基质均能有效提高嫩枝扦插的成活率,以处理3(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3∶1)的成活率最高,达88.33%,促进幼苗生长效果也最好,苗高和地径分别达到23.13cm和3.16mm,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累积最高,分别为4.92g和2.61g。  相似文献   

16.
施氮肥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年生橙红丹桂扦插苗进行7水平的施氮肥试验,测定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盆栽橙红丹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氮量对桂花苗木的生长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施氮(纯氮)量在0~0.745g/盆范围内,桂花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桂花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与氮施用量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根据关系方程求得1年生桂花扦插苗苗木的合理氮肥施用量,为纯氮0.78~0.92g/盆。  相似文献   

17.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3种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对1a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桢楠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桢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其中N2P3K1组合(尿素2 g·株-1、过磷酸钙8 g·株-1,氯化钾0 g·株-1)条件下植株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该组合植株生长表现最佳.N、P、K对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效应不同,主次顺序均表现为N>P>K,其中N元素影响最大,P元素和K元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探明指数施肥对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可为其苗木培育提供基础。以1年生杂交新美柳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CF)和指数施肥(EF1、EF2、EF3、EF4)共6个处理,每次施肥间隔时间为30天,共施肥5次,每30天对苗木的苗高、地径进行测量,生长结束后,测定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情况下,杂交新美柳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表现较大,EF2处理的苗高生长量最大,比CF处理高出36.40%;EF1处理的地径生长量最大,比CF处理高出21.63%。EF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CF和CK,其中EF2处理表现最好,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96.86%、84.31%和157.60%。综上,指数施肥3.0 g株-1施氮量和19.99 g株-1多元复合肥是杂交新美柳1年生培育的适宜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油茶扦插苗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扩大油茶良种栽培,开展了不同基质和时间对油茶扦插育苗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不同扦插时间对油茶扦插的生根率、根系生长均有不同影响,黄心土为基质时,生根率最高,但蛭石作为基质时,根系生长最好,扦插时间以3月最好,生根率、根条数和根干重等指标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20.
施用不同的氮、磷肥对油松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氮磷沉降研究的背景下,在满足油松生长所需的氮磷元素条件下合理施肥,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3年生油松播种苗为试材,根据辽宁省大气氮沉降量和我国大气中磷的年均总沉降量,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模拟研究氮磷沉降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施磷或氮磷共施均提高了油松的苗高和地径,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0.5 g·m-2处理的苗木苗高最高25.75 cm;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1 g·m-2的苗木地径最粗5.56 mm;氮磷添加对根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地上部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氮施用量2 g·m-2、磷施用量0.5 g·m-2为油松幼苗最适氮磷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