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通家牦牛及含野血牦牛血清运铁蛋白多态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大通家牦牛,1/2野血牦牛及1/4野血牦牛的血清运铁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大通家牦牛,1/4野血牦牛的血清运铁蛋白位点有TFAD和TFDD两种基因表型,以TFDD为优质基因型,TF^A和TF^D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0044和0.0091及0.9956和0.9909;2.1/2野血牦牛血清运铁蛋白位点呈现单一的TFDD;3.大通家牦牛,1/4野血牦牛和1/2野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生趣平板电泳地对大通家牦牛,1/4野血牦牛,1/2野血牦牛和3/4野血牦牛的红细胞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被检的4个群体中,绝大多数牦牛只有RBC-LDL1同工酶,部分牦牛逊有RBC-LDH2和RBC-LDH3同工酶。  相似文献   

3.
1/4野血牦牛,1/2野血牦牛及家牦牛初产产乳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野血牦牛、1/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产牛进行120天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测定。结果:日均挤乳量,1/4野血牦牛为0.94±0.22kg,1/2野血牦牛为1.05±0.18kg,家牦牛为0.11±0.10kg;乳脂率,1/4野血牦牛为6.29%,1/2野血牦牛为5.6%,家牦牛为6.24%。经q检验,3组的日均挤乳量和1/4野血牦牛与家牦牛的乳脂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1/2野血牦牛因野性较大,难以挤净含脂较高的二奶,以致乳脂率低于其它两组。  相似文献   

4.
互助白牦牛红细胞钾浓度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火焰光度计法对70头互助白牦牛的红细胞钾浓度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被检白牦牛有高血钾和低血钾两种表型,以高血钾型为优势表型(85.71%);②K^h和K^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258和0.0742;③白牦牛红细胞钾浓度基因座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和基因均质度指数分别为1.1593,0.1374和0.752。  相似文献   

5.
家牦牛,半血野牦牛年产毛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76头各龄家牦牛和半血野牦牛的年产毛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家牦牛1岁0.98±0.29kg/头,2岁1.12±0.22kg/头,3一5岁1.18±0.38kg/头,6岁以上0.88±0.27kg/头;半血野牦牛相应为0.90±0.20kg/头,1.05±0.27kg/头,0.68±0.28kg/头,0.90±0.38kg/头;3一5岁家牦牛组的年产毛量极显著高于6岁以上年龄组(P<0.01),同1岁、2岁年龄组的年产毛量差异不显著(P>0.05),2岁与6岁以上年龄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半血野牦牛各年龄组的年产毛量差异不显著(P>0.05);1岁家牦牛公母间,2岁半血野牦牛公母间,年产毛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导入野血牦牛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火焰光度法对家牦牛和3个含野血牦牛群体TF,HB,Hp,KE,AMY1和RBCLDH16个基因座多态性的研究表明:家牦牛与3个含野血牦牛群体具有同样的多态性特征,但群体的遗传变异随野牦牛血比例的增多而减少。含野血牦牛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大于家牦牛,再大于野牦牛,但总群体所发生的基因分化程度很小(2748%)。  相似文献   

7.
不同含量野血牦牛及家牦牛毛绒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2头不同含量野血牦牛和11头家牦牛毛绒品质部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牦牛,不同含量野血牦牛之间,净毛率,净绒率,绒毛比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1/4野血牦牛和3/4野血牦牛1、2岁之间净绒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家牦牛与不同野血牦牛染色体组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比较分析了家牦牛、1/2野血牦牛及3/4野血牦牛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家牦牛、1/2野血牦牛和3/4野血牦牛的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60,常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性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家牦牛和野牦牛的染色体组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互助白牦牛血液蛋白质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71头互助白牦牛4种血液蛋白质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血红蛋白显现HBF ̄+S ̄-,HBFS和HBF ̄-S+三种表型,其表型频率分别为4.3%,94.3%和1.4%;(2)血清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和血清亲血色蛋白均呈单态,显现单一的ALBAA,TFDD和Hpl-1型;(3)互助白牦牛4种血液蛋白质的Ppoly为25.0%,H为0.0273。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71头互助白牦牛4种血液蛋白质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血红蛋白显著HBF^+S^-,HB FS和HBF^-^S+三种表型,其表型频率分别为4.3%,94.3%和1.4%;(2)血清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和血清亲血色蛋白均呈单态,显现单一的ALBAA,TFDD和Hpl-1型;(3)互助白牦牛4种血液蛋白质的Ppoly为25.0%,H为0.0273。  相似文献   

11.
野牦牛杂交复壮家牦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野牦牛冻精和野血牦牛,改良当地牦牛所生产的野血后代,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文章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公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28月龄体重和体尺,同时进行了屠宰试验.结果1/2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和28月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P<0.01);6月龄、18月龄、28月龄体尺指标也是杂交牛极显著高于家牦牛(P<0.01);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8月龄、28月龄1/2野血牦牛和1/4野血牦牛比同龄家牦牛分别多产肉16.62 kg、24.70 kg和11.45kg、13.70 k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人或动物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不仅对畜牧业经济生产造成损失,也威胁着人类健康。论文从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控以及该病在牦牛中的流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可为牦牛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天峻牦牛血红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88头牦牛的血样进行了血红蛋白多态性的研究,结果发现:牦牛血红蛋白具有HBFS和HBF^-S^+两种表型而表现多态性,其频率分别为98.86%和1.14%。  相似文献   

14.
环境、营养与牦牛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特种家畜之一,在高寒环境下,环境因素对牦牛的生产、繁殖有着重大的影响。海拔、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不但直接影响牦牛的繁殖,而且通过对天然草场牧草生长的影响,间接影响牦牛的生产、繁殖。笔者从母牦牛的发情机理,环境、营养对母牦牛发情、初情期和妊娠的影响,环境、营养对公牦牛性成熟、初配年龄、射精量和精液品质的影响等几方面阐述了环境、营养与牦牛繁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幼年牦牛培育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培育后,I组牦牛在12月龄,24月龄和48月龄时的体重分别比Ⅱ组提高12.16kg(18.32%),49.33kg(30.01%)和21.95kg(9.20%),组问均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Wild yak males were crossed with domesticated female yaks to produce a breeding herd of crossbred animals. The milk production of the progeny of this herd was measured in the present study. Yaks were milked once daily after prior suckling of the calf. yaks were allowed to graze for 15 h/day on high-altitude(3200 to 3500 m) pastures. No supplementary food was given. Average daily milk yield of 1.77(s. e. 0. 16)kg and milk yield over 120 days,212.2(s. e. 20.2)k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0.01)than the corresponding figures for uninlproved domestic yaks(1.53(s. e. 0. 10)kg and 164. 6(s. e. 10.5)kg respectively). The fat content of milk from crossbred yaks, 52(s. e. 2. 9)g/kg, was not significantly dlfferent from that of unimproved animals, 53.5(s. e. 4. 1), g/kg.  相似文献   

17.
牦牛气肿疽的诊断与防制曾群辉吉传义查果朱国玉(西藏农牧学院畜牧兽医系,林芝860000)旺庆单增多吉(西藏林芝地区畜牧兽医总站,860000)西藏米林县内发生牦牛自然病死现象。为了摸清牦牛自然死亡的病因,作者从自然死亡牦牛的肝、脾中经病原分离鉴定等试...  相似文献   

18.
牦牛血清氟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对37头青海牦牛血清氟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为0.015±0.007(0.005-0.026)mmol/L。同时还对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做了检测。  相似文献   

19.
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地区大型土著哺乳动物之一,其在青藏高原高海拔、空气稀薄、少氧、气候严寒、饲草匮乏等严酷生境下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特殊生境的、具有特色的行为模式。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作者科研和生产经验,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有关中国牦牛的采食行为、性行为、母牛分娩行为、母性行为、行走行为、反刍行为、卧息行为、侵扰行为等研究进展,旨在为牦牛资源的保护、利用及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牦牛是在高寒缺氧枯草期和冰封期长达半年左右的严峻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自身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牛种,它具有十分顽强的抗逆能力,是其他家畜难以替代的,为了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利用公牦牛与家牦牛母交配来达到提纯,复壮。文章通过对青海牦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速青海牦牛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