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利用中国2000—2015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消费等统计数据,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消费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现较快的增长,地区差异明显,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挤入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挤入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储蓄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保障收入、上一年人均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不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对1990-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收支结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基尼系数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基本呈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最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的波动性并不是很明显,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全国4大地区中,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最大,远远超过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因此,加快缩小4大地区间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依然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需求不足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有必要探寻制约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所在.基于内在机理分析,结合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结果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变化不仅受收入增加、城镇化、工业化等因素的积极影响,政府民生性支出也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明显,其影响效应存在着地区差异和类别差异,从而表现出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并存.其中,政府社会保障民生性支出的挤入效应更为明显,并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而政府医疗卫生民生性支出的挤出效应更为显现;政府财政教育科学支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刺激作用较为明显.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村消费总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4.
在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与其消费支出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分析双方各变量间的关联程度及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家庭设备支出、居民的居住支出关系最为密切;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食品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财产性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呈现出最大相关。由此提出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居民各项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28个省市(不包括上海市、辽宁省和西藏自治区)1995-2013年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的面板数据资料,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浙江省除外),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的省市要多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各省市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挤入效应"的弹性系数大于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6.
利用ELES模型对南京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与年纯收入高度相关;文化边际消费倾向位居第二位,南京农村居民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文化消费支出的较多;文化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南京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小幅度上升会引起文化消费需求量较大幅度的上升。为了扩大南京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要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推进收入倍增计划,加强对农村居民技术培训,加大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公共资源的拥有量,降低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
结合基尼系数构建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将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的变化分解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及转移性收入、家庭生产支出、其他支出5个因素的贡献程度,并对1990~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高收入地区工资性收入的提高是导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最大因素,而低收入地区只能依赖减少家庭支出来换取纯收入区域差异的减少.因此提高低收入地区的工资性收入,且加大对低收入地区的支出补贴,应该成为我国减少农村收入区域差异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斐  黄静 《现代农业科学》2009,(6):216-218,227
通过对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消费具有惯性、受以往消费习惯影响;家庭经营纯收入对人均纯收入贡献最大,其消费支出弹性也最大;工资性收入主要贡献于储蓄,与消费呈较弱的负相关。应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家庭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9.
农村市场消费规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本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人口、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村居民消费价格、1阶滞后以上的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5%的置信度下对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财政支农支出、1阶滞后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5%的置信度下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为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福利,必须要减少农村人口数量,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强化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力度。  相似文献   

10.
西部12省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成  任美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26-14928
选取西部12省市的农村居民和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居民收入结构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都有显著影响,且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大于1。  相似文献   

11.
韩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70-17871
基于ELES模型分析了1990~2007年山西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将2008年山西省农村居民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纯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的横截面数据分组后代入ELES模型,分析了2008年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发生的变化;并且用2008年各项消费支出的数据定量分析山西省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的相互价格弹性,来分析山西省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受其他类型消费品价格的变化的影响。最后,从实证中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加强农村的基础建设;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方式、多渠道地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等。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但开拓农村市场需要明确其中长期发展潜力有多大。这样,才能找准开拓的着力点,才能产生明显的效应。不同地区消费需求不同。1998年,由于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1.95:1.37:1缩小到1.94:1.35:1,表明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差异缩小,而东部与中部间的差异扩大。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多年来收入差距的扩大,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层次:温饱型、温饱向小康过渡型和小康型。以人口数量计算,这三种消费层次所…  相似文献   

13.
借助《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及其他8类消费支出等数据,建立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信息购买能力、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需求.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水平较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拓展农村信息市场是促进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差异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瑛  郭素华  陈建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18-12221
以安徽省为例,依据2004~2009年《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差距进行了测算,并通过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分解,分析了各类消费的变化及其内在原因。结果表明,食品和居住消费支出的差异变化是引起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他各项支出所占比例较小,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影响不大。据此,提出了缩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一是提高农村居民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二是完善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三是加强农村道路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农村居民1995~2010年的消费数据,在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细分的条件下,对收入和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对衣服类、居住类、交通和通讯类、医疗类和服务类支出的影响最大;工资性收入对居住类、交通类、医疗类、娱乐类和服务类消费支出影响较为明显;而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对食品类、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以及医疗类消费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1985-2010年中国各个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数据特征显示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从1985年到2010年间整体上呈持续扩大趋势.构建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计量模型,计量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抑制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回答非农就业是否能够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优化家庭消费结构的现实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综合运用OLS、分位数回归与中介效应等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以及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结构占比,这一结论在利用"是否有工资性收入"替换关键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系数随着家庭纯收入的上升而明显递增且始终显著为正,此外,影响效应呈现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稍差的差异化格局.(3)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会通过家庭收入增加与社会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4268份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收入调查问卷,对比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收入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研究表明,东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绝对差异最大,西部地区最小,东北和中部地区处于中间位置;东部和中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相对差异最大,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利用200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技术,研究我国各地区农药施用效率,并进行区域比较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东、中、西部地区农药施用效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2002-2006年中、西部差别较小,而2007-2012年西部明显高于中部并形成差距;东部各地区间农药施用效率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而西部各地区间差距以2007年为临界年呈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趋势,中部各地区间差距总体较小。2)农村居民知识文化水平、参与技术培训比例、农产品商品率及农产品价格对农药施用效率的正向作用显著,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结构却抑制农药施用效率的提高,药械覆盖率的作用尚未显现。提出了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潘经韬 《湖北农业科学》2016,(11):2943-2947
运用DEA测算了2003—2012年的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用水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考察了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农业用水效率比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有效灌溉指数、节水灌溉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农业用水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农业用水比重和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