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旱育保姆是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专利产品。水稻种子包衣后,在秧苗根部形成具有"小水库、小药库、小肥库、小氧库"的"蓄水球囊",具有"不调酸、不催芽、出苗齐、少浇水、防死苗、防病虫、壮秧苗、易抛秧、产量高、效益好"十大优点;可用于水稻旱育秧、旱育抛秧、塑盘育秧、湿润育秧、直播稻、麦田套播稻等。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2013,(2):84
旱育保姆是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专利产品。水稻种子包衣后,在秧苗根部形成具有"小水库、小药库、小肥库、小氧库"的"蓄水球囊",具有"不调酸、不催芽、出苗齐、少浇水、防死苗、防病虫、壮秧苗、易抛秧、产量高、效益好"十大优点;可用于水稻旱  相似文献   

3.
倪社教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226-227
应用无盘旱育免耕抛秧技术,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并且省工、省力、省水、节本、增效,而且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本文就育秧、大田准备、抛秧、大田管理等环节介绍了中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技术促增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抛秧技术是采用塑料秧盘或旱育苗床,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秧苗,移栽时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采取人工或机械均匀地将秧苗抛撒到大田的一种水稻栽培方法。水稻抛秧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按育秧方式不同,水稻抛秧可分为塑盘育秧抛栽、纸筒育秧抛栽、无盘旱  相似文献   

5.
1旱育无盘抛秧方式的技术优势目前水稻抛秧的育苗方式有2种:一是塑料秧盘育苗;二是肥床旱育苗。塑料秧盘育苗抛秧优点是根部带土,易抛秧,易立苗;缺点:一是适宜秧龄短(4张叶片以内);二是塑料孔径小,不易育出健壮秧苗;三是塑盘成本高。旱育抛秧优点是能培育小、中、大不同苗龄的秧苗,特别是能发挥旱育壮苗的优势,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同时,能缩短本田生长期,利于茬口安排,利于免耕除草灭茬,并利于选用不同类型品种,发挥优质高产品种的潜力。缺点是秧苗根部带土量少,抛植困难,不易立苗。无盘旱育带土抛秧是采用“吸湿泥球”。无盘旱育带土抛秧技…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旱育保姆剂拌稻种在水田进行水播旱管育秧技术,进行水稻旱育保姆剂拌种编织布隔层育秧和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技术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旱育保姆剂拌种编织布隔层水田育秧抛秧技术,秧苗矮壮、分蘖增多;秧根自带肥球,利于当天立苗,返青快,有利基本苗形成,提高产量;隔层所用编织布可充分利用自家的化肥袋,减少购买育秧塑盘的费用,每667m^2节约成本20元,是一种比塑盘育秧抛栽技术更节本增效的先进实用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旱育无盘抛秧与常规水育秧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旱育无盘抛秧与常规水育秧栽培对比试验,分别从操作步骤、秧苗素质、经济性状、节本增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旱育无盘抛秧具有操作步骤简化、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节本增效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同时对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是近代育秧史上最新推广的一种育秧方式,其技术精细,管理要求严格,与传统的水育秧、湿润育秧、薄膜育秧相比,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面积、省肥、省膜和增产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从育秧准备,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大田抛秧,大田管理等方面论述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术语 1.1塑盘旱育抛秧是将水稻抛秧与肥床旱育稀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肥、稀播、旱育、化控,培育适龄矮壮秧苗,进行抛秧栽培,在稀抛(减苗)、匀抛基础上,配以调肥、控水等措施,进而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11,(8):25
江苏省无锡市坊前杰伟壮秧剂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首家开发生产旱育秧专用苗床肥的企业之一,其主打产品"杰伟"牌壮秧剂是简化水稻育秧程序,培育水稻壮秧的专用产品,是江苏省水稻育秧上主要推广产品之一,在全省范围内应用表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省工节本、壮苗壮根、增产增收。目前该公司产品除水稻肥床旱育应用外,通过改进已成功开发出机插秧专用壮秧剂、抛秧专用壮秧剂、直播稻专用壮秧剂等不同育秧方式上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一、水稻塑盘旱育大苗抛秧生长特征特性1.秧苗在苗床期表现为“生长抑制型”特征特性根据研究,水稻塑盘旱育大苗抛秧秧苗在苗床期,首先是秧苗地上部分,在干旱式水分管理和化学控苗作用下,其株高一般比水育秧苗降低30%~40%,叶龄减少0.5~1.0片;其次是地下部分,秧苗根系在秧盘孔  相似文献   

12.
塑料软盘旱育抛秧是一项省工、省本、增效的轻型水稻栽培技术.福安市现有12万亩连晚稻绝大部分都选用如"特优63"等较迟熟组合,如稍不注意采用科学的软盘育秧技术,会造成秧龄偏长,秧苗太高,不宜抛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稻旱育抛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水稻抛秧技术从日本引入以后,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水稻简化栽培的主要技术之一。目前我国水稻旱育抛秧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1)塑盘旱育抛秧。具有带土抛植、易抛秧、易立苗的优点,但其适宜秧龄短,培育壮秧难,育苗成本高。(2)肥床旱育抛秧。具有秧龄弹性大、利于高产的优点,但其秧苗根部带土量少,抛植困难,不易立苗。(3)无盘旱育抛秧。综合了塑盘旱育和肥床旱育抛秧的优点,采用“无盘抛秧剂”包衣,在秧苗根部形成“吸湿泥球”,利于抛植立苗,易培育壮秧,不受秧龄限制,利于高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旱育保姆药肥种衣剂对早、中、晚稻(Oryza sativa L.)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在浠水县13个乡镇布点开展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旱育保姆种衣剂育秧秧苗素质优于软盘育秧,且产量高于软盘育秧。旱育保姆种衣剂杂交稻育秧适宜播种量为225 kg/hm2,播种量过大,则秧苗素质明显变差,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水稻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是水稻育秧的新型种衣剂,可有效解决常规旱育秧病害重、死苗多、根量小和塑盘育秧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差的技术难点,是适应我国不同稻区和不同茬口的水稻育秧高效物化技术产品.本文探讨了其在水稻育秧中的应用范围、技术优势及原理,并介绍了使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塑盘湿润育秧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低、操作工序多等技术难点,采用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研究其在塑盘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可加大塑盘抛秧的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简化育苗工序,增加产量。与未包衣对照相比,包衣处理的出苗率提高,立枯病、稻蓟马病虫危害率减轻,株高降低,秧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单株带蘖数、假茎粗、总根数、根冠比明显增加;剪根水培发根速度快、发根条数多、根长增加,立苗速度提早3d,抛后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应用旱育保姆种衣剂种子包衣,可解决塑盘湿润育秧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促进抛秧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无盘旱育秧技术1、选准种衣剂型号。"旱育保姆"有两种剂型。旱育抛秧要选用抛秧型"旱育保姆",才能使秧苗带土,达到无盘旱育抛秧的目的;旱育手插秧和直播,选用旱育秧型"旱育保姆"可节省成本。早、中、晚稻分别选用早、中、晚稻专用型"旱育保姆"。  相似文献   

18.
根据旱育秧的特点,将常规育秧的塑盘底孔放大、改进为上下贯通蜂巢式秧盘,延长了塑盘育秧秧苗适抛叶龄期;应用普通免耕条播机干旋整田,免去了耕地环节;保留并利用麦茬田间沟系,免去了抛秧后开沟环节;采取全生育期保湿为主的节水栽培技术,塑造抛秧稻优质高产群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稻“蜂巢”塑盘旱育抛秧“免耕地、免开沟、增产、增收”(简称“双免双增”)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塑盘抛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其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采用单株拔秧,利用秧苗根系带土直接抛秧。水稻免盘旱育抛秧与早育稀植手插秧相比,具有省工(亩省工3~4个)、省力、省种(亩省种0.5kg)、增产(一般增产10%以上)的效果;与塑盘抛秧相比,又具有省盘节本,秧苗健壮,根系发达,秧龄弹性大(秧龄可比塑盘育秧延长10~15d)。由此可见,水稻免盘旱育抛秧综合了旱育稀植和塑盘抛秧的优点,克服了缺点,是抛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以及免耕抛栽效果。结果表明,无盘旱育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质,延长秧龄弹性,从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出发,无盘旱育是今后水稻抛秧育秧方式发展的主要趋势;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秧苗素质好,根系带土量大,发根力强,抛栽后易于物理立苗和生理立苗,本田早生快发,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是试验条件下效果最好的一种育秧方式;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纱窗垫底秧苗起秧方便、植伤轻、发根力强,但根系带土少,免耕抛栽后部分秧苗立苗困难,对产量有一定影响,有待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