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天气条件下田间大豆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田间大豆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和光合午休的有无、轻重,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表现不同,并无固定模式。高湿的晴天,没有光合午休,气孔因素和叶肉因素对光合的限制都很小;高湿适温的多云天气,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强制约,光强高时,光合速率受气孔因素限制,光强低时,受叶肉因素限制;低湿高温的晴天,常有午休出现,光合速率的中午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限制的结果,有时也出现叶肉因素限制。诱发气孔限制的生理生态因子,首先是空气相对湿度(RH)和叶片、大气间水汽压差(VPD),其次是叶温(LT)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相似文献   

2.
水培大豆幼苗,研究大豆子叶生理过程中,其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碳酸酐酶活性,进一步认识子叶在幼苗初期生长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子叶中有大量的光合色素合成,大豆子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能够测出子叶中碳酸酐酶活性,并且子叶净光合速率、碳酸酐酶活性大小与光合色素含量显著相关。大豆子叶中光合色素含量、碳酸酐酶活性和光合能力随着子叶的生理作用变化而变化,开始随着子叶的发育而增加,第7天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子叶的凋零而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香玲核桃为试验品种,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肥耦合对核桃幼树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是影响核桃光合速率的关键因子,且60%田间持水量下核桃光合速率较高;多施肥并不一定有更高的光合速率,但是多施肥可以弥补土壤水分的不足,提高核桃抵御水分胁迫的能力;60%田间持水量下核桃蒸腾速率较高,高肥处理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表明多施肥可以提高核桃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当N、P_2O_5、K_2O分别为10、4、6 g/株、土壤水分为60%田间持水量时,核桃光合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油菜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对其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光合午休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的光合速率存在着因气象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而引起的日变化,表现出上午高,下午低的光合日下降现象。在高温、高光强条件下,油菜叶片存在着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种现象是油菜自身生物节律和各种外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方法,探讨了生土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分对大豆根冠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为18%的轻微水分胁迫可以使大豆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根冠比协调,对根系活力的稳定与后期延缓根系活力的下降具有一定作用,从而也使产量构成因子协调发展,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土壤水分含量为14%的胁迫条件对根、冠都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根瘤数量的产生对水分胁迫更为敏感。土壤水分含量为22%时,营养器官比例增大,生殖器官比例减少,导致大豆经济产量降低。研究结果还表明,大豆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是衡量水分胁迫生理的重要指标,它较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更为明显、规律、准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融)草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光合生理响应特性,通过温室盆栽控水试验,利用LI -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融)草在5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淹水组、对照组与轻度干旱组之间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重度干旱组净光合速率最低,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显著,导致其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他各组的原因则仍为气孔因素.(2)09:00-09:30,与中度干旱组相比,重度干旱组胞间CO2浓度有所增加,气孔限制值与水分利用效率有所下降.(3)10:30-11:00之间,各组(融)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有所下降,而气孔限制值与水分利用效率却明显增加.说明为适应不同土壤水分环境,(融)草在光合生理特性方面具备一定的适应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间作大豆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间作大豆产量,以贵州自育大豆新品种黔豆7号为试验材料,在玉米间作不同种植密度大豆的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间玉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差异不大,而大豆光合生理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大豆光合速率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反而会下降,其余指标随密度呈现不规则变化;2)处理4即16.7万株/hm2的光合速率最高,该密度条件有助于构建合理的间作大豆群体,能够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隔式封闭箱法,测定盆栽大豆植株氧化亚氮(N2O)通量以及光照度、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同时,观测田间大豆—土壤系统在主要生长阶段N2O释放的变化。在温室里,大豆植株N2O释放在上午10:00时出现一个高峰;中午时N2O释放量较低,此时光照度和光合速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在14:00时,N2O释放量达到低谷,光照度达到最大,但光合速率却处于很低的水平;在15:00时,植株N2O的释放达到第二个高峰,但光照度和光合速率却处于快速下降期。结果表明:植物N2O的释放不仅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而且也与暗反应有关。上午10:00以后植株N2O释放通量与气孔导度变化没有一致的关系。在大豆生长季,大豆—土壤系统N2O释放通量有两个高峰,第一个峰出现在6月中下旬,第二个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太原盆地玉米和大豆的光合日变化以及光合光响应变化。[方法]采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进行测定,各参数使用非直角双曲线和二项式曲线拟合。[结果]玉米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Pn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大豆日变化曲线由于天气状况的影响呈3峰型,Pn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2:00和16:00,不考虑下午天气状况影响的条件下,也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的增加,玉米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Pn增大。当PAR达到1 900μmol/(m2.s)时,大豆出现光抑制现象,玉米在PAR达到1 700μmol/(m2.s)时出现光抑制现象。[结论]玉米和大豆均表现为典型的阳性植物特点,R2分别为0.958和0.932,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超高产大豆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生理特性,以超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中黄35号、铁丰31号和普通品种铁丰3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对照(CK)和干旱胁迫两个水分处理水平,研究了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干旱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超高产大豆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均会下降。研究还发现,各生育时期干旱对不同的光合生理指标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花期干旱对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结荚期干旱对气孔导度影响最大,鼓粒期干旱对叶绿素含量、叶面蒸腾速率影响最大。超高产品种在各生育时期遇到干旱时,光合生理指标降低的幅度均低于普通大豆品种,因此超高产大豆在光合生理结构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优于普通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1.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青钱柳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暗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等的日进程,并结合其环境因子分析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青钱柳光合速率日进程是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午休”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12.
何斌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19-21721,21731
采用盆栽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观测了5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异株荨麻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异株荨麻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并有不同程度的"午休"现象,随着土壤水分的升高,最高值从下午17:00提前到上午的9:00;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具有较好的协同性,也呈"双峰"型,大小顺序依次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T4处理〉T5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的时段,且上午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午。  相似文献   

13.
天目山毛竹叶冬季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在冬季自然条件下毛竹叶片的气体交换特征,运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冬季毛竹叶片气体交换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的自然条件下,毛竹叶片仍然具有一定的光合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13:00左右出现高峰,峰值为1.973μmol.m-2.s-1,平均净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变化也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农牧交错带油葵旺盛生长季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和光合"午休"原因,使用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6400XT)于内蒙古武川试验站(2013年7月24日—7月28日)测定了晴天条件下油葵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油葵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峰值显著高于下午的峰值,观测期间平均高出11%。对油葵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温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相似,也呈现双峰曲线,并且两者的峰值要早于光合速率的峰值。对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饱和水汽压差,对蒸腾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饱和水汽压差和温度。油葵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11:00,最高值为2.71g/kg。观测期间,在油葵光合速率下降的阶段均表现为胞间CO2浓度增加,气孔限制值下降。因此,造成该地区油葵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临泽北部边缘绿洲区,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PAM-2100型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青贮玉米的气体交换特征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青贮玉米均出现光合下调,即"光合午休"现象,引起 "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非气孔因素,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降低,表现为光抑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青贮玉米的Pn、Tr均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降低,WUE却增加,方差分析表明,高水分条件的Pn和WUE与低水分条件的Pn和WUE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各处理的Pn和WUE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土壤水分的下降,青贮玉米的地上生物产量逐渐降低,但差异性不显著.这说明高的水分条件并不能消除青贮玉米的光抑制现象,反而显著降低其水分利用效率,低水分条件在降低地上生物产量不显著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鲁北冬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一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5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O2补偿点为29.54μmol/mol,饱和点为1352.5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大豆气孔特征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盆栽法对大豆进行了不同梯度的水分处理,以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对大豆气孔特征和光合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大豆叶片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均呈减小趋势,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较高,而在充分灌水条件下,大豆叶片的最大光量子效率值(Fv/Fm)较高,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之间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而气孔导度与单一气孔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气孔传导力是大豆光合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存在非气孔限制因素。实验中大豆生长的最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是60%~65%,此时的光合速率下降是由气孔限制引起。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光合作用的非气孔限制因素开始出现。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35%~40%时,非气孔限制逐渐成为大豆叶片光合能力下降主导因子,并可能导致光合器官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18.
以盆栽的黑果枸杞组培苗为材料,自然条件下用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GFS-3000对黑果枸杞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日平均光合速率为10.27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41.31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698.88μmol/m~2·s,表现出阳性植物特征,适合在光照充足的地区栽培;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51,这说明黑果枸杞对光的利用率较高,有较强的光合能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的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叶室温度(Tcu)、叶片温度(Tl)、大气温度(Ta)、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空气CO_2浓度(Ca)显著正相关(p0.05),与胞间CO_2浓度(Ci)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二苠茄和快圆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对茄子两个品种上、中、下位叶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因子相同的情况下,两个茄子品种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动态基本一致,上、中位叶呈双峰曲线,而下位叶则呈单峰曲线;上位叶和中位叶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午休”时间在11:30~14:30之间。不同叶位间叶片Pn大小顺序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其差异大小主要决定于温度和光照,其次是CO2浓度。二苠茄的Pn高于快圆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