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蔬菜轮作的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番茄—花菜—辣椒轮作制度的钾肥效应研究表明 :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花菜可增产 9.4%~2 3 % ,辣椒可增产 6 .3 %~ 16 .3% ,以施用 12 0kg/hm2 K2 O的增产幅度最大。施用钾肥同时改善了花菜和辣椒的品质 ,提高了Vc和糖分的含量。钾肥还能促进花菜和辣椒对氮、钾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理施肥并采用土壤改良剂是酸性土壤改良和化肥减量途径之一。在紫色土地区,通过研究硝酸磷钾复合肥配施氧化钙调理剂对蔬菜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从而确定酸化蔬菜地最优施肥方案。【方法】试验设置4个处理:①常规施肥(CK);②天脊调理剂(CT);③天脊硝酸磷钾复合肥(CY);④天脊硝酸磷钾复合肥+调理剂(CYT),分别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花菜和榨菜产量、生物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酸碱度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施用天脊硝酸磷钾复合肥+调理剂(CYT)处理降低25%~33.3%的化肥施用量下,花菜和榨菜的产量和生物量明显增加(P0.05),花菜商品中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分别提高了20.19%、28.38%和25.93%(P0.05);氮、磷、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5.77%、18%和64.06%(P0.05);榨菜商品中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9.17%、28.82%和20.10%(P0.05);氮、磷、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8.22%、8.78%和53%(P0.05);此外,花菜和榨菜地天脊硝酸磷钾复合肥+调理剂(CYT)土壤pH值分别提高了0.7和0.3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别提高了28.9%和42.6%,榨菜地交换性酸含量降低了2.13%,土壤酸化得到了改善。【结论】硝酸磷钾复合肥配施氧化钙调理剂可提高蔬菜产量、肥料表观利用率、土壤的pH值和交换性钙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在重庆紫色土地区硝酸磷钾复合肥配施氧化钙调理剂是降低农田化肥施用量和调节土壤酸化的一种有效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功能性复合肥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将腐植酸钾、氰氨化钙及锌与氮、磷、钾原料一同制备的功能性复合肥施用于小麦,统计冬小麦产量并计算养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功能性复合肥能够增加盐碱地小麦产量,提高其籽粒氮、磷、钾的养分累积量。通过计算籽粒养分利用率(籽粒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施入氮、磷、钾量),腐植酸钾、氰氨化钙及锌三种物质能够促进氮、磷、钾从肥料向籽粒中转移。  相似文献   

4.
以银杏林下套种植物作为对照,分析了银杏林下种植台湾黄花菜、桃金娘对土壤养分含量、泥沙流失量及径流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台湾黄花菜和桃金娘后,0~4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66.40%、42.33%、38.30%,含水率提高了57.14%,全碳、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38.53%、64.63%,泥沙流失量和径流流失量分别下降了22.30%、26.27%.表明种植台湾黄花菜和桃金娘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韩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4):814-817
对蚕豆(Vicia faba L.)进行了氮、磷、钾、硼、钼肥料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硼、钼肥配合施用对蚕豆子粒产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均有明显影响,按肥料增产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磷氮钾钼硼。氮、磷、钾、硼、钼肥合理配施,能够促进蚕豆地上部养分的累积,增加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同时氮和磷在子粒中分配比例也相应提高,钾在茎秆和角果壳中分配比例较高,子粒中较低。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钾水平对春棚小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壮瓜"小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氮钾互作对春棚小黄瓜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在提高黄瓜营养品质方面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适量增施氮钾的用量和比例能够明显提高小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单纯增钾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在氮0~900 kg/hm2、钾0~450 kg/hm2范围内随施用量的增加,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氮肥不利于vC、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氮水平较低时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玉米苗期生长的最佳液体复合肥配方。[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几种液体复合肥对盐碱土养分含量以及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室内盆栽试验设置5个处理,以空白处理(CK)为对照,液体复合肥处理分别为平衡型配方(A)、中氮低磷高钾配方(B)、高氮低磷中钾配方(C)、低氮高磷中钾配方(D)。[结果]与对照相比,液体复合肥能够显著降低盐碱土p H,且显著提高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各液体复合肥处理的苗期玉米根系干物重、地上部干物重、株高和茎粗均显著优于对照(CK);各液体复合肥处理能够明显改善苗期玉米各部位养分状况,显著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与其他液体复合肥相比,D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盐碱土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改善苗期玉米营养状况,地上部和地下部长势均明显改善,且氮、钾利用效率最高。[结论]在盐碱地上施用液体复合肥D对玉米苗期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腐殖酸对丹参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了腐殖酸不同用量下丹参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适宜腐殖酸用量能够促进丹参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增加根/冠比,提高丹参产量。腐殖酸施用增加了土壤容重,过高的土壤容重不利于丹参生产,1.262~1.265 g/cm3的土壤容重有利于丹参生长。腐殖酸适量施用增加了丹参根与地上部的氮、磷养分含量,但降低了钾素含量,而大用量具有提高钾含量的趋势;适量的腐殖酸施用能够提高丹参对氮、磷素的利用率而降低了钾素利用率,但较大用量则降低了氮、磷、钾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烟10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氮钾配比对济源烤烟生长、单叶质量、中部叶有机钾指数及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施氮量相同(施用氮肥75kg/hm2)时,随氮钾比例的升高成熟期叶干质量、单叶质量、中部叶致香物质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中部叶有机钾指数则随氮钾比例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加;当氮钾比例相同(N∶K=1∶5)时,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单叶质量、中部叶有机钾指数及致香物质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成熟期叶干质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2)施用纯氮60kg/hm2,N∶K2O=1∶5与施用纯氮75kg/hm2,N∶K2O=1∶5处理能显著提高烤烟单叶质量、中部叶钾含量及致香物质含量,施用纯氮60kg/hm2,N∶K2O=1∶5处理能显著提高中部叶有机钾指数.3)济源王屋烟区生产上保持氮钾比不变,适量减少氮素的施用量(施氮量由75kg/hm2降至60kg/hm2),能够起到控氮、稳钾、降硫、稳产、提高烟叶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万寿菊苗期的营养特性和控释肥在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对万寿菊穴盘苗进行氮、磷、钾营养特性和控释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万寿菊苗期氮素含量平均为2.711 0%,磷0.498 4%,钾1.342 6%,氮、磷、钾相对吸收量之比为1∶0.183∶0.495,氮、钾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磷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控释肥对万寿菊穴盘苗的氮含量增加明显,对钾与磷的含量有一定的提高,能够明显增加万寿菊穴盘苗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生物量和提高幼苗质量。根据壮苗指标综合评定,本试验以控释肥用量为氮30.00 g·kg-1、磷12.00g·kg-1、钾15.00 g·kg-1的应用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1.
钱永稳  余媛  张爱平  李文西  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45+12905
[目的]研究磷钾肥施用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N2K2+P0、N2K2+P1、N2K2+P2(N2P2+K2)、N2K2+P3、N2P2+K0、N2P2+K1、N2P2+K3共7个处理,调查水稻有效分蘖、粒数以及实测产量、经济效益。[结果]磷钾肥施用能够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降低稻谷的空瘪率。N2K2+P1、N2K2+P2、N2K2+P3处理的水稻总产量分别比不施磷增加6.5%、5.2%、4.4%,而钾肥施用的水稻总产量与不施钾基本相当。磷肥施用可以增加水稻的经济效益,而钾肥施用对水稻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小。[结论]磷钾肥施用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在丘陵地区施肥时需合理控制磷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锌对玉米茎基腐病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玉米轮作制下,通过2 a的定位施肥后,研究了氮、磷、钾、锌对玉米茎基腐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是影响玉米茎基腐病的首要营养因子、钾次之,连续高量施氮处理发病最重、连续不施钾处理次之,施钾可显著减轻茎基腐病的发生;氮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首要营养因子、磷次之,在氮磷配施的基础上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减缓发病;连续高量施磷处理的土壤有效锌含量最低,连续高量施氮处理次之;在氮磷钾配施的基础上施用锌肥,可以显著提高产量,改善玉米后期穗位叶部性状,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木薯-花生间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研究分析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氮磷钾素积累和系统氮磷钾素利用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木薯-花生合理间作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5和2016年,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花生品种粤油200为材料,设计不施氮、施氮2个水平和木薯单作、花生单作、木薯间作1行花生、木薯间作2行花生及木薯间作3行花生共5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特征。【结果】随着木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块根氮磷钾素的积累量和分配率增加;茎秆氮磷钾素积累量和氮素分配率增加,磷钾素分配率先增加后降低;叶片氮磷钾素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分配率下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种植模式间块根、茎秆、叶片和植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同一种植模式,施氮处理生产100 kg荚果所需氮钾量、生产100 kg鲜薯所需氮磷钾量、木薯氮素收获指数、木薯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间作优势、系统氮钾素积累总量和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较不施氮处理提高或显著提高,而花生氮钾素利用效率、花生磷素积累总量、木薯氮钾素利用效率、木薯钾素收获指数、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氮素间作优势和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较不施氮处理降低或显著降低。同一施氮水平,间作花生的氮磷素积累总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显著低于单作花生,间作木薯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低于单作木薯。随着间作花生行数的增加,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和间作优势、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花生的氮磷钾素积累总量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或显著提高,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下降。【结论】与单作模式相比,木薯间作2行和3行花生模式虽降低了系统内单一作物的产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和氮磷钾素积累总量,但提高了系统氮磷钾素积累总量,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氮磷钾素间作优势分别为63.91—112.11、19.37—42.67和68.29—105.62 kg·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清川南地区烟草土壤氮钾供肥水平、烟叶的氮钾吸收利用规律。[方法]研究了泸州市植烟土壤氮钾含量和变化水平,烟株不同时期生物量增长和增长率,烟叶氮钾吸收量和钾氮比。[结果]植烟土壤氮素供应和烤烟对氮素的吸收不好,钾素供应和吸收较好,钾含量和钾氮比高;烤烟移栽后15 d左右土壤氮钾含量过高,流失严重,中后期不足,生物量较低,烤烟旺长期后移,烤烟生物量增长与氮钾供应不协调。[结论]应减少前期氮钾供应量,加大和调整移栽后45~75 d氮钾供应,保持移栽后75 d后一定量钾素的供应,提高烤烟生物量和烟叶含钾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钾量对小麦基因型吸收氮磷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钾水平下 ,不同小麦基因型植株含氮、磷量差异显著。在低钾或缺钾条件下 ,7个小麦基因型间植株N/K比差异显著 ,P/K比差异不大。在供钾充足条件下 ,不同小麦基因型植株N/K ,P/K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不同小麦基因型耐低钾及高效利用钾的能力与植株氮的吸收、氮钾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氮钾用量下土壤氨(NH3)挥发和氧化亚氮(N2O)排放,为确定氮钾肥合理施用和大气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盆栽实验共9个处理:N0K0、(NO^-3-N)50K35、(NO^-3-N)50K80、(NO^-3-N)100K35、(NO^-3-N)100K80、(NH^+4-N)50K35、(NH^+4-N)50K80、(NH^+4-N)100K35、(NH^+4-N)100K80。分别采用静态箱法和通气法采集N2O和NH3。氮肥显著增大了N2O的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以及NH3的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从不施肥处理的15.8μg·m^-2·h-1和0.17 mg·kg^-1增加到氮肥用量100 mg·kg^-1时的45.6μg·m^-2·h-1和0.57 mg·kg^-1。NH3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在氮肥用量为100 mg·kg^-1时达到最大,分别为1.5 kg·hm^-2·d^-1和4.18 mg·kg^-1。铵态氮为氮源的各处理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以及NH3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均高于以硝态氮为氮源的各处理。钾肥显著增大了NH3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但在低氮水平下,钾肥显著降低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化学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是NH3挥发和N2O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与硝态氮肥相比,铵态氮肥更易于NH3和N2O的排放。增施钾肥显著增大土壤NH3挥发速率和排放量,但降低了土壤N2O的排放通量,显著减少了整个生长季节N2O的累积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培试验,对生菜(Lactuck sativ.crispa)在不同氮、磷、钾水平条件下的产量及其植株氮、磷、钾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对提高生菜的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在0、1/2、1剂量水平下,随着氮、磷、钾用量的增加,生菜产量也随之显著增加.氮、磷、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植株中磷和钾的质量分数及植株对磷和钾的吸收量也显著增加;磷素水平的增加也使植株中氮和钾的质量分数和植株对氮和钾的吸收量有所增加;而钾素水平的增加虽然也使植株对氮和磷的吸收量有所增加,但对植株中氮和磷的质量分数影响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氮、磷、钾三要素中任何一种元素的缺乏都会影响生菜的生长以及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氮、磷的增产效果比钾素明显,生菜对钾素的需求量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卢学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57-5958
[目的]为火棘果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人工种植的火棘施纯氮0(N0)、23 g/株(N23),P2O5 0(P0)、23 g/株(P23),K2O0(K0)、23 g/株(K23),研究N、P、K对火棘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火棘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差异。N0P23K0处理的淀粉含量最高,最低的是N23P23K0;N23P0K0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最低的是N23P23K23。N23P23K0、N0P23K23和N23P0K0处理的蛋白图谱中比其他处理多了一条分子量为51.766 kD的蛋白带。火棘可溶性蛋白的分子量集中在50~63 kD,属于低分子量蛋白。[结论]N、P、K相互作用对火棘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有一定的作用,对蛋白的合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钾水平对结球甘蓝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对结球甘蓝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单施可提高结球甘蓝氮、硼、锰和锌的含量,降低钾、钙、镁、铜和铁的含量;钾肥单施可提高结球甘蓝钾和叶球中所有微量元素含量,而降低氮、钙、镁的含量;氮钾配施可减轻氮肥对钾吸收以及钾肥对镁吸收的降低作用,但对叶球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取决于氮钾肥料单施的效应和氮钾交互作用.氮肥和钾肥提高结球甘蓝养分元素的吸收数量,促进边叶钙和镁向叶球转移.氮肥和钾肥可以明显降低边叶养分元素的比例,而提高叶球中的比例,这对叶球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效应对加工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氮、磷、钾三元二次方程拟合不可靠;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加工番茄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不足造成产量下降,但过量施肥造成旺长,3个肥料相比其中氮素对加工番茄生长影响最大;14个施肥处理中N2P2K2、N2P3K2和N2P2K1处理产量超过9 000 kg/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试验条件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9∶3∶2时肥效最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