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12份优良马铃薯炸片品系材料为试验材料,以国际名牌炸片品种大西洋为对照,进行炸片专用型马铃薯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品1、品5、品7、品9、品11这5份材料综合性状良好,炸片品质优,可作为炸片专用型品种推广利用。同时也说明: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将野生种近缘栽培种和新型栽培种中的炸片、高产等有益基因定向转移聚合到普通栽培种中,可以拓宽马铃薯的遗传基础,进行炸片种质的创新,有利于加快炸片专用型新品种的选育速度。  相似文献   

2.
高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淀粉具有其他淀粉不能替代的独特品质和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纺织、造纸、饲料等领域。国内马铃薯淀粉的年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淀粉加工专用型新品种选育是目前我国马铃薯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概述了马铃薯淀粉的特性、需求,国内外高淀粉专用马铃薯的育种现状,马铃薯淀粉产量构成及遗传特性,马铃薯淀粉合成主要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各种育种途径、方法在高淀粉加工专用马铃薯选育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内容,为马铃薯高淀粉加工专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继英 《作物杂志》2004,20(6):56-56
克新14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炸片型马铃薯新品种。2003 年3 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 ,青海省马铃薯育种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道路 ,育成了一系列优良品种 ,在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对育种工作的要求更高 ,育种目标的综合化和高标准化日显突出。1 青海省马铃薯育种的回顾解放初期 ,青海省马铃薯育种工作非常薄弱 ,生产上应用的马铃薯品种主要以引进品种为主 ,播种面积小 ,产量低 ,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时间较长 ,病毒感染较重 ,马铃薯环腐病、晚疫病大流行。 2 0世纪 60年代起 ,开始重视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研究人员逐步增加 ,育种手段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5.
现在已发现一种能按消费者的要求可在袋子中保存几年而炸片颜色不变的更经济的方法,这就是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机构的科学家利用野生的南美马铃薯品系选育出的马铃薯炸片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品质性状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较为简要地叙述了目前马铃薯品质性状分子育种研究进展状况,对马铃薯炸片颜色基因、高蛋白质基因两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选育优质品种等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对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马铃薯品质研究中分子标记、基因工程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作以探讨,为今后开展马铃薯分子育种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马铃薯品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在种植业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选育马铃薯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促进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种植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现状和育种目标,提出了在充分挖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克隆功能基因,应用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技术、转录组学、MicroRNAs和基因编辑技术培育马铃薯育种新材料。同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提供有效途径和技术支撑点。能够有效保障马铃薯增产、稳产、丰产,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9.
淀粉及全粉加工型马铃薯陇薯6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甘肃省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当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大多是粮菜兼用型品种,十分缺乏各类加工专用品种。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积极开展马铃薯加工专用型品种的育种,至2003年选育出淀粉与全粉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原代号L9408—10)。该品种具有抗病、高产、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业科研育种单位种子产业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农业科研育种单位种子产业化的优势首先,我国地域辽阔,品种资源丰富,农业科研育种单位为了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科研人员收集、鉴定、创新了大量的品种资源,为更好地选育出适合生产实际应用的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其次农业科研育种单位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种子从选育到培育成功直至产业化,研究并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科学方法。特别是拥有素质较高的科技人员,集聚了较强的育种力量,无论亲本的选配技术还是新品种选育科技成果,直到生产育种家种子,均能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质量较高的种源和技术。近年科研体制的改革,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