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磷,钾营养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抗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缺磷缺钾土壤上,土壤水分胁迫时,施磷不仅有于作物对磷的吸收,必改善了作物的钾营养状况,因而提高了作物的抗旱性,促进了作物生长;施钾有助于小麦对钾的吸收,而对磷的吸收没有影响,钾肥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依赖于植物的磷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钾细菌制剂肥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钾细菌制剂及KCl对水稻、小麦等作物生物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钾细菌制剂对土壤矿物钾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在缺钾小粉白土中施用钾细菌制剂对水稻和小麦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将更多的土壤无效钾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速效钾。如在缺钾土壤中施用钾细菌制剂,能提高钾肥和土壤钾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产出比达1:9.2-22.5。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供钾地块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作物的需钾水平.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钾为70 mg/kg的地块上,施用钾素化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土壤含钾量越低,施钾的增产效果越明显,在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增产尤为明显.试验土壤上,每667m2施用有机肥3000kg并施钾素6.23kg,可以补偿土壤中钾的亏损,达到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4.
双钾冲施肥是一种对缺钾土壤或喜钾作物快速补充钾素的肥料。  相似文献   

5.
四川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生物耗竭试验与实验室化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内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进行了研究,速效钾和缓效钾是反映土壤供钾状况的最主要因素,地论旱地或水稻土,灰棕紫泥是钾素状况最好的土壤,缓效钾可作为土壤能否连续满足作物对钾的需要的判断指标之一,缓效钾基础水平高的土壤其供钾潜力也大。灰棕紫泥和红棕紫泥有较强的供钾潜力,红棕紫泥尤其是红棕紫泥水稻土必须注意施用钾肥以补充和维持土壤的钾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物缺乏某种元素一般都在形态上表现出某些特有症状,且症状的形态特征和出现部位因作物和元素而异。小麦缺钾症和缺锰症的显著区别在于缺钾症表现在叶尖和叶绿,而缺锰症则首先出现在叶片中下部。然而,对这些外在表现的内在原因却少见有报道。本文就些进行了探讨。小麦植株样品1995年1月和3月采自四川省温江县天府乡金马河左岸的缺钙、缺钾土壤分布区。小麦品种为“8O8”,采样田未施用钾、锰肥。第一次在小麦拔节期所采样品来自有缺锰症田块和正常田块,样品经清水洗净,除去附着水分后用不锈钢剪刀将叶片等分为三段,再称样、剪细,用…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速效钾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三要素之一.为了科学指导夏玉米施钾技术,新野县农技人员在肥效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探明了该县夏玉米速效钾丰缺指标,初步提出了分区指导原则,为开展耕地土壤速效钾丰缺评价、制订夏玉米施肥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夏玉米速效钾丰缺指标研究的方法与程序 (一)速效钾相对产量统计.根据2008-2011年夏玉米3414试验、5区丰缺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测产数据,分别计算各试验点速效钾的相对产量.  相似文献   

8.
土壤供钾能力及钾肥肥效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在我市主要耕地土壤上钾肥长期定位和用量试验,基本掌握了土壤钾素含量(速效钾)与产量的关系;钾肥在不同土壤上的增产效果,确定了沙性和粘壤性土壤的缺钾临界值;阐述了土壤中速效钾与植株体内氮、磷、钾含量的关系;土壤中速效钾与缓效钾的关系;经济合理施用钾肥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介休市耕地通过1983年土壤普查,土壤养分状况是少氮、缺磷、钾有余,这个科学依据为指导合理施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投入氮、磷化肥激增,而一向靠土壤供给的钾素增加缓慢,入不敷出。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一般增产13%~17%,增施钾肥成为当前保持土地肥力作物持续增产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磷、钾营养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抗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缺磷缺钾土壤上,土壤水分胁迫时,施磷不仅有助于作物对磷的吸收,也改善了作物的钾营养状况,因而提高了作物的抗旱性,促进了作物生长;施钾有助于小麦对钾的吸收,而对磷的吸收没有影响,钾肥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依赖于植物的磷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钾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作物缺地其体内诱导产生异常的代谢活性,这些活动又因作物种类及品种不同而不同。钾与植物高蛋白含量有密切的相关性,缺钾胁迫下植物蛋白质代谢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某些蛋白质合成受阻,也有可能诱导产生新的蛋白质-应激蛋白。本综述了钾素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讨论在现代生物化学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钾素胁迫下植物应激蛋白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土壤中钾素因为受成土母岩影响,钾素含量本来就不多,算是中等偏下含量水平,随着人口大幅度增加,种植高产需养分多的作物增多,再加上西藏从来不施钾肥给予补充,2001年西藏土壤中钾素含量与20年前的1980年又呈大幅度下降,目前,西藏的耕作土壤中作物养分限制因子已由1990年全区土壤普查结束时结论的“极缺磷、不缺钾、缺氮‘变为’极缺氮、不缺磷、缺钾”。田间施肥试验是施氮肥增产幅度最大,施钾肥增产幅度第二,也证明西藏耕作土壤缺钾的程度,建议采取措施对农田施钾减磷,即大幅度增加全区粮食总产,又提高粮食品质,同时减轻农民负担,增收、节支。  相似文献   

13.
钾细菌可以有效分解土壤中难溶性含钾矿物,释放出被作物直接利用的钾、磷等元素,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微环境等方面有广阔前景.土壤速效钾可以被烟草直接吸收利用,促进生长,而我国土壤全钾含量较高,但速效钾含量较低,因此严重制约着我国烟草品质.本文综述了钾细菌的解钾机理、发酵优化条件与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提出了目前仍存在的钾细菌定殖活性、肥效低等问题,并探讨今后钾细菌与土壤微生态相结合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牛厩肥、猪厩肥、麦秸和钾化肥为供钾源进行土培和生物试验,结果表明,麦秸对土壤的供钾能力及对作物的有效性均高于钾化肥,两种厩肥的供钾能力及钾素效果略低于钾化肥。随着厩肥和麦秸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速率效钾和缓效钾基本是成比例地增加,钾素有效转化率并未因施用量提高而明显降低。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幼苗吸钾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寿县水稻土钾素变化状况及补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 ,寿县几种主要水稻土速效钾含量下降严重 ,已经远低于作物生长所需的临界值 ,但近年土壤速效钾含量略有上升。笔者对寿县几种主要水稻土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状况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补钾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需钾较多的一种作物,特别在氮、磷肥用量增加的情况下,棉花对钾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当土壤中交换性钾含量不高时,往往会造成棉花生理病害——红叶茎枯病而早衰,严重地影响产量的持续提高。 作者在1972~1975年进行了江苏省主要土类钾素供应状况和棉花钾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低于100ppmK时,施用钾肥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23.5%~60%)。  相似文献   

17.
湖南不同地区早稻施钾效应及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钾对早稻的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并建立湖南省早稻土壤速效钾的丰缺指标,2005-2008年在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按湘北、湘中-湘东及湘南3个区域共布置110个钾肥早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钾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应,增产及增收效果均表现为:湘南中低山、丘陵区>湘北环洞庭湖平原、低山丘陵区>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研究还表明土壤速效钾对施钾增产效应及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施钾增产幅度及经济回报均随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降低.最后建立了湖南省早稻种植体系这3个区域土壤速效钾"低"、"中"、"高"丰缺指标.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几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均法研究了陕西省4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1)黄土性土壤不同土类钾吸附固定量、吸附固定速度及平衡时间差异很大,娄土粘化层和黑垆士埋藏腐殖质层的钾吸附固定量约为耕层的2倍,陕南黄褐土的钾吸附固定量仅次于娄土粘化层,黄绵土的钾吸附固定量最小;(2)供试土壤不同时段的钾吸附固定速度随时间的衰 减变化符合Vt=A Blnt模型,衰减速率因土类而异:(3)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符合Elovich方程和一级扩散方程;(4)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分为块、中、慢三个阶段或快、慢两个阶段,快技应约在40h完成,吸附固定钾量达总量的64%-93%,所用时间仅占总时间的12%-43%。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所取江汉平原五种旱地土壤中供钾能力强的旱地土壤为江陵三洪土(186号),该土壤含钾丰富,近一个时期可不施钾肥。供钾能力中等的土壤为荆门十里铺土(14号)和湖北农学院所在地的土壤(157号),以上两种土壤含速效钾较多,但施用钾肥仍会使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供钾能力弱的土壤有天门多宝土壤(83号)和江陵荆西土壤(190号),这两种土壤缺钾,要注意钾肥的施用。试验表明:供试四种浸提剂提取钾的数值与玉米吸收钾量之间的相关性都可达到接近显著、显著或极显著水准,但是1M NH_4OHC法的相关程度稍低一些,作为判断钾的供应潜力是有用的,0.01M CaCl_2法提取钾量较低,在预测土壤钾供应能力时,若一并选用这两种方法,会有助于准确判断土壤供钾状况。  相似文献   

20.
武金果 《农业科技通讯》2014,(4):153-154,167
通过对2007-2010年在河南省进行的763个丰缺指标试验点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效磷、钾与相对产量的效应方程,确定了磷钾养分丰缺指标,依据土壤有效磷、钾测试结果,对照不同土壤类型磷、钾养分临界值,按磷钾肥恒量监控技术,推荐磷、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