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基于光纤的Bragg光栅测温,既具有分布式光纤测温的优点,又可克服分布式光纤测温精度不高、常规点式测温计数据量少等缺点.在淮河干流南润段进(退)洪闸混凝土工程中,利用光纤Bragg光栅实时在线监测施工期闸墩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以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反演闸墩混凝土热学参数,根据反演参数仿真分析后续闸墩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反馈设计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低温季节间歇期间对混凝土浇筑仓顶面进行表面保温是温控防裂的一个重要环节,保温效果也一直备受关注.以往对保温效果进行探讨,常采用浇筑仓内部的点温度计实测温度与计算温度建立目标函数进行保温被保温效果反馈,由于点温度计的单一以及埋设在浇筑仓内部,因此得到的反馈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精度值得商榷.结合西南某建设中混凝土坝工程,在典型浇筑仓顶面附近埋设分布式光纤实时在线监测低温季节间歇期间的温度状态,然后采用三维温度场仿真技术和优化算法反馈了浇筑仓顶面保温被保温效果,分析表明,该工程在浇筑仓顶面覆盖的保温被反馈的等效表面放热系数为8.11 kJ/(m2·h·℃),满足该坝施工技术要求给出的覆盖5 cm厚的聚乙烯保温被后,表面放热系数≤10 kJ/(m2·h·℃).  相似文献   

3.
以溪洛渡特高拱坝分布式光纤测温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封拱后坝体内部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认为坝体内部温度回升是胶凝材料水化放热的结果;提出了特高拱坝封拱后坝体内部混凝土中粉煤灰水化放热的计算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温度回升过程进行拟合,并结合分布式光纤实测温度回升值,计算分析了高掺粉煤灰对溪洛渡特高拱坝封拱后坝体温度回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高拱坝封拱后,导致坝体内部混凝土温度回升的热量几乎全部来自于粉煤灰的水化放热;要有效减小封拱后温度回升对坝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关键是通过对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的优化调整来控制封拱后的水化放热量。  相似文献   

4.
朱向阳  张震 《农村电工》2012,20(9):33-33
2011年9月,河北省霸州供电公司在老堤35kV变电站进行试点,实施应用了光纤测温系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光纤测温系统简介光纤测温系统DTS100(12通道)主机安装在集控楼内,对老堤35kV变电站开关柜高压断路器上、下插头监测点的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监测区域共有10面开关柜(10kV开关柜8面,35kV开关柜2  相似文献   

5.
DTS监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渗漏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漏监测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中重要的监测项目之一.它对评估大坝的安全运营起着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漏的监测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主要介绍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在桂林思安江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渗漏监测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中重要的监测项目之一.它对评估大坝的安全运营起着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漏的监测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主要介绍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在桂林思安江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对库存粮食温度的实时监控与调整,是保证存粮质量与库存期限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根据反斯托克斯光对温度的敏感性,利用光纤传输信号的种种优点,配以电子处理与补偿电路,设计了可用于粮库测温的分布式光纤温度场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库存粮食温度的实时监控与调整。  相似文献   

8.
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结构尺寸大,过水流速高,进水口段衬砌混凝土的温控防裂问题尤为重要。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泄洪洞进水口段边墙衬砌混凝土夏季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首先基于实际施工监测成果反演分析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进而开展多种温控方案的有限元仿真计算,在温度场、应力场和抗裂安全系数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推荐温控方案,在进水口段衬砌混凝土浇筑中应用。现场温控实施效果表明,混凝土最高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温度裂缝,实现了温控防裂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金属储粮仓的兴建也逐年增多,与之配套的金属粮仓测温系统在各地被广泛使用,很多用户希望对测温系统的安装方法有所了解,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部件。测温系统的现场安装包括测温电缆挂接、仓上转换箱(装有用以选择测温点的开关电路板)的安装、微机安装和传输线的连接四个部分。1.测温电缆挂接各仓悬挂的测温电缆数量不一定相同,其数目取决于仓径的大小(又下表).测温电缆茬接时,需将其挂在量差的加强架上,按挂接的时间不同,可划分为三种方法:a.起仓前挂接由于仓的安装是从顶盖开始,先将其项起,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中的混凝土热力学参数的合理确定问题,基于均匀设计理论以及混凝土温度场仿真计算理论,结合大尺度混凝土试件长时段温度监测试验,提出采用无假定建模的投影寻踪技术,对季节性冻土地区混凝土在不同覆盖条件下表面放热系数、绝热温升、温升速率等热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反演分析所得混凝土热力学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能真实反映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采用试验与反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经济、简单,又能获得多个温控参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导温系数,本文利用正交试验测定在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减水剂掺量以及骨料干湿状态五个因素影响下混凝土导温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均为混凝土导温系数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中砂率、粉煤灰和减水剂掺量为极显著影响因素,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砂率>粉煤灰掺量>减水剂掺量>>骨料干湿状态>水胶比,并得到导温系数取得最大和最小时的最优配合比,最后应用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导温系数的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传统的农业干旱监测主要是基于气象和水文数据,虽然能提供监测点上较为精确的干旱监测结果,但是在监测面上的农业干旱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目前在轨的卫星传感器感测的电磁波段涵盖了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等波段,为区域尺度农业干旱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充分利用卫星遥...  相似文献   

13.
以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无压段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衬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和温控措施,计算分析了不同围岩特性下衬砌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应力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比较代表点最高温度、最大内表温差、不同点位最大拉应力等,研究围岩特性的变化对衬砌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温控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围岩特性的变化对衬砌混凝土的温度场影响很小。② 围岩弹性模量越大,对混凝土的约束越强,后期拉应力越大,对温控防裂的要求也越严格。计算成果为地下工程衬砌混凝土温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lfalfa pellets are needed in the optimization of coolers for freshly-made pellets and in managing storage schedules of the pellets in silos and bins. Moisture diffusivity and thermal properties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bility of a material. In this study, experimental thin-layer data on (a) moisture desorption, (b)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c) rate of heating of alfalfa pellets were collected. By applying the inverse theory and using second order mass transfer and heat transfer equations in cylindrical coordinates,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data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moisture diffusivity as a func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pellets while the heating rate data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thermal properties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heat) as a function of pellet temperature.Better estimates were obtained when moisture diffusivity of the pellets was exponentially related to moisture content in comparison with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moisture diffusiv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Moisture diffusivity during desorption (2·40×10-9to 4·12×10-9 m2/s) was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the values of diffusivity during moisture absorption (7·50×10-10to 1·26×10-9 m2/s). A good fit to the experimental heating rate data was obtained when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heat of the pellets were linear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Over a temperature range of 2 to 110°C, estimated particl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and specific heats of the pelle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04 to 0·19 W/m K and from 962 to 2114 J/kg K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导流洞边墙衬砌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研究进一步采取综合温控措施防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施工过程与温控措施进行仿真计算,用等效热传导方程,将水管冷却的降温作用视为混凝土的吸热,按负水化热处理,在平均意义上考虑水管的冷却效果。通过多方案的综合分析研究,分析边墙衬砌混凝土开浇后开始通水冷却通水时间的长短对水管冷却的效果。根据特定断面的表面点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应力值,进一步了解溪洛渡导流隧洞边墙衬砌混凝土这一特定工程的温度应力情况,以提供今后隧洞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参考采用。因此,对于隧洞衬砌结构施工期的前期温变效应进行仿真分析有着重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大型电机在温度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传输距离近及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无线通信和虚拟仪器的电机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将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通过温度信号调理电路转化为下位机可以处理的电压信号,下位机对采集的一组电压信号模数转换后进行滤波处理及异或校验处理,通过LoRa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打包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软件LabVIEW实现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各路温度参数的在线监测、数据的保存与查询、温度补偿、上限阈值报警等。结果表明,基于LoRa和单片机的电机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远及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稻谷热特性参数的试验测定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采用非稳态热流法测定不同含水率稻谷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进而求出比热容。研究了稻谷热特性参数与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导率、热扩散系数和比热容与稻谷含水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溪洛渡水电站无压泄洪洞秋季施工的温控防裂问题,运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施工过程与温控措施,通过改变混凝土表面的热对流系数来模拟洒水、流水养护的影响,采用直接法模拟冷却水管的作用。运用ANSYS软件对1.0m厚衬砌混凝土秋季施工的5种工况,包括基本工况、基本工况加洒水养护、恒温流水养护、加洒水及恒温流水养护、无通水冷却,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比较相应工况中特定断面的表面点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应力值和抗裂安全系数,得出结论:洒水能够有效降低拉应力;常温流水会加大内表温差;通水冷却有效降低最高温度,但应力改善效果不明显。秋季浇筑混凝土,早期宜洒水和通水冷却,后期恒温流水养护,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Values of specific heat,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of rewetted whole grain were found. The specific heat of the grain show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oth with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range of 292 to 308 K and 12·4 to 32·4% d.b. respectively, resulting in a second-order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Bulk thermal conductivity increases both with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ranges 283 to 312 K and 11·5 to 27·2% respectively and was found to vary from 0·114 to 0·247 W/m K. Thermal diffusiv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moisture content and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in th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ranges of 293 to 307 K and 12·5 to 26·5% respectively, and its value lies between 9·46 × 10−8 to 16·35 × 10−8 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