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省铁岭县1957年春播的9,546垧玉米中有1,500垧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坏种现象,严重的坏种率达80%,一般的坏种率达20—40%。为此,我们曾进行了调查,根据坏种的原因,对今后玉米种子的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意见。玉米种子坏种的原因铁岭示范农场在1956年收下准备推广的玉米后,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户生产行为利益诱导原理,以花生种植大省河北省的花生种植为例,通过河北省与其他花生种植大省之间(2005—2009年)以及自身(1995—2009年)花生种植科研情况、花生种植成本投入与效益等方面比较分析,明晰了花生种植过程中的生产投入与效益变动的关键点及产生原因,分析了花生种植生产成本投入与效益的变动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诸如关注技术和品种研发、抑制生产资料成本上升、强化花生产品价格调控、完善花生种植补贴政策等稳定和促进花生种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原产亚热带喜高温的作物,生育期较长,在我省常常因为收后受冷冻影响使花生种子丧失发芽能力,以致影响花生的生产。解放后二十多年来曾有几次发生大量坏种现象,使翌年生产不得不从外省临时调入商品用花生作种,结果种子混杂,发芽率不  相似文献   

4.
采用花生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种植密度,增强抗旱能力,促进花生生长,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文章详细介绍了花生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技术的增产原因、技术要点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夏花生是滑县主要的油料作物,但目前种植面积增加困难。制约夏花生种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种收获用工多,投入大;二是机械化程度低,目前仍然处在人工和半机械化状态,全程机械化作业难度大。随着中国制造的迅速发展,夏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逐渐成为可能。本文作者通过探索滑县夏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以期为花生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静 《河南农业》2013,(21):41-41
一、花生不发棵的原因 (一)土壤带菌 花生一般是种在砂质土壤里,多为重茬种植。重茬的土壤带菌量大,造成花生出苗后长势弱,植株矮小,死苗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邓州市花生田蛴螬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花生田蛴螬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种植面积的扩大、连作、单一种植以及冬季气候较常年明显偏高等自然因素,以及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等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指导花生田蛴螬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8.
石门楼镇地处江西省武宁县边陲,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花生,当地农民历来就有种植花生的习惯。大籽花生是当地的一个农家品种,其籽粒比普通花生要大,食用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出油率高。近年来,广大农户越来越看好大籽花生的市场潜力,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孙巍 《农业科技通讯》2014,(10):116-117
在风沙半干旱区设置四种花生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裸地、大垄三行、单垄),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因此,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在风沙半干旱区设置4种花生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裸地、大垄三行、单垄),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因此,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荣成市气候条件与大花生种植适宜的环境条件分析,得出荣成市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大花生生长。为促进大花生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合理、科学种植大花生。  相似文献   

12.
李莹 《河南农业》2012,(1):50-51
一、生产现状 (一)种植面积大,单产较稳定 自2005年以来,新野县花生种植面积一直在2万hm2以上,平均单产256kg,年产花生约7700万kg.花生主栽品种有:远杂9102、豫花15、花育19、花育20、花育25等.全县花生主要集中在王庄镇和沙堰镇,种植面积约0.6万hm2,王庄镇以春花生为主,主要种植大果花生,平均单产400kg左右;沙堰镇以夏花生为主,主要种植小果花生,平均单产270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段同峰 《河南农业》2019,(19):31-31
豫南浅山丘陵盆地花生生产区是河南省第二大花生生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豫南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振兴老区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农民缺乏防治技术、管理粗放、病虫基数逐年增大等原因,致使花生病虫害发生较重,因病虫害造成减产10%~20%,发生重的田块减产50%以上。因此,准确掌握花生病虫害的发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防治,是夺取花生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安阳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沙壤土面积大,非常适合花生生长。花生是安阳市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作物。花生种植管理简单,收益高,种植花生每667 m2收益比玉米、大豆高400~500元,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远远高于种植玉米和大豆。  相似文献   

15.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特别是在食用油价持续上涨的今天,花生的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但我国花生的亩产量并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对此,本文针对我国高产花生栽培种植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招远市花生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即花生品种退化严重;种子田建设薄弱;产业化基地少,没有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无大项目支撑,统一换种困难。并提出了推动花生良种推广的对策,即加强花生良种增产增效的舆论宣传,提高农民的花生良种意识,鼓励农民及时更换良种;加强花生种子田建设;发展壮大该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单一品种和特色品种规模化种植,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做好良种补贴等大项目,加强良种区域化种植,推动花生良种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邯郸市大名县种植花生面积大,但每年都因烂种造成缺苗影响产量,因此,我们在该县对花生烂种原因进行了调查,花生烂种较为严重的地方主要要涉及北峰、束馆、张铁集、孙甘店等花生集中产区。1花生烂种症状烂种田间表现:花生田出苗不齐或缺苗,扒土可查花生种子吸水膨胀、腐  相似文献   

18.
花生中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也是一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市场的需求量也比较高。我国既是花生种植大国也是出口大国,虽然花生产量在逐年增加,但是花生种植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花生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了花生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本文针对当前花生种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以期给花生的正常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希望对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提高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花生的种植大县,播种面积在170万亩以上,正常年景总产量40万吨。近几年,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花生种植年限的延长,花生早衰问题愈来愈严重。据调查,花生田间早衰率50%左右,严重地块在70%以上,早衰使花生20%~40%,品质严重下降,农民损失惨重。因此,正确认识花生早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是确保花生丰产丰收的关键。一、花生早衰的原因目前花生早衰的原因,根据试验、示范及生产调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是河北省的第一大油料作物,由于粮油争地的原因,2007年以后河北省的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2014年种植面积降到550万亩。由于花生油品质好、气味清香纯正,倍受消费者青睐,花生油消费需求增加,占大宗植物油首位。因此,大力推广优质油用花生品种和推广油用花生配套栽培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河北省从2011年起在花生主产区组织示范推广了以"一优二适三配套四预防"为核心的花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取得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