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西瓜早春红玉、南杂一号大棚立架栽培和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棚立架栽培较露地栽培全生育期缩短15 d,固形物含量增加0.9%;早春红玉每667 m2产量1804.3kg,比露地栽培增产35.4%,前期产量632.5 kg,比露地栽培增产88.1%;南杂一号每667 m2产量1945.2 kg,比露地栽培增产42.5%,前期产量578.0 kg,比露地栽培增产81.2%;早春红玉每667 m2产值5576.7元,是露地栽培的1.78倍;南杂一号每667 m2产值5866.7元,是露地栽培的1.90倍。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早春二号”黄瓜是利用自交系“89-4”和“83 -4”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 ,瓜为深绿色 ,瓜顶端不带黄条纹 ,瓜条顺直 ,瓜长 3 0cm ,直径 3 .5cm ,把短 ,单瓜重 2 0 0g左右 ,刺白、瘤多、口感甜、脆 ,植株生长势强 ,第一雌花节位 3~ 5节 ,早熟 ,前期产量比“津杂二号”黄瓜高 2 9.6% ,丰产性好 ,总产量比“津杂二号”增产 2 2 .4% ,每公顷产量 90 0 0 0kg以上 ,抗枯萎病、白粉病 ,适合早春大棚及中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3.
宁蔬春早是以早熟豇豆品种之豇28-2为母本,以引进另一个材料94-7为父本杂交,经8代系统选择育成的极早熟品种,始花节位3-4节,比之豇28-2早5-7d,商品荚绿白色,荚长67.4cm,单荚质量25g,前期产量高,每hm2前期产量12000kg左右,总产量30000kg左右,播种至始收历时80d左右.适合早春长江流域栽培.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宜于沿江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用的瓠瓜品种.[方法]比较分析2种类型6个瓠瓜供试品种在安徽省沿江地区早春大棚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供试的6个品种中,中短棒形瓠瓜南秀公主的熟性早、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佳,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中短棒形瓠瓜类型的首选品种;长棒形瓠瓜台湾巨龙F1的抗病性强,果实外观性状优良,前期产量和总产量表现突出,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长棒形瓠瓜类型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沿江地区瓠瓜种植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从河南引进的茄子品种绿丝茄的田间变异单株经过多代自交选择出的自交系 L- 96为母本 ,利用地方品种武威棒茄与所引品种田间自然杂交后代的优势单株经多代自交选育的自交系 92 - 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长茄一代杂交种凉茄 2号 ,其植株生长势强 ,果实长棒形 ,果皮紫黑色 ,有光泽 ,果肉淡绿色、细嫩 ,松软籽少 ,老化慢。品质上乘 ,商品性好。较抗黄萎病 ,适于类似河西气候地区早春大棚与露地栽培。在春夏茬露地覆膜栽培产量可达 5 4 0 0 0 .0 kg/ hm2 ,早春大棚栽培产量可达 6 0 0 0 0 .0 kg/ hm2 。  相似文献   

6.
仟禾福含氨基酸水溶肥在辣椒和番茄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仟禾福含氨基酸水溶肥在辣椒和番茄设施早熟栽培时使用效果良好。弄口早椒每667 m2前期产量940.8 kg,比对照增产17.4%,总产量2 682 kg,比对照增产16.7%;千丽1号前期产量989.6 kg,比对照增产19.1%,总产量2 801.8 kg,比对照增产21.0%;喜娘樱桃番茄前期产量1 142.5 kg,比对照增产26.0%,总产量3 931.2 kg,比对照增产23.9%。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8,(11)
芦笋营养丰富,且鲜美芳香。柔软可口,是一种高档保健蔬菜,畅销国内外市场。特别是早春芦笋,因其量少、质优,更受消费者青睐。大棚覆膜栽培早熟绿芦笋,是一项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新技术。1992年,我们在常安镇横溪村进行大棚覆膜栽培早熟绿芦笋试验示范,全年平均亩产绿芦笋达到1644公斤,比露地栽培提高843.4公斤,产量高一倍多,平均亩产值9209元,比露地栽培加5700.37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项技术1997年已在全市推广应用,平均亩产1110.5公斤,亩均产值7781元。大棚覆膜栽培早熟绿芦笋,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必须重点抓好  相似文献   

8.
<正>1.安娜法国进口品种。早熟,从播种到采瓜45天左右,果实圆柱形,瓜条直,表皮浅绿色,肉质细腻。植株生长健壮,蔓长1.5米左右,长势强,抗病高产。北方保护地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12000公斤。适于保护地和露地栽培,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早春、秋延栽培表现极佳。(彩图参见73页图7)2.布兰克法国进口特色西葫芦品种。中早  相似文献   

9.
耐热甘蓝暑帝系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A15和002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早熟,叶球扁圆球形,结球紧实,叶质甜嫩,高抗病毒病,抗黑腐病,耐热性强,耐裂性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或早春栽培,单球质量2kg左右,产量可达5 000 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大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是一种周期短、上市早、收益好、产量高的西瓜栽培技术。通过实施4层以上覆盖栽培,西瓜可以在4月初上市,每667 m~2产量为4 000 kg,产值10 000元左右;每667 m~2最高产量6 000 kg,产值15 000元左右。根据近年来召陵区大棚西瓜栽培生产经验,笔者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找到适宜本地早春大棚茄子的栽培品种,以8个茄子品种为试材,进行大棚栽培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黑将军和黑珊瑚熟性早、果实色泽好、产量高,在扬州地区可作春大棚早熟栽培品种加以推广;黑龙长茄果形佳、产量高、熟性晚,可作露地栽培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102"是以优良自交系CT1-2532和N9-1133为亲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瓜色绿色,瓜长28cm左右,横径2.9cm左右,单瓜质量200g左右,抗枯萎病,耐低温弱光,春大棚栽培产量可达75t/hm2以上,适于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13.
利用矮化黄苗粉果番茄自交系90-8-18作母本,绿苗自封顶类型早熟粉果番茄90-15-8作父本,配制成的粉果番茄新组合——皖粉1号,属自封顶类型,既适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又适宜秋冬延后种植。其主要特点是早熟、优质、丰产、抗病、商品性好,且耐贮运。作春棚栽培,比当地主栽品种早熟3~5d,无畸形果,一般单果重180~250g,果实圆整,商品性好,早期产量在4.125万kg/hm2以上,总产量7.6万kg/hm2以上;作秋冬延后栽培,单果重200~260g,最大果550g,平均单产达8.018万kg/hm2以上,最高达8.123万kg/hm2。目前,已在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陕西、广西、湖北、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早熟苦瓜新品种“赣优1号”、“赣优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赣优1号、赣优2号是分别以强雌系Q11-2、Q9-4为母本配制成的早熟杂交苦瓜新品种。赣优1号商品果绿白色,棒形,果长35cm,横径6cm,肉厚1.0cm,单果重400g,特早熟,春季栽培从定植至初收40d,每公顷产量37500kg。赣优2号商品果绿色,棒形,果长30cm,横径7cm,肉厚1.2cm,单果重500g,早熟,春、秋季均可栽培,春植从定植至初收45d,秋植从播种至初收45d,每公顷产量45000kg。  相似文献   

15.
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新品种‘申粉V-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粉V-1’是以自交系06-2-4-8-11为母本、自交系Z09A39-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第1花序着生于第7~8节,成熟果粉红色,无绿果肩,单果质量166.6 g,果实硬度0.75 kg/cm2,耐贮运,品质优良,Vc含量168.0 mg/kg,可溶性固形物5.07%,番茄红素53.4mg/kg;春大棚栽培产量87.00 t/hm2,秋大棚栽培产量65.25 t/hm2,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适于该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较露地净增产值3235.5元/hm^2。黑色地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0.078-3.080个百分点,在马铃薯淀粉积累的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0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出适合我国华南地区种植的果底钝、果横径大、光泽度好、产量高、抗病强的白茄新品种,为华南地区白茄生产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方法]以抗青枯病优质自交系紫花矮白茄为母本,创新资源丰白为父本配制杂交一代组合,对其组合力进行测定,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选育的白玉2号总产量比对照品种白玉白茄极显著增产27.4%(P<0.01,下同),果长(28.8 cm)、果横径(5.4 cm)和单果重(296 g)分别比对照品种白玉白茄增加7.5%、31.7%和42.3%;果底钝,果面平滑、着色均匀,光泽度好,且感观品质和理化品质均较优.区域性试验结果显示,春、秋季白玉2号总产量(41.56和38.28 t/ha)分别比对照品种象牙白茄增产9.6%和3.7%,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春季总产量比对照品种紫荣8号极显著增产22.5%;田间表现中抗青枯病.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选育的白玉2号适应性广、中抗青枯病、产量高,果实外观品质和理化品质均较优,适合华南地区春季和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旱地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栽培谷子,可明显的保住土壤水分、接纳无效降水,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采用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可达3909.09kg/hm^2,比露地种植增产46.7%,纯收入达到11743.5元/hm^2,较对照增加4176.0元/hm^2;其次为早春(顶凌)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达到3713.64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39.3%,纯收入达到10794.0元/hm^2,较对照增加3226.5元/hm^2。建议在谷子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秋季地膜覆盖和早春地膜覆盖技术,促进谷子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西葫芦新品种春葫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西葫芦新品种春葫一号是以国外引进品种冬玉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自交系Y-12为母本、以国外引进品种碧玉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长条型自交系8X-6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该品种表现为早熟、植株矮生、株型紧凑、分枝较少、生长势强、持续结瓜能力强、抗性好、瓜条匀称、嫩瓜皮浅绿、有光泽、商品性好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73 500 kg左右。适宜于早春保护地和露地等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在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和秦州区中梁乡进行的山旱地早熟结球甘蓝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绿寇早生在2个试点平均产量为50 804.0 kg/hm2,较对照8398增产15.50%,球型指数为0.95、紧实度为0.76、净菜率为74.9%,综合表现早熟、抗病、高产,适宜天水市山地旱作栽培。绿丰产量为52 092.6 kg/hm2,较对照8398增产18.18%,生育期71 d,球型指数0.93、紧实度0.74、净菜率68.7%。可作为山旱地栽培的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