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良百子莲矮化激素配方,丰富嘉兴地区常绿地被花卉和盆栽花卉品种,通过喷施外源激素对百子莲花葶的矮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和多效唑均可使花葶达到矮化目的,其中400 mg·L~(-1)多效唑处理组效果最为明显,可使花葶矮化55.03%~64.17%,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孙博  卓丽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97-6998
[目的]为更好地调控植物生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处理盆栽百子莲,研究2种物质对盆栽百子莲的矮化效果。[结果]浓度500和1 000 mg/L的矮壮素和多效唑对2和4年生的百子莲植株都有很好的矮化作用,但是高浓度的多效唑会使植株产生药害。浓度500和1 000 mg/L的矮壮素对2年生植株花葶的矮化和增粗都有很好的效果,浓度500和1 000 mg/L的多效唑会使2年生植株产生药害,无法开花。浓度500 mg/L的矮壮素对4年生植株的花葶矮化和增粗效果最好。[结论]低浓度的矮壮素和多效唑有利于百子莲的盆栽矮化。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浸根处理对水仙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仙进行多效唑浸根处理能产生明显的矮化效应。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水仙叶片的长度和花葶的长度明显降低,叶片的宽度、花葶粗度和单根的鲜重明显提高,推迟了始花期,对花期没有太大的影响,水仙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效果有差异,以750 mg/L对水仙矮化的综合效应最佳,且无明显的毒害作用,提高了其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水仙观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抑制剂多效唑浸泡球茎对水仙进行生长前预处理的方法,探讨水仙对多效唑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均对水仙具有矮化效果。与对照相比:当处理浓度为10mg/L时,叶长矮化了29.7%,花葶长度缩短31.2%,全花期平均延长3d以上,花瓣直径增加10%;处理浓度为20mg/L时,叶长缩短31.2%,花葶长度缩短33.6%,全花期未增加,花瓣直径增加6%;处理浓度为30mg/L时,叶长缩短35.2%,花葶长度缩短43.2%,全花期缩短2d,花瓣直径增加2%;处理浓度为40mg/L,叶长缩短43.4%,花葶长度缩短38.6%,全花期缩短6d,花瓣直径减小2.3%;故最佳浸泡处理浓度在10mg/L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多效唑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苏州野化水仙花进行浸根处理.结果表明:在20~40 mg/L浓度范围内和30 mg/L处理6d内,随着多效唑浓度的提高和浸泡时间的增加,苏州野化水仙花的叶片长度呈递减趋势,宽度增加,花葶变矮,表现出明显的矮化效果.随着浓度继续增加和浸泡时间的延长,则出现药害,降低观赏效果.各处理中以40 mg/L浸泡2d的矮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白籽南瓜为嫁接砧木,分别采用基质喷施、砧木子叶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0、10、20、30、40、50mg/L)处理,分析不同浓度多效唑及不同喷施方式对早春嫁接西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可抑制西瓜嫁接苗的徒长,增加茎粗、壮苗指数、根系活力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利于培育健壮种苗。基质喷施多效唑的适宜浓度为30mg/L,砧木子叶喷施多效唑的适宜浓度为40mg/L。  相似文献   

7.
卓丽环  李博  张琰  辛雅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07-7809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处理盆栽百子莲。结果表明:PP333处理浓度为1000mg/L时,推迟始花期9d,浓度为200mg/L时,延长花期持续时间近6d;施用20000mg/L的B9推迟始花期3d,延长花期持续时间2d;施用2000mg/L的CCC提前始花期3d,缩短花期持续时间2d,花径缩小12.26%,植株全部开花;3种延缓剂均使百子莲最高净花率下降,花葶增粗,PP333与CCC处理使花葶矮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不同多效唑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影响,为大棚马铃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多效唑的合理施用浓度提供参考.试验设6个多效唑处理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现蕾期叶片进行喷施.喷后15 d测定株高、茎粗、分枝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收获后测定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块茎产量及块茎中可溶性糖、淀粉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马铃薯植株明显矮化、茎变粗,产量及品质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均升高,但水分含量有所降低.多效唑以200 mg/L处理浓度时,对大棚马铃薯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金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升高,金槐株高增长量、叶面积和主根长逐渐降低;基径增长量、叶长宽比、根鲜重和根冠比逐渐升高;300~500 mg/L范围内主根直径逐渐升高。多效唑处理对金槐生理的影响为: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在375 mg/L时达到最大值;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多效唑浓度为500 mg/L和750 mg/L时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随多效唑浓度升高而升高;750~1 500 mg/L多效唑处理后金槐幼苗抗性最强。综合考量,多效唑可通过调节金槐生长和生理过程进而提高其抗性,合理的喷施浓度以75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绿化卷材为应用背景,对沙场、渣场和混凝土屋面3种根系环境下生长的紫穗槐进行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0、100、200、300、400 mg/L),研究根施多效唑对紫穗槐生长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多效唑浓度升高,紫穗槐株高和生物量明显降低,冠幅、叶面积、根幅、主根长和主根径显著减小,根冠比显著增大,基径和叶片长宽比的变化相对较小;多效唑处理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使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不同根系环境下紫穗槐的生长以及对多效唑处理的表现具有一定差异,以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多效唑对沙场、渣场、屋面紫穗槐调控效果最佳的浓度分别为400、300、200 mg/L。多效唑可有效调控紫穗槐的形态和生物量分配,增强细胞渗透调节和抗氧化损伤能力,从而提高其抗逆性和环境适应性,但在应用时应考虑不同环境背景的差异,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浓度和用量,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人工植被恢复与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开花期番茄,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数值.结果表明,经过脱落酸、水杨酸、多效唑、茉莉酸外源诱导的番茄抗冷性明显高于对照.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大,抗寒性逐渐增强,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当脱落酸浓度为150μg/g和水杨酸浓度为300mg/L时,相对电导率降低近一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都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的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使植株的抗冷性提高,但在品种上有差异,对抗冷性强的品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浓度的PP333分别处理未抽葶、花葶长(10±1)cm、花葶长(20±1)cm、花葶长(30±1)cm的蝴蝶兰品种婚宴,盛花期分析不同处理对花葶长度、分枝数、总花朵数和花茎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葶前处理,尽管可以缩短花葶,但花朵数通常会减少,也会造成不能抽葶的现象,不适合进行商业性的盆栽生产;在花葶10 cm左右时处理,既可以有效的缩短花葶,也可以增加花朵数,有的处理还可以增加分枝数,处理后的蝴蝶兰更适合盆栽;在花葶20 cm左右时处理,主要能有效的缩短花葶,而对其它方面的负面影响不大;在花葶30 cm左右时处理,从盆栽的角度,对花葶的缩短效果有限。因此,该蝴蝶兰品种在花葶10~20 cm时用50~100 mg·L^-1的PP333处理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发生及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甘蔗品种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在甘蔗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在甘蔗2、4、6叶期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可有效提高并提早甘蔗幼苗分蘖的发生,适宜甘蔗分蘖发生及生长发育的浓度为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等指标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90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以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的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多效唑有效调控漳州水仙生长和花期的适宜浓度,通过4种浓度的多效唑溶液浸泡漳州水仙鳞茎球,研究在宁夏银川地区春节前居家环境条件下,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漳州水仙生长及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00mg·L~(-1)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对漳州水仙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矮化效果明显;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升高,漳州水仙花花葶高度逐渐降低,浓度为100mg·L~(-1)时接近极限;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漳州水仙开花时间明显延后,100mg·L~(-1)多效唑处理延后最长为9d;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延长了花期,多效唑浓度≤100mg·L~(-1)时,花期最多为17d,多效唑浓度100 mg·L~(-1)时,花期反而缩短;在春节前35d开始使用100mg·L~(-1)多效唑处理,可使漳州水仙在春节开花,并且花期可持续15d(正月十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谷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5、30、45 mg/L)的多效唑浸种处理,调查谷子幼苗植株高度变化,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多效唑浸种处理可显著降低谷子幼苗植株高度,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株高显著降低,45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的株高最低;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谷子幼苗叶片中SOD和POD活性,显著降低MDA浓度。3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晋谷21号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及MDA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多效唑浸种处理增加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3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的谷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处理对百合组培苗抗旱性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百合组培苗生长前期,分别用50mg/L、100mg/L、150mg/L多效唑和清水对照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处理对百合组培苗的抗旱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百合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气孔导度,而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比值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用多效唑喷施百合组培苗能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提高百合组培苗的抗旱性.从试验结果看,以50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度条件下多效唑对崇明水仙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崇明水仙水培过程中株形欠佳的问题,采用4个不同浓度多效唑溶液对水仙进行浸泡处理8d,观察水仙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崇明水仙的叶片和花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在花期方面,2.5和5mg/L延长花期1~2d,但浓度升高至10和15mg/L时缩短花期;在叶、花高度差方面,在7和14℃条件下,5mg/L多效唑处理花高于叶,在21℃条件下,2.5mg/L多效唑处理花高于叶,此时崇明水仙株高较为适中,株型紧凑,花期延长,具有最佳观赏性。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1年生羊柴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重度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羊柴地上部分生长特性和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干旱胁迫下,150~600 mg/L浓度的多效唑能抑制羊柴幼苗株高的生长,促进分蘖及基径增粗,150 mg/L多效唑处理下羊柴根系长度、根系体积及根系表面积均较对照(CK)低,300 mg/L浓度以上的多效唑则会促进羊柴根系的生长;在提高根系长度上,多效唑对细根的作用效果优于小根和中根;经相关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发现,重度干旱条件下,多效唑处理后羊柴地上部分与根系生长状况关系不明显,根系特性间关系较密切,450 mg/L的多效唑对羊柴抗旱性的提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对水仙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水仙的观赏价值,将水仙球分期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溶液浸泡,以探讨多效唑对水仙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水养初期将包于30mg/L的多效唑溶液中,能有效地抑制水仙叶片和花葶的生长,达到较为理想的观赏效果。则水仙叶片出现卷曲,畸形等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以营养钵栽培2年生东魁杨梅小苗为试材,进行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研究多效唑对东魁杨梅新梢、根系生长等形态学指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探索多效唑与杨梅树体早衰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施多效唑可以减少秋梢抽发,并显著抑制树体和秋梢的生长,其中以土施多效唑6 g·m-2处理的效果最明显;施用多效唑后枝叶黄化枯死现象明显加重,根系腐烂率显著增高,土施12 g·m-2多效唑的秋梢发病率达26.7%,须根烂根率达到84.2%;施用多效唑后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显著提高,且随多效唑施用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杨梅土施多效唑抑制秋梢抽发和根系生长,导致生长衰退、根系坏死腐烂,最终叶片脱落、杨梅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