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近年来突发性天气变化特别是早春霜冻时有发生.对早生桑树的正常生长和全年蚕桑生产都有很大影响,本文以盐城市及周 边地区2004年4月4日遭受晚霜侵袭对育71-1品种桑树的影响为例,探讨了育71-1品种桑遭晚霜冻害后的补救措施及其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
如皋市2009年晚霜冻害特点及灾后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冻害即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的危害。随着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剧变频率加剧。近十年来,我市桑树早春时遭遇晚霜冻危害就有三次,尤其是2009年4月1~2日凌晨,晚霜冻害连续发生。经气象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春期气温高,桑树发芽比往年提早10~15 d.但由于气候激变,受冷空气影响,临安市桑园分别在3月14日和3月29日,连续遭受了2次晚霜影响,使将要脱苞和雀口的桑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严重受害桑园所有雀口桑芽全部枯萎.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的气候特点是无霜期较短(140—180天左右),冬季寒冶,在早春转暖以后,常出现0℃以下的低温,桑树在这种情况下,常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1963年4月25日地表出现-11℃低温,桑树冻害比历年严重。因此,要引进外地良种,首先要进行耐寒性鉴定。 我所(原辽宁省蚕业试验站)从1956年起,先后引进原产在浙江、四川、山东、朝鲜、苏  相似文献   

5.
<正> 1990年4月份新沂地区出现的两次晚霜,新沂蚕种场的520亩桑园有58%左右遭受危害,春叶总产量比上年减产20.8%,给春季蚕种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一、晚霜出现时间及桑树受害情况 1990年3月份新沂地区气温比常年偏高,雨水偏多,桑芽的发育也比往年快,早生桑3月30日左右脱苞,4月2日雀口;湖桑4月1日脱苞。4月3~6日出现了第一次霜冻,4日的最低气温为0.7℃,地表气温为-3℃,使发育较早的100多亩早生桑受到严重冻害,枝条中部处于脱苞至雀口期的桑芽70~80%被冻死。  相似文献   

6.
<正>霜冻是一种短时间的冻害,对桑树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是春季桑树萌芽后的晚霜,虽然有时仅仅几个小时,但危害极大。今年4月4日凌晨我市6700hm2桑园普受霜冻袭击,造成已萌发的桑芽枯干冻死,其危害为近40年不遇,我市广大蚕桑技术干部深入到田间调查研究,动员蚕农积极应对,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7.
育71-1桑树遭受晚霜冻害后,采取剪伐桑枝的措施,能促进桑树恢复生长,明显提高桑树发芽率,增加新梢条长,提高新梢条比例。但剪伐程度要控制好,剪伐后留条长度应不少于60cm。剪伐时间应根据各地气候,灵活掌握。建议本地桑树冻害后,剪伐桑枝的时间不宜迟于4月10日。  相似文献   

8.
桑树霜害预防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桑树在春期发芽生长初期遭到晚霜侵袭,是桑树的重要自然灾害。如何避免或减少其危害程度,作者对此提出一些探讨意见。 一、新桑园布局选点时要考虑桑树霜害问题 桑树霜害的发生是与当地的气象条件相关的。在桑树发芽前后,如果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的地区,往往桑树发芽后易遭霜冻侵袭。根据当地桑树发芽期的调查与气象资料中终霜期的分析,大致可以预测当地桑树遭受晚霜侵袭的频率。一般而言,桑芽在露青至脱苞期,对霜冻的侵袭尚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而雀口期后幼叶开始展开,则对霜冻的侵袭十分敏感。在苏州地区湖桑32号等晚生桑品种的雀口期一般在4月上旬,而常年的终霜期在3月中旬。因此,这个地区桑树遭受霜冻危害的情况是不多的。当然,例外  相似文献   

9.
霜冻是一种短时间的冻害,在如皋对桑树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春季3月底4月初的晚霜,此时桑树的桑芽正处于脱苞期至大雀口期.虽然仅仅是几个小时,但危害极大.2004年4月4日凌晨如皋市6667 hm2桑园遭受晚霜袭击,湖桑32、197、199号等中晚生桑处于脱苞期,而育71-1,农桑14、12号等早生桑处于大雀口期,其受灾面积和程度为40年不遇.为了确保春蚕生产正常进行,经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全市春蚕生产仍取得了理想成绩,春蚕发种仅比去年同期减少8.2%,张产达到44.42 kg,比去年还增1.2 kg.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清明节,一场罕见的晚霜再次袭击了如皋市大部分乡镇。如城镇660公顷桑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刚刚开叶“雀口”桑树芽叶被冻死或冻伤,给春蚕用叶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把霜冻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笔者对桑园霜冻造成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果树生产中 ,早春晚霜冻害时有发生。现将晚霜冻害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 霜冻特点1 1 霜冻类型 根据发生条件与特点不同 ,霜冻可分为辐射霜冻、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 3种类型。辐射霜冻延续时间短 ,一般只是早晨几个小时 ,使果园局部气温下降到 - 1~ - 2℃。因持续时间短 ,较易预防 ,危害较小。平流霜冻时 ,由强大寒流侵袭而致果园降温至 - 3~ - 7℃ ,甚至可达 - 10℃。平流霜冻涉及范围大 ,延续时间长 ,有时可达 2~ 3夜以上 ,降温剧烈 ,一般防霜措施效果不大 ,但不同的小气候条件之间却有很大差异。混合霜冻时 ,上述两类霜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桑树遭遇晚霜冻危害的表现及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了桑树遭遇晚霜冻危害发生的原因与规律。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提出了科学规划桑园,遇晚霜冻时采取熏烟法、灌水法减轻危害,晚霜冻危害后强化管护、推迟收蚁日期等相应的防范措施和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13.
霜冻对桑树危害及抗灾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剑  崔松明 《江苏蚕业》2009,31(4):16-17
2009年清明节这一天,一场罕见的晚霜再次袭击了如皋市大部分乡镇。如城镇660ha桑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刚刚开叶“雀口”桑树不是被冻死,就是被冻伤,给春蚕用叶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把霜冻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笔者对桑园因霜冻造成的危害情况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山东省桑园屡遭春季晚霜为害,仅1991年4月26日凌晨一次的霜冻,就使全省4000多公顷(6万余亩)桑园受到冻害。霜冻不仅降低了春茧产量,而且打乱了全年的生产布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蚕茧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991年春,笔者会同有关同志,在海阳县杨家泊和沟于家对4月26日凌晨霜冻后的桑园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剪条对比试验。一、基本情况杨家泊的成龄桑园在村后低洼处,霜冻时,桑树枝条上部四分之一段的桑芽为小鹊口期,中部桑芽为脱苞期。冻害程度,对小  相似文献   

15.
粤北地区是我省主要蚕桑生产基地之一。该地区气温较低,冬春期间,桑树时有遭受雪霜冻害,影响了蚕桑生产。1994年3月1—5日和5月3—7日,省蚕学会桑树学组一行6人,对我省粤北地区桑树雪霜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地点有乐昌县的沙坪镇和老坪石镇、仁化县的丹霞镇和闻韶镇、曲江县的黄坑镇等五个乡镇。调查方法:(1)到田间实地调查桑  相似文献   

16.
<正>桑树在大田中,易受各种自然灾害为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气候的变化,副热带北界将逐渐南移,淮河流域冬季趋向变暖,而在徐淮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早和快,从12℃升至15℃只需14—17天,致使桑树早发育,而后又常常受低温霜冻灾害,使春期桑叶产量和质量遭受较大影响。例如1993年4月中旬以后,最高气温在20°—28℃,4月23日高达32℃,桑树处于旺盛生长状态,24日夜25日凌晨,突然遇到低温,致使徐州全市遭受严重低温霜冻,有26个蚕桑乡镇5.4万亩桑园受害,导致1.6万张蚕种缺叶,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7.
潘士祥 《北方蚕业》2003,24(4):40-40
2002年4月24日~25日,我县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晚霜危害,致使1933hm^2桑园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重度冻害桑树已萌发的桑芽、叶全部冻枯,中度冻害的桑树桑条顶端的1~3叶冻枯,轻度冻害者叶尖、叶缘发黄。冻害初期表现为嫩叶失水继而发黄,一周后变黑腐烂。冻害程度以洼地块、树型低、重剪梢、风口地边桑、发育早、发芽率高的最为严重。遭受此次严重的春季冻害在我县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8.
霜冻是指果树在生长期夜晚土壤和植株表面温度短时降至0℃或0℃以下,致使果树幼嫩部分遭受伤害的现象。由于近年来晚霜的发生频繁且出人意料,对果树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本文根据多年来晚霜冻害发生规律及特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4日,一场罕见的晚霜袭击靖江市,使桑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刚刚开叶雀口的桑树被冻死、冻伤,给全市的春茧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把霜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笔者通过对桑园霜害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灾后的补救措施.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春是桑树的萌芽时期,生产上常常出现晚霜危害,造成春叶减产降质,从而影响春蚕茧产量和质量。2004年4月4日,我镇普遍受到晚霜袭击,全镇所有桑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针对晚霜的危害,我站采取了多种预防和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镇春蚕发种8470张,比上年增发5%;生产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