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常用硝氯酚防治片形吸虫病和同盘吸虫病。该药虽有一定疗效,但毒性较大,多年使用也难免会造成抗药性影响药效。据资料介绍,蛭得净防治牛羊片形吸虫病有卓效。为了探讨蛭得净对鹿科动物片形吸虫和同盘吸虫的驱虫效果,我们于1991年11~12月进行了驱虫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期在肝片形吸虫疫区饲养的牛羊群中,用硫双二氯酚100mg/kg(羊)、60mg/kg(牛)口服 左旋咪唑10mg/kg口服驱虫两次后,蠕虫剖检法查牛羊共10头,在肝脏胆管内查出肝片形吸虫146条;第3次驱虫后,剖检羊5头,找到虫体42条,驱虫效果不理想;从外引进的12头牛羊感染肝片形吸虫后药物驱虫敏感,效果明显,经过3次驱虫后,肝片形吸虫病基本转阴。  相似文献   

3.
牛羊肝片吸虫病在甘肃省陇南、甘南、临夏、定西、天水、平凉、张掖等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春季牛羊常因本病大批发病死亡,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以前我省用于防制肝片吸虫的药物有硫双二氯酚、硝氯酚、双乙酰胺苯氧醚、丙硫苯咪唑等,这些药物仅作用于肝片吸虫发育的某个阶段,驱虫不彻底,年年驱虫年年有牛羊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片吸虫的特性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感染肝片吸虫的病牛羊共76例,行针对性治疗,分析疗效。结果:病牛羊经阿苯达唑治疗后,病牛治疗总有效率达93.8%,病羊为96.7%,治疗效率均良好。结论:肝片吸虫病是具有高感染率及高发病率的寄生虫病,严重可致牛羊死亡,采取合理措施予以肝片吸虫病预防及治疗对保证牛羊生存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牛羊肝片吸虫病近几年在我县发生比较普遍。治疗或预防上药物品种也比较多,但都是口服药物。我们从1988年起应用肝蛭灵注射液对牛羊肝片吸虫病进行治疗和预防性驱虫,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药物与方法。1.肝蛭灵注射液是吉林兽研所实验药厂生产,用途为驱除牛羊肝片吸虫。2.用法和剂量。肌肉注射,牛每百千克体重5—7毫升,羊每百千克体重5~10毫升。按“家畜体重估算法”计重。3.牛羊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二种。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对大别山区某一山羊养殖户羊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山羊肝片吸虫病,经过驱虫治疗,取得明显效果。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牛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由于本病的传播需要中间宿主椎实螺的参与,故常发于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继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病症,常引起牛羊的大批死亡。肝片吸虫病常流行于河流、小溪附近和低洼潮湿地带。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定西市羊肝片吸虫的发生。方法选用三氯苯唑利用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进行羊肝片吸虫驱治效果及最佳驱治时间的试验,并以硝氯酚驱虫作为对照。结果选用不同剂量的三氯苯唑对各个阶段羊肝片吸虫驱治率均可达到99.8%-100%;三氯苯唑驱虫组分别在10月、11月、12月对肝片吸虫进行驱治,来年4月份肝片吸虫驱净率分别为10%、60%和100%;硝氯酚驱虫组为30%。结论利用三氯苯唑在每年12月份驱治羊肝片吸虫,可达到春季羊体内无肝片吸虫的最佳效果,能彻底控制和消灭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牛羊东毕血吸虫病是由东毕血吸虫引起的牛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引起牛羊贫血、消瘦、水肿及母畜不孕或流产,甚至因恶病质大批死亡.牛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牛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牛羊东毕血吸虫病很少发生,牛羊肝片吸虫病常有发生,两种混合感染、合并暴发颇为少见.吉林省前郭县曾于1986、1998年因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草原过水严重,草原地区大面积暴发牛羊东毕血吸虫及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夏季多雨季节、草原过水严重时做好防治牛羊东毕血吸虫及肝片吸虫混合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牛羊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胆管或胆囊中,引起牛羊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胆囊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可使患病牛羊生产性能下降,对幼龄牛羊危害极大,可致大批患病幼龄牛羊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肝片吸虫的发育史、致病机理及牛羊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作简要介绍,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毗喹酮(Pyquiton,EMBAY 8440)在家畜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应用的成功,近年来在吸虫、绦虫、囊尾蚴等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均有成功的报告,但在牛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方面尚未见介绍。为了解毗喹酮肝片吸虫病的驱虫效果,笔者在本县种牛场进行了毗喹酮和硝氯酚(Menichlo rophoian,Bayor 9015)对牛肝片吸虫的驱虫试验,现将试验经过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克东县自1990年起,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用肝蛭注射液按牛0.5mL/10kg,羊1mL/10kg,给肝片形吸虫病牛羊驱虫。每年驱虫两次,第1次是12月~次年1月,第2次在次年3~4月。1990年对发病牛羊进行突击性驱虫。1991~1996年转入预防性驱虫。治疗效果以1990年与1994年相比,牛肝片形吸虫的感染率由46.6%降至1.5%,发病率由15.2%降至0.03%;羊感染率由52.4%降至2.3%,发病率由19.6%降至0.17%.所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国产硝氯酚(拜耳9015)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应用此药防治牛羊的肝片吸虫病,取得了显著疗效。据兰州兽医研究所报道,国产硝氯酚用于牦牛:每公斤体重3毫克口服没有驱虫效果,10—12毫克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牛羊东毕血吸虫病是由东毕血吸虫引起的牛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引起牛羊贫血、消瘦、水肿及母畜不孕或流产,甚至因恶病质大批死亡。牛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牛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牛羊东毕血吸虫病很少发生,牛羊肝片吸虫病常有发生,两种混合感染、合并暴发颇为少见。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1991—2005年期间对青海省牛羊吸虫感染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5年间肝片吸虫发病羊111299只,发病率为11.03%,死亡4323只,致死率为3.88%;双腔吸虫病发病羊48630只,发病率4.30%,死亡6863只,致死率为14.11%。肝片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病畜和带虫动物是该病的感染源。双腔吸虫是我省优势虫种,全省各地牛、羊普遍感染,灌木草甸草场、沼泽草场双腔吸虫感染严重。吸虫病多发在成年牛羊,没有品种、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牛羊寄生虫病,危害较大,特别在多雨年份,危害更为严重。肝片吸虫病是由一些片形吸虫寄生在反刍兽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一种较严重的闲虫病,表现为肝实质和胆管发炎或肝硬化,并伴发有全身性中毒和继发性消化机能障碍及代谢紊乱。一般呈地方流行性发生。一、预防措施1.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在本病流行的寒冷地区,每年进行2次驱虫,在温暖地区每年进行3次驱虫。2.加强放牧期间的管理工作,防止感染囊蚴。尽量选高燥的牧场,做好轮牧,保护好水源的清洁,水草应充分晒干后再用。3.消灭中间宿主──小蜗螺…  相似文献   

17.
正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该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  相似文献   

18.
硝氯酚(国产“拜尔9015”)是具有毒性小、用量少、疗效高等优点的特效驱肝片吸虫药。根据有关资料报导,其驱虫剂量羊为4毫克/公斤体重,牛为3毫克/公斤体重,都有很高的疗效。按8毫克/公斤体重对羊肝片吸虫的童虫也能取得很好的驱虫效果。呼兰县对青山镇奶牛场,位于哈尔滨市北部三十公里,滨州铁路沿线东侧,草原地势低洼,饲养管理粗放,每年4月15日至11月15放牧,冬天进行舍饲。1985年,由于雨水大,草原被水复盖,牛羊肝片吸虫病发生比较严重。东北农学院于1964年11月在该镇粪检18只羊,其中阳性羊10只,感染率为55.5%,说明有肝片吸虫流行史。该场1985年末奶牛发生肝片吸虫病。当时兽医应用四氯化碳驱虫,但由于中毒死亡2头奶牛,在其肝脏的胆管和胆囊中分别找到1763和375条肝片吸虫。全场饲养136头奶牛,绝大多数体质消瘦,  相似文献   

19.
牛羊东毕血吸虫病是由东毕血吸虫引起牛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引起牛羊贫血、消瘦、水肿及母畜不孕或流产,甚至因恶病质而大批死亡。牛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牛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牛羊东毕血吸虫病很少发生,牛羊肝片  相似文献   

20.
《羚牛1号》对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反刍类动物有很大的危害。金毛羚牛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由于长期生活在西北干旱地区 ,对肝片形吸虫的抗性很差 ,进入肝片形吸虫疫区后 ,危害变得更严重。为了有效的控制金毛羚牛的肝片形吸虫病 ,需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 ,同时为防治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提出防治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