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总结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观察羊口疮病样的临床症状,采用病原学等方法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并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积极进行羊口疮病的诊断和防治能有效降低羊口疮病的传播感染,为养殖户饲养羊提高可靠保障,提高羔羊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羊口疮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不仅危害羊的健康,也危害人类健康。养殖人员在做好羊口疮防控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本文概述了羊口疮病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并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羊口疮病是一种接触性的传染病,是由于羊只感染羊口疮病毒所引起的,该病传染性强,既能在牲畜之间传染,还可以传染给人类,造成人患病。羊口疮病在春初、冬末和秋季多发,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带毒动物,传染范围较广,危害性大,但是主要发生在羔羊,对成年羊的危害性不高。笔者通过对羊口疮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羊口疮病属于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以羔羊多发,对羊群危害极大。本文介绍了1例羊口疮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市羊口疮病疫情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严重影响了我市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亦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为加大对羊口疮病知识的宣传,总结防治方法,提高畜牧兽医人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本文就羊口疮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山羊和绵羊均可以患病,同时也会对人类造成危害。患病羊在临床上以口腔黏膜、唇部、面部、腿部和乳房等体表皮肤形成红疹、丘疹、脓疱、水疱、溃疡等为主要症状。羊口疮病不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但是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发病期间会严重影响到羊的生长发育,导致饲养者经济成本投入增加,最终给饲养者造成不小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该种疾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羊口疮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用PCR方法快速检测福建各地区临床发生羊口疮症状病羊病毒。结果表明,该病在福建省发病率为10%~20%之间,死亡率小于10%;PCR检测结果显示病羊样品可扩增出507bp的特异性片段,健康羊只样品则无条带,首次利用PCR方法确定羊口疮病毒在福建省的存在,从而证明了羊口疮在福建省山羊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羊口疮病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山羊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常会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羊口疮病的诊治方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养羊过程中,常会出现羊腹泻、肠胃炎、羊口疮病等疾病,其中,羊口疮病的发病几率较高,病毒传染性较强,对羊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影响较大。该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幼年羊群易感,大部分的病程约2~3周,病羊无法正常进食,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为提高羊口疮病的防治水平,养殖人员要充分认知羊口疮病的流行因素、临床表现,通过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0.
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羊口疮病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率,但是会因为在羊口腔内产生脓疱,而影响到羊正常的采食、饮水和休息,导致羊饲料利用率下降,逐渐消瘦,最终危害到饲养者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随着大连市复州湾羊养殖产业的发展,羊口疮病的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做好该种疾病防控。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羊口疮是由于羊的口疮病毒发生感染所导致,传播性极强,也就是俗称的羊传染性脓疱病,不仅只是在牲畜中进行传播,还会造成人的疾病感染因此必须及时做好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本文将主要围绕着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山羊传疑性脓疤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胞、渍稿以厦疣状厚南为特征。介绍了山羊传巢性脓疤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鍪剐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羊口疮病是接触性传染病一种,病症是在羊口腔黏膜或局部皮肤等处出现水泡、丘疹、脓疮等,主要感染的是幼羊,危害性较高,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就羊口疮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要点进行介绍,为以后诊治羊口疮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山羊、绵羊均可发生,也可感染人和猫。患病羊只以口腔黏病膜、唇部、面部、腿部及乳房部的皮肤形成红斑、丘疹、脓疱、水疱、溃疡,最后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一般情况下,羊口疮病死亡率不高,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极强,短时间内,感染率可达50%~100%,给养羊业造成的损失巨大。本文探讨了羊口疮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等,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羊传染性口疮病是因感染口疮病度而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其传染源包括带病毒羊、病羊等,不但会因为交叉传染而感染其他牲畜,甚至会通过各种渠道造成人畜共患的情况,危害人体健康。临床症状表现为羊口、唇部发脓、结痂,如果不及时展开诊疗将导致羊的死亡。该病毒引起的死亡率较高,一旦暴发必然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明确口疮病的发作机理与流行病学,做好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16.
羊口疮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口疮病是由于羊传染性脓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该病的致死率不高,但是传播速度较快,容易引发羊群的感染,是当前影响山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大预防措施,及时对症治疗,是控制该病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病羊临床主要表现为唇部、嘴角及舌面的溃疡、生疮和结痂,发病死亡率为11.8%,个别羊有发烧、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症状。本文以羊口疮的临床病理与防治为主要研究课题,分析了目前羊口疮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羊口疮病,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接触性传染病,在温度较高的春、夏两季的发病率比较高。同时,这种病也会传染给人,所以应该重视羊口疮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正>羊口疮病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病因复杂,传播途径多样,临床症状多样,可导致动物死亡。为了预防和控制羊口疮病,需要加强动物管理和卫生,实施疫苗接种和临床检疫,并及时报告和隔离疫情暴发的地区。只有通过综合的防疫措施和时刻的监测,我们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口疮病的传播,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20.
羊口疮病又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的特点,虽然造成的死亡率降低,但是会严重影响羊的正常产生、正常休息,使羊群生长发育不良,身体逐渐消瘦,如果继发感染多种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会加重病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养殖户在发展羊养殖中如果没有做好科学管理,饲料中存在杂质或者饲料坚硬,造成羊口腔出现损伤,给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发生流行后如果不能做好针对有效的诊断,易造成病原的扩散蔓延,带来严重损失。该文主要论述羊口疮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