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患羊口唇等皮薄部位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羊只患病后由于口唇部的病变,采食饮水疼痛,常表现饮、食欲的减退甚至废绝,常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羊群中幼羊易感染且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大.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当水冷草枯,营养条件跟不上时,常常导致此病发生,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羊只均可感染,其中以1~6月龄羔羊最易感染,偶尔也感染成年羊只,病死率较高.本病传染性极强,常呈群发性,羊群中一旦有羊只感染,甚至有少部分成年羊只被感染,就会导致全群发病,病程一般为2~3周,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
羊口疮病会引起病羊口腔黏膜溃烂、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发生脱水和营养缺乏症状,严重影响羊只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如果处理和治疗不当,还会引起死亡现象。所以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并且发现羔羊感染口疮病后积极进行妥善治疗,尽量减少本病给羊群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患羊口唇等皮薄部位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羊只患病后由于口唇部的病变,采食饮水疼痛,常表现饮、食欲的减退甚至废绝,常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羊群中幼羊易感染且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大。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当水冷草枯,营养条件跟不上时,常常导致此病发生,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羊只均可感染,其中以1-6月龄羔羊最易感染,偶尔也感染成年羊只,病死率较高。本病传染性极强,常呈群发性,羊群中一旦有羊只感染,  相似文献   

4.
羊口疮是羊的急性疾病之一,对羊群危害极大,同时可引发其他动物的感染,常给养殖业造成极大损失,必须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羊口疮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羊口疮病是一种羊群传染性疾病,是受病毒感染引起的羊鼻子、舌头、乳腺生水泡现象,在发病之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就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疫情,严重损害了羊群的健康。同时,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羊口疮病在发病之后还会导致羊群口腔疼痛、进食困难,诱发一系列疾病。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羊群健康成长,需要相关人员强化对羊口疮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羊常见传染性脓疱病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羊口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其他的羊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会对羊的身体健康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当前养殖户也十分重视对于该疾病的防治,基于此,本文对羊常见传染性脓疱病的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蒋建 《当代畜牧》2014,(20):46-47
羊口疮是由于羊口疮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致死率不高,但是传播速度快,容易引发羊群的感染,是当前影响山羊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本文对于羊口疮的发病症状以及流行特征进行探讨,提出治疗羊口疮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称羊口疮,是通过接触进行传播的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传播速度很快,致死率可达1%-15%,严重影响羊的健康状态,治愈后的羊发育不良,给养羊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1病原特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该病毒对高热和消毒剂都比较敏感,但是在普通的环境条件中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该病毒处于羊毛、羊舍等位置能够存活长达6个月,在牧场中能够存活2个月。2流行情况该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秋季发生,羊群不分品种和年龄,几乎都可以感染患病。主要的发病群体是3-6月龄的羊羔,而且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所以该病一般都是以群发的状态流行,大多数病羊会发生死亡;而成年羊在生产中感染本病的情况比较少,所以成年羊群中发病大多是呈散发的形式进行传播。病毒主要是通过羊只体表擦伤的皮损部位而侵入机体。如果饲养场内出现病羊或者是引入感染羊只,或者是存在病羊使用过的器具,都会增加健康羊群感染的机会。3患病表现该病的潜伏期7d左右,最长可达15d之久。根据患病羊只感染的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正羊口疮病的病原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口疮病毒。3~6月龄的羔羊是该病最易感的群体,通常会呈现群发的趋势流行,但是如果成年羊发生感染后一般是呈现散发的趋势,此外,猫和人也同样是口疮病的易感群体。羊口疮病在全年的任何季节都有发病的可能性,只是在春秋季节相对发病的比较多。因为口疮病毒的抵抗力非常强,所以一旦羊群感染发病,在之后的连续几年内该羊群都会继续出现口疮病的感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山羊、绵羊均可发生,也可感染人和猫。患病羊只以口腔黏病膜、唇部、面部、腿部及乳房部的皮肤形成红斑、丘疹、脓疱、水疱、溃疡,最后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一般情况下,羊口疮病死亡率不高,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极强,短时间内,感染率可达50%~100%,给养羊业造成的损失巨大。本文探讨了羊口疮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等,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羊口疮是由于羊的口疮病毒发生感染所导致,传播性极强,也就是俗称的羊传染性脓疱病,不仅只是在牲畜中进行传播,还会造成人的疾病感染因此必须及时做好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本文将主要围绕着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常情况下,羊腹泻疾病与小肠病变具有一定关联,当小肠无法正常吸收、消化内容物时,内容物会逐渐变质、腐败,加上外界因素或病菌的刺激,导致羊只产生应激反应,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腹泻问题.此外,除了病菌引起羊腹泻疾病,寄生虫感染也会导致羊只腹泻.对此,本文分析了羊腹泻疾病的几类病因、诊断详情,同时提出了羊腹泻疾病的综合防...  相似文献   

13.
羊口疮病又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的特点,虽然造成的死亡率降低,但是会严重影响羊的正常产生、正常休息,使羊群生长发育不良,身体逐渐消瘦,如果继发感染多种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会加重病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养殖户在发展羊养殖中如果没有做好科学管理,饲料中存在杂质或者饲料坚硬,造成羊口腔出现损伤,给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发生流行后如果不能做好针对有效的诊断,易造成病原的扩散蔓延,带来严重损失。该文主要论述羊口疮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羊口疮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或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及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羊只感染该病后常在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表现出病症,而且该病感染羊只后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给养羊业的发展造成阻碍。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羊肉无论是营养成分、味道等方面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在养羊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疫病的影响,羊口疮病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羊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为羊口疮。在发病初期,山羊、绵羊等患病羊群的皮肤上会出现腐化或者是脓疮等现象,饮食数量骤减。轻度会导致发育缓慢,严重的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放牧羊群在春季和秋冬季节经常会发生寄生虫病,对羊只健康有着较大影响,需要根据寄生虫的具体类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以免出现大面积流行的情况.蜱虫、螨虫和羊虱等是较为常见的体表寄生虫,感染不同寄生虫后羊只的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会根据病羊的临床症状进行确诊,采用药浴或者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羊口疮疾病又称作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口炎,属于人畜共患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反刍动物均可感染,需尽早诊断、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基于此,本文从羊口疮疾病的症状入手,分析如何诊断羊口疮疾病,阐述羊口疮疾病的治疗措施,加强对羊口疮疾病的管控,规避其引发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羊只在饲养过程中,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各种疾病,极大的增加了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如果疾病的防治不够及时到位,将有可能造成羊群大量感染疾病,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养殖也的发展.本次研究将通过对羊只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探讨,为羊群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羊肝片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的蠕虫疾病,也是十分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之一。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羊肝脏、胆管内部引起羊出现慢性和急性肝炎以及胆管炎,同时还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严重的营养不良。健康羊群被寄生虫侵染之后,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出现症状后整个羊群感染已经严重,常常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黑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对羊群的致死率极高。同时本病不仅会交叉传染给其他牲畜,也会导致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本文分析了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并对本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