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提升。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更是世界上极为少见的河口湿地系统。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河口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具备极为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特征。但随着我国近年来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增加,黄河三角洲湿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亟待进行有效修复。鉴于此,探究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管理的相关内容,以期加快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宁夏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内容已不适应当前湿地保护管理和恢复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于宁夏湿地保护现状,剖析宁夏湿地面临的严重威胁,深入分析目前宁夏湿地保护立法状况,提出修订《条例》的建议,以期解决困扰宁夏湿地保护的管理体制问题,科学合理规划湿地保护区,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前期实地调研提出桂林会仙生态湿地概念规划设计,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为目的,将会仙文化融入设计中,规划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服务管理区4个功能分区,营造一个有地域特色、自然生态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湿地保护又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境内有湿地8204.53hm2,对会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去保护。结合实际,分析会泽县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并从建立保护区、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提高居民湿地保护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建设自然保护区,提升自然保护的成效,探索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区资源的路径。利用文献收集和调研的方法,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和有效评估了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路径,探讨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问题,提出加强管理、投入资金、加强法制建设等对策,将这些对策应用到实际的建设工作中,不仅加强保护了该生态自然保护区中濒临动植物,平衡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景观,保护了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还有效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是一种以湿地为主要载体的公园形式,其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它可以容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等各种功能为一体。但无论其形式和功能怎样变化,总是以湿地资源为依托,围绕着湿地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我国对于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升。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调节生态环境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甘孜州湿地面积广、湿地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多样性高,在长江上游水域安全及中下游生态经济建设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但近年来,甘孜州湿地破坏程度加剧、资金与科研投入力度较小、湿地保护区建设还不完全等导致湿地沙化、退化等现象明显,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锐减,直接威胁着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流域的下游地区水资源安全。结合调研资料及文献,对甘孜州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进行综述,就其湿地保护的措施和相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进而为高原农牧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河道作为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的重要承载面吸引着大量的游憩活动。河道中原有的湿地环境因其便利的水源,丰富的生物资源,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通过设立湿地公园或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湿地,改善高速城市化中的生态环境质量,又能发挥湿地的经济效益。然而,我国目前在大规模的河道湿地建设过程中,常采用简单的筑坝,种植植物设计,忽略了修复生态系统。将针对鸟类栖息地,统筹考虑生态修复与休闲活动,提出河道湿地公园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陶琳 《花卉》2017,(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实践中普遍认同的一项原则就是整体性保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则是该原则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探讨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将国内外文化生态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将国内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路与做法当作参照,讨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持续性,为辽宁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柳林受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为害严重,严重威胁黄河三角洲天然柳林安全和景观质量。为揭示星天牛在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发生规律,保护天然柳林的安全,对星天牛发生情况进行了多点多次调查,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多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分析三门峡市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特点和问题。该湿地公园规划体现了保护和利用的统一,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于一体,并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但也存在技术与资金基础、重点保护区、水域及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作为典型的滨海湿地,其植被具有多样性.在简要介绍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盐生植物生境类型及植物种类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植物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饲用价值和工业、副业原料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对其拥有的重要生态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作为全球重要的湿地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洞庭湖的湿地资源面积出现减少的趋势,突发性灾害时有发生。本文阐述了洞庭湖湿地区域的各类自然资源,分析了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了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为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特别是将保护区保护管理提到政治高度和重要生态区位进行保护,保护工作重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本文以山西南方红豆杉省级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情况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本保护区保护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区管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包头市区生态环境,针对赛罕塔拉生态园区面临的问题,探讨保护、修复湿地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对生态园区的实地考察,探讨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湿地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赵先华 《花卉》2020,(18):283-284
当前生态系统保护受到全球关注,综合整治湿地,开始加强对湿地保护措施的实施,从环境学角度进行大量的研究,诸多学者和管理者将做好湿地生态的保护视为重点课题。本文对湿地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应用展开分析,探讨湿地保护的重点技术要点,从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现状的目标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中通过生态湿地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设计和应用,让生态更加宜居,推动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更加重视。湿地属于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因为以往人们盲目发展经济,置生态环境于不顾,导致我国湿地受到大面积污染,给生态系统平衡以及我们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对其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评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其中,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是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基础。在我国湿地公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杭州大江东江海湿地规划为例,着重从湿地生态水系的构建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两方面探讨湿地公园的保护策略,并提出建构新型的圈层保护模式,以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及合理地进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截止2012年,鄱阳湖区共建立了22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鄱阳湖区12个县,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总面积为2555.5km2。鄱阳湖区保护区网络建设较为完善,但仍存在着很多保护管理问题,如保护力量欠缺、保护区管理难以协调统一、破坏湿地、布设天网、盗猎野生动物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网络的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甘州区湿地资源的概况及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对科学保护湿地、建设生态甘州提出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