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脱脂豆粕的利用率,试验选用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组合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抗氧化肽,以加酶量(E/S)、温度、p H及时间为自变量,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各因素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提取大豆抗氧化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E/S)5%、温度58℃、p H 10及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大豆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9.94%,与预测值90.69%的相对误差小。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肝素加工废水为原料,利用水解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及水解-风味复合酶提取肠膜肽,以水解度表征其反应程度。研究表明,风味-水解复合酶组效果最优,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值5.0、酶总浓度3%、风味蛋白酶:水解蛋白酶为1:1、酶解时间2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17.45%。  相似文献   

3.
建立并优化以雄蚕蛾蛋白粉为原料酶解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技术,有助于研发具有功能活性的雄蚕蛾保健产品。首先以雄蚕蛾蛋白的水解度和肽得率为考核目标,对酶解工艺中的酶解液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种类及其配比、料液质量浓度及酶用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 H、温度、时间、料液质量浓度等4个因素的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并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数据做回归分析,验证试验结果提示建立的雄蚕蛾蛋白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对实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性。最终确定以Alcalase蛋白酶和丹尼斯克碱性蛋白酶对雄蚕蛾蛋白粉进行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 H 9.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30 min,料液质量浓度70 g/L。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雄蚕蛾蛋白粉的水解度为27.32%,肽得率为50.43%,酶解效率综合值为40.47%。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生产大豆虾粉肽的适宜蛋白酶及酶解条件,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水解度为检测指标,按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逐一分别对3种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适宜酶解条件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酶解体系中的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均显著影响3种蛋白酶对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酶解效果.在3种蛋白酶中,酸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其次是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差.酸性蛋白酶水解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适宜条件为:酶浓度为2000 U/g,底物浓度为9%,pH值3.5,酶解时间为3.5 h,温度50℃.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酶解法提取米糠蛋白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以脱脂米糠为原料,使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提取米糠蛋白,研究了不同水解时间、液料比、p H值、温度、加酶总量、加酶比例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料比为4∶1、加酶总量为0.75%、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用量之比为2∶1时,经碱性蛋白酶在p H值为10、温度为45℃的条件下水解3 h,再用中性蛋白酶在p H值为6.5、温度为45℃条件下水解1 h,米糠蛋白的提取率最高可达84.63%。说明由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低温脱脂豆粕,经65%乙醇变性处理后,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制备大豆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p H、底物质量分数、酶用量(E/S)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酶解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60℃,底物质量分数7%,酶用量(E/S)5 300 U/g,p H 9.5,此条件下,蛋白水解度达最大,为21.54%。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法进行脱盐浓缩,又分别用改进的亚油酸-硫氰酸钾方法和邻苯三酚法对产品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方法的脱盐率为95.12%,大豆肽清除自由基能力的顺序和抗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棕榈粕的营养价值,本试验利用正交结合熵权TOPSIS法对甘露聚糖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水解棕榈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棕榈粕为原料,还原糖、三氯乙酸可溶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了复合酶的组成和各酶的最适浓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获得料水比、复合酶酶解时间、酶解pH值以及酶解温度的最适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结合熵权TOPSIS方法获得最佳酶解条件。结果:复合酶组成和含量分别为酸性蛋白酶250 U/g、甘露聚糖酶45 U/g、纤维素酶160 U/g;各因素最适条件为料水比1∶3、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37℃;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水比1∶2、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结论:复合酶在料水比1∶2、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条件下水解棕榈粕,反应后还原糖含量达到65.29 mg/g,酸溶蛋白含量达到3.86%,粗纤维降解至8.58%。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豆粕短肽含量,有效促进其吸收利用,试验通过对豆粕蛋白氮溶指数(NSI)的研究选择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 H值11,酶量4 m L,温度50℃,酶解3 h;风味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 H值7.0,酶量2.5 g,温度55℃,酶解2 h。经二次酶解后,豆粕蛋白在p H值为7时其三氯乙酸氮溶指数(TCA-NSI)可由原来的8.3%增加到72.3%,短肽含量增加近10倍。说明经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降解后将大大提高豆粕蛋白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人工养殖鲟鱼鱼皮制备蛋白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波  户业丽  吕中  唐晨  蓝泽桥 《饲料工业》2007,28(22):24-27
研究对比了3种蛋白酶水解鲟鱼鱼皮的效果,单酶水解选择胃蛋白酶为水解的最适酶种,双酶水解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复合酶类型为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条件为温度37℃和50℃、酶用量3000U/g、分别在最适pH值2.5和6.0下共水解6h、固液比1:3,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4.58%;经过酸浸预处理后水解液基本无腥苦味,经真空冷冻干燥可制得纯度98.75%的蛋白粉。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双酶法制备饲料级小麦低聚肽。试验对比了食品级与饲料级蛋白酶水解谷朊粉的多肽含量,筛选出最佳的复合酶种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并测定可溶性小肽含量。结果显示,酶解工艺条件为谷朊粉添加量12%、pH值7.0、中性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各添加3%、水解5 h。在此条件下,可溶性小肽含量84.3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重均分子量为764 Da,分子量小于1 000 Da的小麦低聚肽占比87.19%。研究表明,使用饲料级蛋白酶酶解谷朊粉,小麦低聚肽含量显著提高,并降低成本,具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酶解螺旋藻藻胆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工艺,从新鲜螺旋藻藻泥中提取藻胆蛋白作为原料,使用中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OH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底物浓度、酶与底物比、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酶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底物浓度15 g/L,酶与底物比2%,温度45℃,p H值7.0,酶解4 h;在该条件下,·OH清除率为61.89%。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复合酶辅助乙醇浸提积雪草中积雪草苷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研究了酶解时间、复合酶用量、酶解p H值及酶解温度对积雪草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9 min、复合酶用量2.6 mg/g、酶解p H值5.0、酶解温度44℃。在该条件下,积雪草苷得率达到5.25 mg/g,与理论预测值(5.23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说明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猪血为原料,利用风味蛋白酶水解猪血中的蛋白,以水解率为指标,得到酶解血液的最佳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酶添加量、pH值、温度和水解时间对猪血蛋白水解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水解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5 g/mL、pH值6、水解温度50℃、酶浓度12 000 U/g蛋白、水解时间7 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为40.42%。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选用碱性微生物蛋白酶,研究得出酶解法制备大豆肽的最佳工艺参数:豆粕预处理条件为90℃水浴加热10min,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5%(W/V)、加酶量5万单位/g蛋白质、温度50℃、pH值10、酶解时间5.5h。蛋白质水解率达到25%,平均肽链长度为4.0。制得大豆肽粗蛋白质含量66.83%(DM)。并对制得大豆肽和原料豆粕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黄粉醇溶蛋白为原料,选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玉米黄粉抗氧化肽,以加酶量(E/S)、p H、温度和时间作为研究对象,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Box-Behnken进行3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是加酶量(E/S)为8.00%,p H为9.30,温度为52℃,酶解时间为4 h,在这个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83.06%。  相似文献   

16.
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主要研究利用复合酶提取松针粉的有效成分挥发油,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复合酶提取中草药方法,为推广应用复合酶法在提取中草药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三部分,即常规蒸馏提取试验、单因子试验、多因子试验.其中单因子试验从酶解温度、酶解作用时间、pH、加酶量4个因素考察酶解对松针粉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多因子试验采用4因素(pH、酶解温度、酶解作用时间、加酶量)三水平做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的最佳反应条件.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反应条件是: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6h,加酶量为4%.最后对加酶和未加酶组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有效成分挥发油比常规的提取量高出37.9%,两种方法差异极显著,有效地证明了复合酶可以加大松针粉有效成分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17.
酶解鲟鱼鱼鳍制备蛋白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比研究3种蛋白酶水解鲟鱼鱼鳍的效果。结果表明:单酶水解选择胃蛋白酶为水解的最适酶种,双酶水解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复合酶种为胃蛋白酶加木瓜蛋白酶,水解条件为温度37℃和50℃、酶用量3000U/g、分别在最适pH2.5与pH6.5下水解6h、料比1∶2,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7.17%;经过酸浸预处理后水解液基本无腥苦味,经真空冷冻干燥可制得纯度83.65%的蛋白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5种蛋白酶的试验比较,确定了碱性蛋白酶作为乳蛋白的水解工具酶。并探讨了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酶解温度50℃,pH值10.0,底物浓度10%,酶与底物浓度比5%,酶解时间为150min。水解液的苦味可通过活性炭的吸附除去。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抗菌活性较好的肽粉乳基料,以新鲜牛乳为原料提取酪蛋白,以酪蛋白酶解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从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中筛选出一种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酶水解牛乳酪蛋白优化水解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其酶解物对3种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优化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5h、加酶量4500U/g、pH5.5、底物质量浓度6g/100mL;牛乳酪蛋白酶解物及初级肽粉乳基料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罗非鱼鱼皮为原料,经酸碱处理后,加热熬制得到胶原蛋白,再用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研究pH、温度和酶添加量对罗非鱼鱼皮酶解消化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枯草杆菌复合酶法提取鱼皮多肽饲料添加剂工艺。结果表明:枯草杆菌复合酶法提取鱼皮多肽饲料添加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pH7.64、温度50.30℃、加酶量1.55%,在此操作条件下,多肽的提取率最高,为14.63%。此提取工艺参数优良,稳定性强,可以为鱼皮多肽饲料添加剂的研发与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