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纵观当前国内外造纸基地林发展趋势,论述了浙江建设造纸基地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林、纸生产的共同要求提出了造纸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栽培区划和相应的营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竹材造纸的历史及现状概况用竹材作为造纸原料,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竹子造纸的国家,尤以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最为突出。现在我国南方一些农村还沿用古老的土法造纸,生产一些迷信用纸、鞭炮纸及卫生纸等。桐梓县的仙人山脚下陶坝的一个村,有家庭式的土法造纸三十余间。此外,松坎、福关、茅石、娄山等地也有竹子造纸的土纸厂。随着历史的前进,工业发展,现代化的机器抄纸,大生产完全取代了古  相似文献   

3.
金艳春 《林业科技》2003,28(4):38-38,42
简要分析了我国造纸原料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介绍了竹材纤雏的制浆造纸性能和竹材造纸的优势所在,指出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利用竹材造纸是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造纸污泥和造纸白泥为代表的造纸固废物是制浆造纸工业的副产物, 将其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文中在分析制浆造纸固废物的种类和组成特点的基础上, 综述以造纸污泥和造纸白泥为代表的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未来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戴明 《贵州林业科技》1989,17(3):111-114
(一)竹类植物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和我们科学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古代的竹简开始,以后又发明了造纸,由手工造纸又逐渐进步到机器造纸(1891年)。在各个历史阶段,几乎是科学技术文化每前进一步,竹类的制浆造纸技术也向前发展一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利用竹类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的手段,在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悠久,而且有相当基础。到目前我国机制纸虽然发展很快,由解放时(1949年)10.8万吨,近年来增长到540万吨左右,但在竹类的集中产区仍然存在不少的手工造纸作坊,这些手工作坊生产的品种很多,  相似文献   

6.
由于造纸原料不足,我国纸张供需矛盾日趋尖锐.近年国家每年用外汇七、八亿美元进口纸浆、纸板,但人均消费水平还不及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当前造纸木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造纸工业受到严重制约,急需探寻大力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努力调整原料结构,给台开发利用造纸纤维原料的途径.一、努力调整原料结构逐步增加木材比重 现代造纸工业的兴起,造纸原料开始转向以木材为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林农产品年鉴》统计,目前全世界95%以上的纸浆是以木材生产的,造纸用材已占工业用材的25%,瑞典、芬兰已达50%左右.而我国1986年木浆仅占总浆量的21%,四川省1937年造纸材约占全省商品用材的8%左右,按浆产量计算仅占12.74%.木材纤维含量高,有良好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具有其他纤维无可比拟的优良特性,故木村造纸已成为世界现代化造纸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1 造纸材装车 大部分机动的机器和原木装车方法也适用于短材的装车,带有抓具的关节式液压起重臂和叉举式装载拖拉机都广泛应用在所有的生产造纸村地区。造纸材抓具和原木抓具相比,具有更多的叉尖和更宽的进插齿(为了抓住未捆紧的原木捆),而且常是动力驱动。由于它相似于蛤壳式推土机的铲斗,也叫做夹钳。造纸材装卸的专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桂中地区竹子资源概况以及造纸原料竹材的资源与利用现状.采用GM(2,1)动态模型和特尔斐法对区域内杂竹材资源与消耗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桂中地区造纸竹材资源丰富,年生产鲜竹能力达130万t以上,而实际年生产量仅25.8万t,供求比例是4.8∶ 1,资源积压严重;造纸竹材资源仍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到2010年前后,区域内造纸竹材资源仍可满足造纸业需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竹类制浆造纸的历史和现状,并通过比较分析论述毛竹的制浆造纸适宜性,认为毛竹是较好的制浆造纸原料;通过讨论、分析目前竹浆造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毛竹材制浆造纸工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重点分析云南造纸资源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造纸木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意见。认为,必须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搞好纸材基地建设,坚持优材优用和综合利用,逐步实现造纸原料基地化。  相似文献   

11.
竹材切片机的设计(350001)福建社会科学院姚权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竹材资源,这是一种环境适应力强、生长迅速、每年都可间伐的自然资源.许多研究表明,竹子的纤维较长,纤维的长宽比也较高,是一种很好的、能满足造纸生产要求的原材料。可是,我国利用竹材造纸的...  相似文献   

12.
废水污染负荷与造纸原料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了某大型造纸公司近一年的有关生产技术数据,首次建立了表达废纸原料种类、用量和废水污染负荷关系的多元线性方程,揭示了废水污染负荷与原料废纸用量、种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原料废纸用量趋于极大值时,单位质量以国产废纸的污染负荷为100%,欧洲废纸产生的污染负荷是国产废纸的92%,美国废纸是国产废纸的71%,日本废纸和木浆是国产废纸的11%,这为制浆造纸污染预测预报方法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梁山 《中国林业》2010,(7):58-58
造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目前,中国的造纸业已经跻身于世界造纸生产和消费大国之林,跃居世界第二位。笔者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伴着中国由林业大国向林业强国的过渡,以及纸业消费市场的拓展,未来制浆造纸业将是开发潜力大、增长空间大、社会需求大、经济效益大的支柱型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4.
杨树造纸林施肥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年生杨树造纸试验林施肥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杨树造纸林压绿肥没能明显地促进林木的生长,也没有明显地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施化肥(尿素)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并能提高林分的产量,但经济效益呈负增长,建议各地杨树生产单位不要盲目施肥。  相似文献   

15.
竹材造纸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纸制品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不断深化,造纸行业产品需求与原料供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造纸原料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介绍了竹材纤维的制浆造纸性能,分析了竹材造纸的优势所在,指出了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利用竹材造纸是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慈竹,黄竹纸浆竹林的培育及造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我们自1983年以来,在宜宾县定向培育的以慈竹、黄竹为主的5万亩造纸竹林基地及造纸实践,阐述了三方面内容:一、初步提出了慈竹、黄竹造纸林营造、低改培育技术措施;二、对基地竹林采伐、制材、集运、贮存等的探讨;三、慈竹、黄竹制浆造纸应用研究。五万亩基地竹林,自1989年开始供材,在今后16年内共向厂方提供35万吨竹材,平均每年供材2.2万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木材,推动了造纸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造纸盘子小,企业规模也小,是名副其实的"小造纸".加之结构调整缓慢,国际竞争力很弱,造纸行业的生产与社会消费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不仅总量供给短缺,产品结构性矛盾也很尖锐,尤其是纸浆,中国原来的造纸原料以草浆、苇浆等非木浆为主,其后果是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且难以生产出高档纸.  相似文献   

18.
本项试验是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进行的。经过10年的努力,将470公顷北京杨幼林改建成造纸速生丰产林,取得了投入产出比为1:8.5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育技术措施。为我省半干旱地区现有扬树林改建为造纸丰产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竹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发展竹材制浆造纸产业,对于缓解木浆原料短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竹浆的理化性能分析,竹材是较好的造纸原料,竹材的纤维形态及化学组成表现出较好的制浆性能,仅次于针叶木,接近于阔叶木。从竹材应用于竹浆造纸的角度,综述了竹材的物理化学性能、现行的竹浆造纸工艺、竹浆造纸设备,并就竹浆造纸的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提出了个性化观点,以期为探索绿色、低碳、环保的竹资源利用新途径,为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竹产品提供借鉴,从而促进中国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四川省造纸原料紧张,特别是木纤维原料严重不足,使四川造纸工业发展受到制约。历史上依靠甘孜、阿坝、凉山原始林区的冷杉、云杉原木造纸,由于可采资源日趋枯竭、国拨造纸材逐年削减,调整造纸原料结构已成必然趋势。笔者认为,除大力培育速生丰产、短期轮伐、优质的造纸工业原料林外,目前应把着眼点放在四川广大次生林区,这里广泛分布着马尾松、杉木、国外松等,且多处于幼、中龄时期,急待开展抚育间伐。充分利用这些小径材制浆造纸,是缓解四川造纸木纤维原料短缺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