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淇淋  谢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77-20978,20985
酚酸类物质是导致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物质。酚酸类物质的自毒作用影响植物的膜系统、光合作用、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内源激素等,对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针对酚酸类物质的来源,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的研究状况,以及如何减轻酚酸类物质连作障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作用机理及化感物质的自毒作用等角度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指出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进而提出减弱或消除自毒作用的技术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韭菜连作自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韭菜连作障碍机理,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生物试验研究了韭菜连作自毒效应.结果表明,韭菜连作导致韭菜产量严重下降,随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韭菜出苗率降低,不同连作年限间出苗率呈现显著差异;生物学检测证明,韭菜植株不同部位均存在自毒物质,自毒液添加量增大时自毒效应增加,其中韭菜根浸提液对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度和发芽势抑制效应最大,根腐液对发芽率和胚根长度抑制效应仅低于根浸提液,说明韭菜的自毒物质存在于整个植株中,但在根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浅论酚酸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连作障碍的原因是复杂而综合的,它的发生不仅同土壤传染性病害和土壤理化性状劣变有关,也同根系分泌物和残茬分解物等引起的自毒作用有关。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已被鉴定出对植物产生自毒作用,并对根际微生物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酚酸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酚酸类物质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今后在酚酸类物质及根际微生态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研究酚酸物质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为防治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并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酚酸物质及其化感作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阐述了化感作用 (Allelopathy)的涵义 ,具有化感化用的酚酸物质的来源 ,酚酸物质化感作用的可能机制 ,并从连作障碍的角度分析了酚酸物质在连作障碍中的自毒作用 ,提出了减轻化感物质毒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归不同发育期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漳县当归为材料,模拟雨水淋溶途径,研究了当归不同发育期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当归具有自毒作用,且不同发育期自毒效应不同,其强弱程度为:营养期>幼苗期>繁殖期>成熟期;地上部自毒效应强于根部;各发育期自毒效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因此认为,自毒作用是造成当归连作障碍的因素之一,雨水淋溶是自毒物质释放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草莓根系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羟基苯甲酸是导致草莓连作障碍的自毒物质,快速降解连作土壤中积累的对羟基苯甲酸,有利于有效控制连作草莓根部病害的发生。本研究筛选出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菌株B3512,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B3512在48 h内的对羟基苯甲酸降解率达95.7%。在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基质中接种B3512,能通过降解对羟基苯甲酸,增强根系活力、降低根系细胞膜渗透性,明显提高组培苗根长、单株叶面积、株高和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说明菌株B3512能有效缓解对羟基苯甲酸的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蔬菜连作障碍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从土壤有害微生物积累、土壤理化性质劣化、蔬菜作物本身的自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蔬菜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减少盐分积累等7个主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连作障碍的危害、形成机制及消减策略,明确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土壤理化性质劣化、土传病虫害加剧和化感自毒作用,是由地黄-土壤-微生物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连作障碍,综述了选用抗连作优质品种、强还原土壤灭菌、土壤淹水处理、添加食用菌菌渣、施加修复微生物菌剂等方法进行防控与缓解,以期为解决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连作对植物的危害及形成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连作对植物形态、生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从土壤病虫害、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自毒物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6个方面阐述了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指出了植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土壤养分4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并对今后植物连作障碍机理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减轻连作黄瓜自毒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黄瓜根系分泌物中的自毒化合物苯丙烯酸对连作黄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有机肥能减轻苯丙烯酸对连作黄瓜生长的抑制,促进黄瓜的生长,提高黄瓜根系脱氢酶活性、根系ATP酶活性,促进黄瓜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连作黄瓜土壤微生物活性,对减轻黄瓜由于自毒作用产生的连作障碍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毒作用是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粮食生产。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土传病害加重是枸杞园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但枸杞残体的自毒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目前仍不明确。为探讨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枸杞(Lycium barbarum L.)叶、茎、根等组织浸提液对枸杞幼苗生长的影响。浓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叶片浸提液的抑制效应高于根、老根皮及茎浸提液。向无枸杞种植历史的农田土壤中添加枸杞叶片干粉能够显著抑制枸杞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作用,证实了枸杞叶片具有自毒作用。联合UPLC-QTOF-MS和GC-TOF-MS技术对生长季末期枸杞叶片进行代谢组分析,共鉴定出有机酸112种、醇类41种、氨基酸37种、醛酮类28种和糖类48种。对其中24种有机酸及衍生物的分析发现,20种有机物能够不同程度抑制枸杞幼苗初生根生长。其中水杨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素在浓度低至10μmol/L时仍具显著抑制效应。UPLC结果进一步显示,长期连作导致枸杞园土壤香豆素、水杨酸、苯甲酸、阿魏酸和香豆酸积累。此外,土壤总酚酸含量也随种植年限增加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土...  相似文献   

13.
蔬菜连作障碍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蔬菜连作障碍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从土壤有害微生物积累、土壤理化性质劣化、蔬菜作物本身的自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蔬菜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减少盐分积累等7个主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烤烟种植中烟草连作障碍是影响烟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综述了烟草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即烟草化感自毒作用、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相互影响和土壤酶,总结了解决的基本途径,主要是烟草连作不超过3 a、采用不同种植模式促进烟草生长、利用生物多样性有效控制烟田病虫害和合理施肥减轻连作障碍,分析了烟田连作的缓解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及其今后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辣椒叶浸提液作为辣椒连作障碍的自毒物质,研究了辣椒叶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加入谷胱甘肽(GSH)后缓解叶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50 g.L-1叶浸提液处理后,2个品种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叶片长和宽的生长速率及叶片大小、复叶数的增加都比对照降低,根系活力也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外施GSH能使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长和宽的生长速率、叶片大小及复叶数的增幅升高,植株根系活力也显著提高.研究表明,GSH对两品种辣椒幼苗的自毒作用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最佳缓解浓度为50 mg.L-1.  相似文献   

16.
植物化感自毒作用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化感作用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化感中自毒作用对作物连作的影响进行了阐释与介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土壤病虫害发生、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对化感及自毒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植物化感自毒作用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化感作用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化感中自毒作用对作物连作的影响进行了阐释与介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土壤病虫害发生、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对化感及自毒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化感作用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化感中自毒作用对作物连作的影响进行了阐释与介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土壤病虫害发生、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对化感及自毒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人参连作障碍原因及其防治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人参连作障碍的原因和防治途径,从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加重、土壤酸化及植物自毒作用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参连作障碍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20.
草莓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根系产生的自毒作用,苯甲酸是草莓连作障碍的主要自毒物质之一。为减少苯甲酸对草莓的危害,选用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逐步提高苯甲酸浓度,以期筛选出草莓根际中降解苯甲酸的细菌,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苯甲酸的降解能力。随后,对筛选出的有效降解菌与3株草莓根腐病菌进行拮抗试验,同时对其显微形态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与分子鉴定。筛选出的菌株L501对苯甲酸的降解率为87.5%,表明其能有效减轻苯甲酸的自毒作用,同时L501对草莓根腐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鉴定,菌株L50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解毒抗菌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