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县蚕病发生抬头,尤其是今年春蚕大面积暴发血液型脓病,发病面之广,损失之严重,为历史上罕见,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后顾之忧,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危害,以防重蹈覆辙,笔者对2006年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作了如下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蚕业》2017,(2):22-24
通过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东台市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预防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旨在减少蚕病发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蚕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于永霞 《广西蚕业》2005,42(2):49-50
近来,有许多蚕农来电反映:“养蚕最头疼的是每批五龄蚕都发生脓病,给蚕添食什么药都试过了,不管用”。现就这个问题做一下解答。蚕农说的脓病是指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广西蚕区经常发生的一种蚕病,养蚕户一旦发生这种病,非常难控制,往往出现批批蚕都发生脓病的现象。这里强调要控制住脓病蚕的发生,办法在于防而不是治疗。  相似文献   

4.
汤勤  俞蓉 《广西蚕业》2004,41(3):47-48
目前,农村普遍发生的蚕病,主要有病毒病、真菌病等传染性蚕病,其中僵病、血液型脓病的危害最大,其次是空头性软化病。春蚕期发病较轻,以白僵病、血液型脓病为主,中晚秋大蚕发病普遍,为害较重。病毒病大多在5龄第3~5天大批发病,僵病3龄  相似文献   

5.
从90年代中期以来 ,桐乡市所发生的桑蚕蚕病中 ,除非传染性疾病外 ,传染性疾病主要以血液型脓病为主 ,且危害面逐渐扩大 ,日益严重 ,尤其是2001年春期 ,发病面广 ,有的乡镇80 %以上的蚕种发病 ,损失较大 ,已成为广大蚕农的后顾之忧。为了有效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危害 ,以防成灾 ,本文特对我市近几年来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防治对策。1血液型脓病的发病趋势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 ,我市病毒性蚕病的发生主要以病毒性软化病为主 ,而到90年代中期开始 ,逐渐以血液型脓病为主 ,近几年 ,全市各乡镇在每期蚕种中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试论血液型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血液型脓病的防治刘凯(弋阳县蚕桑局)家委的血液型脏病又称核型多角体病,属亚急性传染病毒病。在我县乃至我省的各蚕区不同季节都有发生。特别是夏秋期,常因气候条件较差,尤以消毒不严、管理不善,容易造成蚕病暴发,减产减收。据调查,戈阳县血液型脓病损失占蚕...  相似文献   

7.
<正> 宁县是甘肃省重点蚕区之一,栽桑养蚕是部分农民的主要家庭副业。群众反映近几年蚕的孵化、眠起、上蔟不齐,蚕病多、产量低。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对1992年的蚕病发生情况做了一些调查。一、病毒病是影响1992年蚕茧产质量的主要因素病毒病是宁县养蚕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一类传染病,在夏秋蚕期发病更多,占全部蚕病的90%以上。目前宁县农村常见的病毒病有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秋蚕期血液型脓病尤为严重。这些病毒病一般都在五龄期第2~3日发生,迟的在上蔟前爆  相似文献   

8.
朱荣海 《蚕桑通报》2003,34(2):32-33
目前,随着蚕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广大蚕农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当前影响蚕茧单位产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能否控制蚕病的发生。但在加强消毒防病措施的基础上,仍难免有各类蚕病发生,其中尤以血液型脓病居首。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体会和对当前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认为桑叶叶质与发生血液型脓病有着密切关系,论述如下。我市六、七十年代蚕病的发生种类以空头性软化病为主,而到了八、九十年代则表现为血液型脓病为主。其主要原因,据笔者分析:一是六、七十年代生产是集体管理,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化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重粮轻桑,桑园施肥少,大批…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市养蚕布局的改变,蚕病的发生规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市每年饲养春蚕、夏蚕、早秋、中秋、晚秋五期,至90年代未至今只养春蚕、早晚秋蚕二期,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危害为主,现以血液型脓病、僵病和农药中毒等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我市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金凤 《蚕学通讯》2021,41(2):26-28
近年来,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感染引起的血液型脓病在原蚕饲育过程中时有发生,有的原蚕区因为发生家蚕血液型脓病直接影响到收茧量和制种量,个别原蚕饲养户甚至颗粒无收.为此,我们针对原蚕区的环境及饲养条件,实施了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贾亚洲 《北方蚕业》2004,25(2):39-40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蚕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源为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NPV,常潜藏在病蚕尸体,蚕沙,烂茧里,并能扩散污染到蚕具蔟具、大棚养蚕环境中,如果消毒防病技术不当,就可能造成血液型脓病的大量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2.
蚕农一般把“血液型肤病”称作“脓病”,把这种病蚕叫“脓蚕”,“肤病是农村养蚕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目前无药可治.一旦脓病蚕发生,其最终结局只能是死亡.因此,对待蚕的脓病,应该以预防为主.1、全面消毒.实验证明,无菌饲养条件下,蚕不会发生任何传染性疾病.因此,彻底、全面的消毒,是防“脓”的首要和根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蚕期一般桑叶叶质和气候条件较好,蚕病发生率低,产茧量高,丝质优良,和其它蚕期相比各方面条件都较优越.但如果消毒不严或遇春蚕期气候异常,也会出现蚕病危害.1995年我省普遍反映血液型脓病发生较多,特别是笔者所了解到的脓病在西昌地区、重庆地区春蚕期有相当比例的危害.今年春蚕饲养在即,应加强对血液型脓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金湖县蚕桑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虽然居全市第一、全省上游水平,蚕桑比较效益明显,但近两年蚕病的发生率有上升之势,特别是秋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面较大.2007年县蚕业部门针对该病联合开展了专项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在血液型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5.
1—4龄起蚕添食NPV后,用人工饲料无菌育进行个体隔离饲养,並对残存的蚕在低温处理前进行体表消毒,5龄起蚕时进行低温处理,调查5龄起蚕低温处理后血液型脓病的诱发与1—4龄添食NPV的关系,其结果是: 1—2龄起蚕添食NPV后,残存的蚕儿子5龄起蚕时即使进行低温处理,完全没有看到血液脓病的发生。 3龄起蚕添食NPV后,残存的蚕于5龄起蚕低温处理后,仅发生11.3%血液型脓病。 4龄起蚕添食NPV后,残存的蚕于5龄起蚕低温处理后,发生50%血液型脓病。  相似文献   

16.
脓病又称体腔型脏病,第1~5龄蚕儿都有发生,也有在上簇后大量发生.脓病蚕儿又称高节蚕,是病毒病.其病原体的研究较快.农家发生的不结茧蚕多数是脓病.1、病征发病初期和健康蚕区别:病蚕进入催眠期不就眠,沿着蚕匾四周爬动,皮肤紧张发亮,其后环节间膜变高,成为高节蚕,皮肤易破,不时从蚕匾掉下,流出乳白色浓汁.这种状态极易和健康蚕区别.这种脓病蚕的最明显病征是血液混浊,白血蚕呈乳白色,  相似文献   

17.
秋期家蚕血液型脓病流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几年湖州市区秋期蚕病的发生有加剧之势,并表现出3个显著特点:一是发病种类单一,多数为血液型脓病;二是发病时间早,据调查一般在2龄蚕期时已表现症状,4龄期就有少部分农户因发病而倒蚕;三是发病面广量大,如1998年全市血液型脓病发生面达90%以上,市属3区发病损失率在10%左右,有些严重乡发病损失率25%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近几年通过座谈会、走访农民、察看蚕室和桑园及查阅有关资料等多种方式,就秋期血液型脓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家蚕的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是当前为害生产的三种主要病毒病,在我国各蚕区都有发生,特别是夏秋更为严重。据对一些蚕区的典型调查,这三种病毒病的为害,占蚕病为害总损失的70—80%,使生产蒙受巨大损失。要有效地防治病毒病的为害,首先要认识和掌握其发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6,34(4):39-40
2004年射阳县饲养晚秋蚕47800盒,9月6日出库,9月17日收蚁一日孵化率在95%以上。1~2龄前期小蚕发育良好,整齐健壮,2龄后期部分养蚕户发生血液型脓病,3龄又发生一定数量的僵病,5龄后期至上蔟大量发生蚕病和不结茧蚕。据调查,全县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户损失70%以上,个别户甚至颗粒无收。对此蚕农反映强烈,有人认为蚕种质量存在问题。为了正确分析蚕发病的原因,10月19日中国蚕业研究所专家对病蚕进行了鉴定,其结果是:大部分为血液型脓病,少量蚕有微量化学因子积累性中毒症状,蚕发病及不结茧主要是由于消毒防病及饲养不善造成…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我区秋蚕期血液型脓病危害严重。蚕病发生的特点:一是发病面广;二是发病时间早,有的农户在2龄就发现血液型脓病,不仅在迟眠蚕中有病蚕,即使在大批蚕中也有蚕病发生;三是发病情况严重,损失较大。据对城区八里店镇调查,有3%农户的210张蚕种因暴发蚕病而颗粒无收;25%农户的1600张蚕种因发病严重,张产仅10~20kg;40%农户的2500张蚕种发病较轻,张产在25kg左右;只有30%左右的农户少量发病,张产在32kg以上。因血液型脓病危害,八里店镇饲养的6431张秋蚕,平均张产仅32.5kg,与去年同期比,平均张产减少3.4kg,损失蚕茧21.9t,估计全镇发病损失率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