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福建省三元区杂交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试验结果看,3个试验点(三个主栽杂交水稻组合)有2个表明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均会影响作物产量,1个试验点表明不施磷肥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有2个试验点表明不施氮肥与不施钾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说明氮肥与钾肥增产作用相差不大,在增产作用中氮肥〉钾肥〉磷肥。缺磷区和缺钾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测定值分析结果。与“福建省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分级标准无差异;缺氮区相对产量和碱解氮测定值分析结果.与“福建省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中土壤碱解氮分级标准有较大差异,因此,水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土壤碱解氮丰缺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肥料利用率分析结果。只有1个试验点氮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2个偏低;只有1个试验点磷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2个偏低;有2个试验点钾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1个偏低。因此,认为该试验区在近年来化肥年使用量普遍较高的状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较低,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介休市耕地通过1983年土壤普查,土壤养分状况是少氮、缺磷、钾有余,这个科学依据为指导合理施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投入氮、磷化肥激增,而一向靠土壤供给的钾素增加缓慢,入不敷出。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一般增产13%~17%,增施钾肥成为当前保持土地肥力作物持续增产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3414"实验设计,研究长春地区氮、磷、钾肥对田间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有一定幅度增产,增产率在0.92%~138.03%之间,其中,施氮肥增产率在1.09%~24.21%,施磷肥增产率在57.39%~135.86%,施钾肥增产率在20.44%~62.61%。缺磷、缺钾、缺氮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37.53%、54.69%、71.58%,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的丰缺状况依次为极缺、中等和丰富。根据肥料效应函数得出,氮(N)、磷(P205)和钾肥(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9.32 kg/hm~2、103.92 kg/hm~2和34.56 kg/hm~2。  相似文献   

4.
沿海水稻土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射阳县水稻土上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磷、钾最佳施肥处理下,施氮区产量显著高于无氮区产量;由于射阳县土壤缺磷,因此水稻产量都随施磷量的增多而提高;射阳县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因此在适量氮、磷施肥处理下,少量或是在当地最佳施钾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最高,该试验中缺素相对产量中缺磷和缺钾相对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分析和田间试验结果看,湖北省花生主产区土壤普遍缺氮,部分地区缺磷,大面积缺钾和硼。因此,在花生养分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测土施肥。在施氮时.注意肥料用量和时期,避免对花生结瘤固氮产生抑制作用,以充分发挥作物自身固氮优势。磷、钾应该在测定土壤有效含量的基础上,结合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施用.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0,(15)
正1摸清土壤养分现状1980年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布尔津县的土壤养分状况为缺氮、少磷、钾丰富。针对这一状况,布尔津县提出了增施氮肥、重施磷肥、不施钾肥的土壤改良方针。通过20年的努力,布尔津县土壤缺氮现象有所缓解,但磷、钾等元素依然普遍缺乏,加之部分地区常年种植大豆、玉米、油葵等喜钾作物,造成土壤缺钾现象严重,其他微量元素,如有效钼、有效锌、有效硼等也极为缺乏。  相似文献   

7.
高产夏玉米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9种元素肥料对夏玉米产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产玉米田各肥料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为7.0%~19.2%,施用氮肥增产12.4%,施用磷肥增产5.0%,其他元素肥料增产幅度为-1.9%~4.8%。施用氮、磷和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植株养分积累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3.60、6.80和20.40 mg/L,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9.18%、7.99%和13.68%。氮、磷和钾肥的当季回收率分别为12.28%、4.93%和17.56%。综合产量、土壤有效养分和养分积累等方面,氮是高产玉米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钾和磷。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对缺钾红壤性水稻土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缺钾水稻土的生态效应。【方法】采取盆栽方式对长期缺施钾肥水稻土进行了三年半施肥试验。施肥处理为氮、磷、钾平衡施肥同时结合施用适量的与水稻营养密切相关的硅、钾、有机肥。【结果】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能使水稻健康生长,显著提高了养分利用率和水稻产量,水稻增产幅度达27.7%(NPK处理)至51.5%(NPKSi处理)。水稻健康生长又促使其根系分泌物量增大,泌氧增多,稻田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活度、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及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其中MBC增幅达33.9%(NPK处理)至47.3%(NPKSi处理),从而强化了微生物生态系统的供肥能力,增强了稻田生态系统功能。而长期过量施用钾肥(NPhK)虽提高了土壤钾含量,但相对不施钾肥处理(NP)水稻增产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非正常生长,稻田生态系统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各处理比较,NPKSi处理生态效应最佳,以下依次是NPKM、NPhKM和NPK。NPhK对稻田生态系统产生负效应。【结论】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是改善缺钾水稻土质量的有效措施,其中在平衡施用无机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硅肥或有机肥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1.因土施用。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40毫克时,土壤处于极缺钾状态,钾素已成为作物增产的限制因素,应优先施用,无论什么作物,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40-80毫克时,土壤处于缺钾状态,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也很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80毫克时,除一些喜钾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应少施或不施。2.因作物施用。在土壤缺钾状况一样的情况下,钾肥应优先用在喜钾的作物上,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甘蔗、甜菜、西瓜、果树、棉花、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盐栽经验、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甘肃省河东地区主要耕作土攘中的钾素状况和钾肥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河东地区四种耕作土壤中黄僵土,大黑土,黑垆土钾素供应潜力属高水平,而黄绵土属中上水平。2.钾素在不同土壤粒级中的分布以物理性粘粒含量最高。几类土壤均随<0.01 mm 的物理性粘粒含量增加,其供钾容量增大。3.黑垆土上施用钾不论单施或配合氮磷肥施用都有增产效果,而黄僵土上单施无效,配合氮、磷肥时有增产效果,这可能和该土壤氮,磷养分不足有关。4.通过黄绵土和黑垆土小麦幼苗吸钾模拟试验看出,黄绵土不施肥时土壤释放钾量很低,作物吸钾量也很少,施肥后能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效钾含量和对作物的供钾量,所以在黄绵土上种植高产和喜钾作物时,应重视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1.
一.把握施肥量与施肥期 1.施肥量根据水稻对养分需要量、土壤养分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养分含量和利用率全面考虑.水稻对土壤的依赖程度和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土壤肥力越高供给养分的比例越大.水稻士普遍缺氮,大部分缺磷,部分缺钾.为了充分发挥施化肥的增产效应,不仅要氮、磷,钾配合施用,还应测士配方施肥.我国稻区当季化肥利用率大致范围是:氮肥30%~60%、磷肥10%~25%、钾肥40%~70%.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高产喜钾作物,小区试验在缺钾土壤上,在磷氮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后,产量大幅度增加,亩施有效钾6Kg,平均增产259.5Kg,达1倍以上。只施氮磷肥,产量低,且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反而降低,说明合理和平衡施肥才能高产稳产。1989年在冕宁示范5500亩,经过对三块田验收,在亩施4公斤有效钾,平均增产232.3Kg,达1倍以上。试验示范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基施钾肥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需钾肥较多的作物,只有氮、磷、钾的均衡供给才能确保棉花生长发育协调,稳产高产.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舞钢市棉区推行"稳氮增磷"施肥技术,基本不施钾肥,加之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使土壤中的钾素消耗加快,出现氮、磷基本稳定或稍升,钾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供给棉花吸收的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导致病害加重,出现大面积早衰,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信阳市公路绿化带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土壤样品缺乏有机质和氮,大部分缺磷,而钾素肥力较高。因此,在养分管理上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适当提高有机肥、氮肥用量,增施磷肥,少施或不施钾肥,并兼顾中量、微量元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钾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一,植物施用钾肥,不但能增加产量,而且能增强作物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抗倒伏和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提高作物品质。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氮、磷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富蕴县的土壤养分状况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过去的缺氮、少磷、钾有余演变为缺氮、少磷、钾不足,耕地缺钾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的因素,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兵团农田土壤的钾素养分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加强兵团农田土壤养分的管理以提高农田钾素养分的产出效率提出建议.[方法]利用兵团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的农田土壤钾素养分变化和20年来的农田钾素养分的投入状况的资料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结果]阐述了兵团农田土壤钾素含量降低及施钾增产的原因,认为兵团农田土壤钾素含量虽有降低的趋势,但是与全国相比仍属于极高水平,过多的和不合理的钾肥投入不仅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还会造成钾素养分产出效率的降低.[结论]兵团农田钾肥的施用要有选择性,钾肥应该优先施用在喜钾作物和沙性缺钾的土壤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苕子养分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苕子养分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钾肥的大多数处理对苕子的养分含量及累积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施磷肥的大多数处理对苕子作物的养分含量及累积量差异显著。在生产实践中,在钾背景值较高的土壤中,应少施氮肥增施磷肥来促进对氮素、钾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常规施钾和平衡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穗长、千粒重、产量和秸秆全钾含量,并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平衡施钾能增加水稻产量,有效增加水稻籽粒全氮、秸秆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由此可见,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以平衡施肥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宁夏自流灌区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说明土壤养分丰缺指标随着土壤属性的变化而不同。在基于正态统计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自流灌区主要粮食作物土壤丰缺指标,明确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丰富、中等和缺乏的含量范围。依据土壤氮素养分特性,提出氮素推荐施肥技术为目标产量平衡系数法,并对小麦套种玉米和水稻不同目标产量的施氮量进行了推荐。根据农田土壤磷、钾养分含量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磷、钾肥在土壤中的累积效应等特性确定采用土壤丰缺指标法推荐磷、钾肥施用量,并在丰缺指标试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推算出不同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推荐施磷量和施钾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位方法研究连年施用钾肥对草甸土土壤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红兴隆草甸土钾素含量较高,施钾对大豆和小麦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不大,施钾肥结合秸秆还田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钾肥利用率有积极作用,施钾肥和秸秆还田明显缓解土壤耕层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下降,对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