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蟹塘水草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就蟹塘水草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蟹塘水草长势较差1.主要原因①蟹塘缺肥或水质过肥。蟹塘缺肥一般发生在河蟹养殖前期,水温较低,加之蟹塘投放了大量的螺蛳,水质清瘦,特别是新开蟹塘与清淤后的蟹塘,熟土层浅、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水质过肥,降低了池水透明度,影响水草光合作用,造成水草  相似文献   

2.
1996年我们在蒋庵乡渔场进行了幼蟹直接养成商品蟹的养殖。放养及收获情况见表。放养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养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养殖实践中,我们认为必须主要抓住以下四个问题,一丝不苟,常抓不懈,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彻底清塘,在池四周多点投饲,促进蟹成活率的提高。养蟹塘于4月9日干塘,干塘后立即用生石灰10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药塘,亩用生石灰153.84/k斤。量大质好的生石灰,彻底地杀灭了池塘中的有害生物和细菌等病原体,同时又为池中增添了大量的钙肥。4月15日注入经过过滤的清新河水1米深左右,到幼蟹入塘时,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一龄蟹种培育效果,将人工繁殖的河蟹苗投投放池塘内的网箱中,一级培育至Ⅲ期幼蟹,再转投于原塘中散养,二级培育成一龄蟹种,试验中,蟹苗至Ⅲ期幼蟹成活率达51.22%,Ⅲ期幼蟹养成蟹种出塘率为37.3%,蟹苗至一龄蟹种的总回捕率达19.1%。  相似文献   

4.
蟹塘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饲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并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良好的养殖模式。据初步测算,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1/15公顷蟹塘套养20尾鳜鱼,收入可增加3004350元。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蟹业的高速发展,天然蟹种越来越少,近几年,已接近枯竭,蟹种的来源多靠人工培育而得。进入冬季、人工培育的蟹种只有进行并塘越冬,加强管理,才能确保成活率及回捕率不会降低。蟹种的并塘及管理,是养蟹户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为蟹种并塘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水草不同种植模式对蟹塘水质及产量的影响,在河蟹放养密度相同的情况下,以单一伊乐藻、伊乐藻和轮叶黑藻1∶1、伊乐藻和轮叶黑藻7∶3这3种栽植模式进行种草养蟹试验,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蟹塘水质的变化规律,并对河蟹产量、出塘规格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采用伊乐藻和轮叶黑藻1∶1的种植模式,河蟹的平均出塘规格最大,大规格蟹(雌蟹≥150 g、雄蟹≥200 g)的比例最高,虽然成活率和产量略有下降,但单位面积净利润最高。结果表明,按恰当的比例种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比单一种植伊乐藻更能抵御极端高温天气,降低养殖风险,同时有助于提高河蟹的出塘规格和大规格蟹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正>2021-2022年,在泗阳县三庄镇刘立文家庭农场的大力支持下,笔者对如何实现河蟹养殖高质量发展、提高河蟹养殖产品质量、增加养殖综合效益进行了探索。泗阳县三庄镇刘立文家庭农场共有河蟹养殖池塘11口,面积6公顷。池塘靠近大运河二干一分渠,自流进排水,池塘条件较好。2022年,成蟹塘河蟹平均产量176千克/亩,  相似文献   

8.
方长明  马福建 《水产养殖》2009,30(12):25-26
商品蟹的养殖过程最主要的是池塘环境的创造与维护过程,蟹塘中拥有丰富的水草及螺蛳资源,保护蟹塘水质的高溶氧及稳定性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肥水,下面就近年来本地区蟹塘肥水作一些归纳。  相似文献   

9.
快到丰收起捕螃蟹的时令,张师傅E1日夜夜目不转睛地守候着他那百十亩蟹塘,就是担心有偷盗高手光顾。有一天,他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蟹塘一角被盗贼偷走几十公斤大闸蟹。老张第二天晚上再次巡塘时,小偷终于被他逮住。经过蟹池现场盘问,偷盗者指着简单的作案工具与诱饵,“竹筒子倒豆”般说出了作案的手段,居然是以鳝血为饵,诱惑螃蟹,趁机偷盗,  相似文献   

10.
河蟹的增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讲 蟹种培育  对大眼幼体进行为期 5~ 8个月的饲养 ,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 2 0~ 30 d,蟹苗蜕壳 3~ 5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1万~ 2万只 ,称为早期幼 (豆、仔 )蟹培育。再饲养 30~ 4 5d,仔蟹蜕壳 6~ 7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2 0 0 0~ 4 0 0 0只 ,称为后期豆蟹培育。这两者都是蟹种培育中的一个阶段。豆蟹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次年 3~ 4月 ,大部分长至规格为每公斤 1 0 0~ 4 0 0只时才称为蟹种 ,也称扣蟹。蟹种培育从蟹苗下塘开始 ,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蟹苗放养前的蟹塘准备、蟹塘清整、水质培育、防逃设…  相似文献   

11.
薛美  范丽萍 《水产科学》1998,17(6):21-22
测定了3种鱼类杀虫药物对龄中华绒螯蟹的毒性。结果表明,强效杀虫灵在鱼蟹混养塘中可以使用,灭虫精和硫酸铜可使蟹急性中毒和蜕壳后死亡,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2.
论防蟹病     
我们从事鱼、鳖、虾、蟹的病害防治工作已 20多年。最近分析了近两年门诊病历,在我们诊治的 1483病例中,蟹病就有 1349例,占 91%,可见蟹病比较突出。因此,在养蟹生产中,应把蟹病的预防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与诸多养蟹户接触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搞好河蟹防病就必须解决防病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方法不当的问题。   一、提高防病认识   目前不少养蟹户有三种模糊认识。一是发现塘内有死蟹才觉塘内有病;二是认为塘内少量死蟹是正常现象;三是认为能翻身有精神的蟹就没病。河蟹从病灶形成到死亡有个过程,有病不等于死蟹,…  相似文献   

13.
河蟹人工育苗,仔幼蟹培育,成蟹养殖已在我国南北方兴起,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地处淮河流域的淮南市有优越的河蟹养殖自然条件。但由于长江蟹苗资源衰退,幼蟹紧缺,造成河蟹人工养殖的苗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我市从1994年起采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土地内进行仔幼蟹培育尝试,经4年的不断努力改进,幼压成活率由开始时的5%提高到20%,现将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探讨。1开蟹培育1.l池塘改造选择三口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电通、路通的池塘,面积分别为2亩,l亩,l亩,其中1亩为对照塘。将另1亩塘在其内侧…  相似文献   

14.
1庭院生态渔业 在房前屋后的空隙地开挖池塘,面积几十至几百平方米,塘中养鱼、虾、蟹、蛙等,塘上搭棚架种瓜果,塘边建圈舍饲养畜禽,畜禽粪便及其残饵养鱼,鱼粪肥塘,塘底淤泥作为瓜果菜的优质有机肥料,形成一个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15.
<正>蟹塘种稻模式是利用生态互惠共生原理,通过修建蟹塘工程设施,在蟹塘种植特种高秆稻品种,集成河蟹养殖和水稻栽培技术,从而实现河蟹、稻谷双丰收的一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利于养殖池塘生态修复、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综合效益。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积极对蟹塘  相似文献   

16.
<正>河蟹多级轮养是类似于成鱼轮捕轮放的一种养殖方式,从仔蟹→幼蟹→蟹种→成蟹连续养殖,适时起捕,综合效益显著。高淳砖墙项目渔场卞峰在面积为10×667 m~2的蟹塘进行池塘河蟹多级轮养,2017年9月初在蟹池中插苗规格为500只/kg的豆苗4 kg/667 m~2,2018年2月底选放规格为140只/kg的蟹种800只/667 m~2,2018年成蟹产量212.5 kg/667 m~2,效益8 850元/667 m~2。现将其养殖情况总结如下。1蟹塘养殖条件及方法1.1蟹塘条件蟹塘面积为10×667 m~2,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塘底平坦,东低西高,淤泥深度为15 cm,进排水  相似文献   

17.
利用蟹种池进行大规格成蟹养殖,因池塘浅、存塘蟹种规格差异大、密度控制难、养殖生产迟和水草难以种植等原因,其结果往往是河蟹发病率高、出地规格小、经济效益低、经常亏本等。为搞好生产,经过实践总结,现将蟹种池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介绍如下:一、暂养池的准备蟹种捕捞出售时,选择1~2个边角塘作为暂养池,面积约为蟹种地的15%,在将蟹种出售后清除池底淤泥。外塘池埂如果过低则必须加高到1.2m以上。在暂养池四周围上塑料薄膜或钙塑板,防止蟹种池在进行幼蟹捕捞时发生河蟹逃逸。将池水加注到蟹种培育时的水位线以上,2天后待穴居的小蟹洞口掘…  相似文献   

18.
怎样提高塘养商品蟹出口质量出口河蟹的质量要求是:壳青肚白、体肥健壮、蟹黄充实、蟹体完整、规格整齐,活动力强,个体重100克以上。为使塘养商品蟹达到上述要求,特别是后期养殖管理上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适时换水,制好水质,每次换水约1/3。八月后换水不...  相似文献   

19.
1999~2000年间,分别进行了扣蟹和商品蟹的大批量运输试验。结果表明,高寒地区扣蟹在春、秋两季均可运输,而且运输成活率很高。商品蟹的运输成活与温度、体质及出塘暂养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0.
某养殖户承包养殖水面7hm2,投放V期幼蟹14万只,抱卵青虾17.5kg,银鲫夏花40万尾,鲢鱼种250kg。8月1日发现河蟹零星死亡,每天见数的100余只,青虾死亡较多,持续近10天,虽采取加水、换水措施,河蟹仍在继续死亡。笔者8月10日到塘口诊断,目检河蟹个体大的已达65g,平均个体40g左右,蟹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将死的蟹无力,捉在手中呈颤抖状,死蟹多在岸边及水草处。青虾死在整塘中,已腐烂,少数呈红色。蟹壳无任何附着物,镜检体表及体内无寄生虫。用网具抄捕青虾,来捕到,说明塘中青虾已所剩无几。据养殖户介绍,该塘1997年初已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