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标记性状的两系杂交棉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带红叶指示性状的两系杂交棉的遗传分析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红叶对绿叶呈不完全显性,杂种后代出现1(红叶):2(浅红叶)∶1(绿叶)的分离比例。利用红叶指示性状的棉花自交系与棉花雌雄异熟系配制两系杂交棉,在苗期,可根据棉花子叶颜色鉴别真假杂种,提高杂种纯度,还可以利用杂种F2代分离的表现型,进行杂种F2代的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利用芽黄和鸡脚叶作为指示性状应用于杂种优势上,利用免去雄制种方法,不仅可简化制种程序,而且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制种工效。  相似文献   

3.
新型棉花杂交制种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棉制种技术是一大难关。日前,杂交种的生产仍然是以人工制种为主,生产成本很高,成为棉花杂交种大面积利用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尽管在三系配套,指示性状的利用和正反交制种等简化制种程序方面取  相似文献   

4.
七个芽黄材料的利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棉芽黄是一种可遗传的突变性状,一般受一对隐性基因(vv)控制。大多数纯合芽黄突变体在苗期就明显表达出来,子叶或真叶呈不同程度的黄色。它是一种优良的指示性状,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已逐渐被棉花育种工作者重视。本文通过对起源于我国和美国的7个芽黄品种(系)的产量、品  相似文献   

5.
具有两种标记性状的棉花自交系王玉岭,王忠义,赵敬霞,王静河北省石家庄农科院050041为进一步提高棉花杂种优势的效应,选育基因型纯合程度高的亲本并加以指示性状的利用,是一条克服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低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回交转育、自交纯合,选育出了具有l...  相似文献   

6.
生产杂交棉花种子的途径,有人工制种、三系法、两系法、化学杀雄、指示性状的利用及昆虫传粉。杂交棉种子的生产需要一个简便高效的制种方法,而这些方法各有所长,又各有其不完善之处。目前以采用人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大面积生产上确定当家品种,加速良种繁育,1978年以来,在研究棉花良种指示性状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棉花区域试验进行了预测预报,以便掌握其性状及发展动向。三年来预测结果,基本上与区试总结  相似文献   

8.
相关分析表明,春小麦经济产量性状耐缺磷程度和对加磷反应敏感性与成熟期性状呈高度正相关,而与中期性状呈中低度正相关,与含磷量则不相关;与供磷下各性状除了穗粒数和穗粒重外,均不相关。缺磷下磷利用效率除与含磷量高度负相关、与吸磷量中度负相关外,与其它形态性状均无相关性。成熟期性状可作为经济产量耐缺磷程度和对加磷反应敏感性的指标性状;用苗期或前期性状则不可靠;但中期干物重和根系性状可指示吸磷能力大小;供磷下性状表现也不能用来表征春小麦品种(系)的产量耐缺磷能力和对加磷反应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棉花属、种间杂交真假杂种问题,目前从理论和方法上还有不少争议,也未得到较理想的解决。为了创造育种的中间材料,探索异属花粉诱变的途径,我们利用红叶陆地棉的红叶是不完全显性的指示性状,进行了棉花屑、种间授粉,从而诱变出了分离复  相似文献   

10.
梁满中  肖杰华 《作物研究》1998,12(1):25-26,31
将带红叶指示性状的棉花自交系9506与雌雄异熟系异9和异9-3测交配制两系杂交棉,对其F1,F2的遗传分析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红叶对绿叶呈不安全显性,杂种后代出现1(红叶):2(浅红叶):1(绿叶)的分离比例。在苗期可根据棉花子叶颜色鉴别真假杂种,提高杂种纯度,还可以利用杂种后代分离的表现型,进行杂种F2代的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遗传显性假说原理,利用无腺体为隐性基因作为指示性状,在海陆杂种优势利用中,使杂种1代的有腺体显性基因得到表现,从而在幼苗期通过间苗和定苗,拔出假杂种。据试验,海陆杂种优势比陆地棉品种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即使不去雄,只于开花时把海岛棉花粉涂在陆地棉柱头上,其子一代亦能明显地表现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自交系“3529”的种子经快中子及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DES)等联合处理后,其后代中出现了幼苗黄化突变体,自交纯化得到幼苗黄化突变株系T_1。遗传研究表明,这种幼苗黄化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性状易于转育,可作为指示性状用于油莱杂交种种子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3.
抗虫不育系杂交种——中棉所54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棉所54是以用带有标记性状的抗虫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抗虫品系为父本配置而成的杂交种。适合于昆虫辅助传粉制种,在制种期间不需去雄,不需喷施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完全满足昆虫传粉杂交制种的要求。此外,还可以利用指示性状在苗期区别真假杂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2000年配制杂交种组合,2004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2005年提前一年进入生产试验。2006年获得基因安全评价证书[农基安证字(2006)第304号]。  相似文献   

14.
棉花不去雄授粉制种中赤霉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虎 《中国棉花》2009,36(8):30-30
棉花人工去雄制种费工费时、成本高,不育系制种亲本选配受到一定限制,而利用指示性状(标志基因)不去雄直接授粉制种,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制种程序繁杂、高产亲本组合难的问题。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株形态和器官发育,特别是赤霉素(GA3)能够显著刺激作物生长和器官伸长,常被用来解决水稻制种的包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QTL定位是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来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油棕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发育性状等重要的农艺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利用QTL定位是对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加快油棕育种进程。综述油棕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阐述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100个杂交粳稻组合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对参试材料的米质粒型性状与其它米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并利用与粒型性状灰色关联度大的性状构建了基于粒型性状的选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与粒型所有性状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碱消值与直链淀粉含量与部分粒形性状呈极显著相关。回归预测模型构建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等4个米质性状的粒型回归模型的F值达到极显著水平,为有效的回归模型,可以利用粒型对糙米率、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性状进行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7.
顾宏辉 《作物研究》2000,14(4):44-46
综述了甘蓝油菜无花瓣性状的遗传、形态生理、产量生理及其利用的研究动态,提出油菜无花瓣性状的其它利用价值。对该性状今后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形态标记不仅在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纯度鉴定时作为指示性状,而且与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相关。综述了近年在油菜叶色、叶面蜡粉、叶型、矮秆、花色、种子颜色和多室等7个标记性状上的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发现往往有多个基因通过同一代谢途径或不同代谢途径控制同一性状,异源四倍体的油菜、芥菜控制性状的基因数目一般是其祖先亲本种白菜、甘蓝的2倍,在相同的染色体或同源区段能找到同源基因。这些研究成果既为更多性状的基因定位克隆提供了借鉴,也为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创制具有特殊标记性状的新种质提供了可选择的靶标位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两年实验数据对166个河南大豆栽培品种的7个花器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进行典型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旨在揭示花器性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大豆育种产量水平突破提供深层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花器性状间相关性显著,部分花器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显著.其中,萼片、沟槽、花瓣外露对百粒重和单株总粒重的影响较大.逐步回归表明,萼片长度、花瓣外露和花柱长度对柱头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R型团子分析,对45个珍珠豆型花生品种11个性状进行分类,结果依次分成单株荚果生产力、植株高矮、分枝数三个性状群。在育种实践中对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进行产量选择时,按性状群依次进行,简化了对综合性状优良基因的鉴别,提高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