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氟中毒的诊治孟庆龄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学系氟中毒是由于家畜长期饮用含氟较高的水或长期采食含氟的牧草而导致氟在畜体内累积.最终出现中毒症状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轻者可引起羊牙齿和骨骼的病变;重者出现波状齿和锐齿导致齿槽脓肿,病羊采食咀嚼困难消瘦而死。...  相似文献   

2.
氟是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对机体牙齿和骨骼的钙化、神经兴奋性的传导和酶系统的代谢等均有促进作用。但过量的氟以各种途径进入动物体后,会对骨骼、牙齿、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导致氟中毒。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常见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相似文献   

3.
对海晏县银滩乡三角城村、三联村 1 3 2户牧民的马、牛、羊进行了抽样调查 ,并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为依据 ,对家畜中发生的以牙齿变形 ,对称性齿斑、采由质脱落、牙齿磨灭不齐、采食困难、消瘦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为慢性氟中毒。  相似文献   

4.
1临床症状 动物氟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以慢性中毒最为常见。动物急性氟中毒一般在食入中毒物半小时左右出现症状,猪常表现流涎、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瞳孔散大。多数家畜感觉过敏,出现不断咀嚼动作,严重时搐搦和虚脱,在数小时内死亡。有时动物粪便中带有血液和粘液。慢性氟中毒呈地方流行性,放牧家畜发病率最高。牛、羊对氟最敏感,特别是奶牛,其次是马,猪较少发病。各种家畜的症状基本相同,幼畜在哺乳期内一般不表现症状,断奶后放牧3~6个月即可出现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被毛粗乱,牙齿和骨骼的损伤,随年龄的增长日趋严重,出现未老先衰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威信县的肉品市场检疫中,我们注意到该县部分猪肉尸牙齿失去乳白色光泽,出现斑釉齿,与氟斑牙很相似,考虑到该县居民普遍发生地氟病这一情况,有必要查明氟中毒对动物的影响.据肉市场检查的825头猪肉尸中,斑釉齿的检出率为89.8%.  相似文献   

6.
犊牛氟中毒     
氟污染饲料导致奶牛氟中毒已早有报道,但犊牛牙齿氟中毒和奶牛产乳量急骤下降的报道还是第一次。氟中毒母牛所产犊牛可发生先天性氟中毒,主要表现为:釉质呈褐色、发育不全,骨骼有褐色斑点,软骨细胞分化严重受阻,成骨细胞萎缩,骨细胞减少,骨髓细胞萎缩,骨髓脂肪浆液性衰退,以及严重的生长停滞。本文报道了氟中毒母牛所产犊牛的先天性氟中毒  相似文献   

7.
20只6月龄当地山羊在工业氟重污染区放牧122上月,旨在研究在缺乏营养情况下,氟对牙基质发育的影响。取严重氟变的第一切齿,脱钙后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对照组健康羊牙齿基质的釉质部分结构致密,本质部分呈现良好的网状结构,而严重氟中毒牙齿的釉质部分致密性较差,有的出现严重的孔洞性损伤,从釉质外表面通过釉质进入本质区,牙本质的网状结构明显断裂扣内务 。  相似文献   

8.
许多学者已了解并记述了家畜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氟中毒的表现形式。本研究目的是,对羊氟中毒的严重性并非针对一个器官作为评价标准,而是从症状学的表现开始评价的。作者在排放含氟流出物的工业区进行考查,在两年期间连续检查了2,000只奶绵羊,被检的衰退牙齿表现出特有的化学与形态学上的改变。将所查的衰退牙齿与长骨的外生骨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高氟低蛋白对牙齿发育的影响 ,阐明牙齿过度磨损的机理 ,应用扫描电镜对第一、二切齿脱钙前的矿化及脱钙后的基质结构作了观察。结果表明 ,脱钙前对照组牙本质小管纵向排列整齐 ,走向一致 ;中毒组第一切齿牙本质小管纵向排列不齐 ,走向紊乱。脱钙后 ,对照组牙齿胶元纤维排列整齐致密 ,而中毒组胶元纤维排列较疏松 ;对照组横断面牙本质小管分布均匀 ,管径大小一致 ,管型规则 ,管壁与管间质密度一致 ;而中毒组小管口径不一 ,管型不规则。结论 :高氟低蛋白营养首先影响牙基质的发育 ,进一步影响矿化 ,从而使牙齿整体发育不良 ,过度磨损。  相似文献   

10.
1牛无乳氟中毒。氟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通过饲料或饮水连续摄入过量氟化物,会引起氟中毒。牛对氟最敏感,氟中毒早期会引起牙齿损伤,中毒牛牙齿在形态、大小、颜色和结构方面都发生改变,切齿磨损、不齐,出现黄褐色条纹,并形成凹痕。牛氟中毒后破坏甲状腺、甲状旁腺及乳腺等,泌乳期的牛中毒后出现乳汁分泌持续降低,直至停乳。乳房水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水肿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实验性维生素A中毒雏鸡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1)当饲料中VA的含量为正常需要量的3334倍,即添加5001500IU/kg的VA时,饲喂3d后雏鸡就表现中毒症状,并出现死亡,9d后日死亡率高达14%,23d后全部死亡。(2)当饲料中添加VA含量为正常需要量的1001倍,即添加1501500IU/kg时,饲喂16d后雏鸡表现中毒症状,18d后出现死亡日最高死亡率4%,总死亡率48%,52%的雏鸡可以耐受而不表现中毒症状,停喂高含量VA饲料16d后,雏鸡发病与死亡停止生长状况好转,(3)雏鸡VA中毒表现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开始雏鸡表现精神不振,消瘦,体轻,步态不稳,羽毛松乱,打盹等症状,后来发展到羽毛易掉,闭眼,眼睑结痂,烂眼边、角膜混浊,不采食,不饮水,垂头静卧,两胫跖关节着地,有的有歪头,头颈弯曲等症状。(4)雏鸡VA中毒的主要病变为:全身羽毛脱落,皮肤上皮角化,如麸皮样易掉,眼皮肿胀,角膜混浊,眼睑结痂,口角皮肤增厚,坏死,肝、脾、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胸腺出血,法氏囊水肿样,胸骨变形、呈“S”形弯曲,骨脆软,易折,脑水肿。  相似文献   

12.
氟作为畜禽日粮中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畜禽骨骼、牙齿的形成以及钙磷代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畜禽饲料中不会出现氟缺乏现象;但在生产实践中,氟含量过高的现象却是多有发生,导致畜禽食后出现氟中毒,给养殖户造成损失。现将一起雏鹅氟中毒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氟作为畜禽日粮中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畜禽骨骼、牙齿的形成以及钙磷代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畜禽饲料中不会出现氟缺乏现象;但在生产实践中,氟含量过高的现象却是多有发生,导致畜禽食后出现氟中毒,给养殖户造成损失。现将一起雏鹅氟中毒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量  范红结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7):2160-2164
为研究不同剂量氟化钠对獭兔的影响,试验建立獭兔氟中毒模型并对獭兔血液、骨骼、肝脏、肾脏等器官氟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獭兔日龄(30±5) d,体重(1.1±0.2) kg,数量24只,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10 mg/(kg·d)氟化钠组)和试验Ⅱ组(20 mg/(kg·d)氟化钠组),试验共100 d。结果表明,试验第100天测定的骨骼和牙齿氟含量在各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且骨骼和牙齿的含氟量随时间和摄入氟剂量的增加而递增;肾脏和肝脏氟含量在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间血液氟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氟化钠作为氟化物来源可用来建立獭兔自然状态氟中毒症,骨骼和牙齿累积氟能力强,血液、肝脏和肾脏累积氟能力弱。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獭兔氟中毒及其防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氟中毒与氟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氟中霉的机理与症状1.1 氟中毒的机理 饲料中的氟畜禽能吸收80%左右,长期摄入过量的氟会导致慢性或急性氟中毒。适量的氟有助于钙、磷形成羟基磷灰石,使骨骼的强度增加,密度提高,保持牙齿健康,抑制牙齿表面酶和酶细菌代谢作用。过量的氟影响着蛋白质在组织器官中的沉积,阻止脂类物质的吸收及游离脂肪酸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时的再酯化作用。同时氟过量对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如氟抑制骨磷酸化酶,可导致体内钙代谢紊乱,钙的吸收和蓄积减慢,使骨骼钙化不良和脱钙。骨骼中正常代谢的钙与氟结合,使体内钙不断损失而造成骨质疏松,使动物发生跛行、瘫痪等症状。大  相似文献   

16.
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_(50))为10.2146 mg/L,对家蚕具有高毒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1000倍和2000倍液喷洒桑叶后,残毒期分别为9 d、7 d和3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洒桑叶后,有轻微的向上传导毒性。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静伏或侧倒、蚕体较软、体躯伸长等,毒性反应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县近几年来,随着社队以烧砖瓦为副业的发展,在一定地区内因遭受氟物质的污染而流行耕牛慢性氟中毒。本病主要以侵害牙齿和骨骼,发生釉斑齿(氟斑齿)和氟骨症为特征。我国很多地区也有此病流行,因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故又称地方性氟病。为了摸清发病规律,制订有效防治措施,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协作下,于1982年12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兹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氟是动物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适量的氟有利于骨骼、牙齿的生长,过量的氟则会引起机体慢性全身性中毒,主要影响骨骼、牙齿的正常生长,另外对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产生中毒影响。作者从氟中毒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出发,就过量氟化物对动物机体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氟中毒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放牧绵羊氟中毒试验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临床试验和对空气、牧草、绵羊齿、胚骨及内脏等氟化物含量的监测分析结果,确诊1996年以来在海北州同宝牧场7户牧民和海晏县银滩乡三角城村172户牧民的绵羊中发生的以牙齿变色、变形、脱落,无法采食牧草,最终导致消瘦死亡的疾病是由海北州铝厂排出的氟污染引起的慢性氟中毒所致。  相似文献   

20.
动物氟中毒是动物机体长期摄入过多氟所致的一种以牙齿和骨骼病变为主的全身性中毒性疾病。由于地质环境的局部高氟(地方性氟中毒),以及工业氟污染的加剧和含氟超标的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动物受氟毒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探讨氟中毒诊断的指标对于防治氟病的发生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