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现状我县甘薯栽培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建国初期栽培面积只有10余万亩,鲜薯单产不足500公斤;六七十年代甘薯面积扩大到20万亩左右,单产水平提高到1000公斤左右;到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县政府确立了开发利用甘薯资源的发展方向,甘薯面积直线上升,每年递增近万亩,90年代初达到30万亩,到本世纪初已达到34万亩,单产水平比建国初期翻了两番。2016年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卢龙县是中国甘薯之乡,甘薯是我县主栽作物,同时也是经济作物,具有适应性强,易栽培、好管理、种植效益高等特点。甘薯的生产加工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为提高甘薯单产,广大科技人员进行了积极探讨。实践证明,甘薯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突破性增产技术措施,一般可增产30%以上,鲜薯单产可提高到2500公斤以上。甘薯种植大县卢龙,每年覆膜栽培面积都在6万亩左右,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年的大面积试验示范,系统总结了徐薯27甘薯品种在丘陵旱地生态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在品种对比试验中,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单产鲜薯3 073 kg/亩,较对照徐薯18增产25%;在大面积示范推广中,0.67万hm2平均单产鲜薯2 876.6 kg/亩;在小面积高产攻关中,15亩最高单产鲜薯平均实现4 863.8 kg/亩,表现出良好的高产潜力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总结形成了丘陵旱作生态条件下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2015-2016年连续两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探讨了甘薯品种济薯26在丘陵旱地生产条件下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品种对比试验中鲜薯单产3 170 kg/亩,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第一位,较对照烟薯25增产29.1%;两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55万hm2,平均鲜著产量3 120.5 kg/亩,其中,2016年1 hm2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鲜薯单产5 629.1 kg/亩。并系统集成了丘陵旱作生态条件下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富顺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普及再生稻,24年来全县再生稻累计收获面积691.46万亩,新增稻谷85.57万t。其中:2009年全县再生稻收获面积40.16亩,单产165.0kg/亩,总产6.6万t,面积、单产、总产“三超”历史水平。“杂交中稻一再生稻”已成为我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目前,全县再生稻面积占全省再生稻面积1/10左右,  相似文献   

6.
平潭沿海耕地以沙质土壤和滨海盐土为主,作物布局主要为甘薯和花生。全县9.8万亩耕地,年早薯、套薯和晚薯合计种植面积达7.5万亩,成为全县农业种植业收入的一大支柱。甘薯单产的丰欠与栽培中的土壤管理和施肥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合理改良利用土壤和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是提高甘薯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甘薯自清咸丰年间引入卢龙县,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甘薯产业是目前卢龙县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2015年卢龙县甘薯种植面积1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3%,其中地膜覆盖栽培面积6万亩,亩产鲜薯2 000多公斤,亩产值达2 800元以上,总产值达到3.6亿元以上。但是由于甘薯连年重茬种植及盲目调引薯苗、薯种、薯干等,甘薯茎线虫病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发病田可减产30%  相似文献   

8.
宣威是马铃薯生产的较适宜区,也是云南马铃薯的主产区。种植小春马铃薯技术基本成熟,生产效益明显,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万亩发展到2005年8万亩,单产从2002年650kg发展到2005年970kg。除满足菜薯需求外,每年为秋薯种植提供种子5000t,  相似文献   

9.
近50年河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建国前,河南省小麦面积400万hm2左右,单产不足600 kg/hm2,20世纪50年代总产在400万t上下。50年代前期面积有了较快发展,最多曾达510万hm2(1955年),但由于病、虫、旱灾害频繁,单产始终徘徊在900kg/hm2以下,且面积不稳,一度不足400万hm2。60年代中期随着对农业的重视和生产条件的逐渐改善,总产达到450万t,70年代后,单产逐步上升,到1983年已突破3 000 kg/hm2,总产达1 456万t,面积恢复到430万hm2。90年代中后期,单产和总产均有较大发展,面积一度到480万hm2,单产达4 500 kg/hm2左右,总产达2 100万t左右,但由于连年丰收和…  相似文献   

10.
<正>卢龙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栽培作物以甘薯为主。甘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5万亩以上。食用鲜薯种植面积也在1万亩以上。近几年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及保健意识的提高,从农村到城市对鲜薯更加亲睐。鲜薯储藏,不但是市场需求,更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需要。在这方面,我县卢龙镇马台子、邵家峪等村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整套的鲜薯储藏技术。其中仅邵家峪村耕地面积1026亩、181户。栽植甘  相似文献   

11.
<正>甘薯是卢龙县的主栽粮食作物,占总耕地面积的24.4%,2012年卢龙县甘薯面积15万亩,鲜食甘薯面积达1万亩,平均亩产鲜薯2000kg,总产达3亿kg以上。品种有胜利百号、一窝红、卢选一号等,主要分布在卢龙镇、木井乡、双望镇一带。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抗旱稳产作物甘薯为主导产业,甘薯已由粮食作物转化为  相似文献   

12.
唐蕾 《河北农业》2011,(9):14-16
近几年,卢龙县甘薯栽种面积一直在16万亩左右,比2000年前后的38万亩减少一半,甘薯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甘薯茎线虫病危害严重、品种单一退化等,导致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收益下降,种植甘薯与玉米的比较效益已由1.5:1下降到1.2:1,针对卢龙县甘薯生产变化趋势,卢龙县农牧局提出了通过多品种多用途开发、努力提高单产、实现效...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花生是我县主要春播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单产350kg左右.1999年单产达到400kg.200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4.31万亩,平均单产仅175kg,较1999年亩减产225kg,减产56.3%,农民少收6000多万元,损失惨重.现将减产原因及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传统产业.宣威市确立了种植业以马铃薯、玉米、蔬菜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加于培植。一是三季种薯,周年上市。宣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探索出烤烟地套种秋薯,玉米地套薯,水田.季节性水淹地、水浇地冬季种薯的栽培模式,推行三季“串抱”种植.实现周年有鲜薯上市,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产量,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70万亩扩展到2005年的85万亩、2006年的100万亩,产量从2004年76万t提高到2005年的88万t、2006年的100万t;二是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加大赖氨酸含量达36%的宣黄单系列优质专用饲用玉米和薯块大、薯型好、市场热销的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的推广.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50万亩到2005年的68万亩、2006年的80万亩.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35万亩到2005年的40万亩、2006年的60万亩;三是扩大订单.实现产销衔接.  相似文献   

15.
宁夏马铃薯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以来,宁夏马铃薯产业按照《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种薯繁育、淀粉加工和鲜薯外销三者并举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克服各种困难,加大工作力度,使得马铃薯产业在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区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总产量346.32万t,平均亩产量1 332 kg,较上年度增加了127 kg/亩,增幅10.5%。其中商品薯种植面积247.52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95.2%,总产量3 246.50万t,平均亩产量1 311 kg,较上年度增产11.29%;种薯繁育面积12.48万亩,总产21.96万t,平均亩产量为1 760 kg,增产14%左右,一级种面积8万亩,平均亩产量1 800 kg,增产12%左右。另外,全区繁育原原种约1.261亿粒。  相似文献   

16.
甘薯和马铃薯是四川省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重要粮食作物。全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为15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全国甘薯总面积的16%,鲜薯总产量约1800万吨;全省马铃薯2006年种植面积已达950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我省甘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了鲁南地区甘薯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主要选择早熟甘薯品种龙薯9号,采用双膜种植或三膜种植2种保护地种植方式,通过鲜薯+薯苗生产销售模式和鲜薯单一生产销售模式2种生产方式,甘薯100~120 d可以获得经济效益8 000~10 000元/亩左右。采用甘薯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甘薯种植效益,有效的满足鲜薯周年供应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解决了5月份薯苗供应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11):26-27
1棉花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642万吨 2006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达到8060万亩左右,同比上升5.8%。今年棉花生长中后期.各棉区天气总体有利,棉农田间投入较足,棉花产量可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642万t,同比增长12.4%。一是棉花种植面积增长。西北内陆棉区为1973万亩,同比增加10.9%;黄河流域棉区3723万亩,同比增加8.2%;长江流域棉区2130万亩,同比增加6.8%。二是单产提高,由上年每亩75kg提高到79kg。  相似文献   

19.
甘薯和马铃薯是四川省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重要粮食作物.全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为15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全国甘薯总面积的16%,鲜薯总产量约1800万吨;全省马铃薯2006年种植面积已达950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  相似文献   

20.
<正> 山东省是我国甘薯主产省之一。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全省常年种植2500万亩左右,进入80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大部地区甘薯已不作主粮,种植有所减少。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200万亩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0%。近40年来,我省甘薯单产水平呈上升趋势,平均亩产由19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