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症状.红颈天牛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以幼虫在桃树枝干皮层下和木质部为害.初孵幼虫先在皮层纵横串食,多数于第2年蛀入木质部,渐深达主枝、主干中心,向下直至主干基部,有的蛀入地下根际部分.虫道不规则,每隔一段距离向外蛀咬一虫孔,从孔中排出红褐色锯末状虫粪,引起流胶.随着虫体变大,虫孔距离渐远.往往多头龄期不同的幼虫在同一处生存,但多在各自的虫道内活动,危害面积大,易造成主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2.
苹果小吉虫主要为害苹果、杏、桃等果树.近年来,该虫害在苹果产区部分幼园有所发生蔓延,造成部分果树枝干皮层干裂,甚至枝枯树死,严重影响了苹果树的正常生长与结果. 1 为害症状 以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危害,使木质部和韧皮部内外分离.随着幼虫的不断生长深入木质部,严重危害枝干的韧皮部和形成层,幼虫在皮层内回旋成椭圆形,虫道内充满...  相似文献   

3.
张莉 《西北园艺》2004,(4):27-27
幼虫在梨树枝干皮层纵横串食,被害组织颜色变深,蛀食的隧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和木屑。因输导组织遭到破坏,致使树势衰弱,树枝枯死,甚至全树死亡。  相似文献   

4.
1 主要虫害 1.1 红颈天牛 1)发生规律。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6~7月羽化为成虫,在枝干翘皮裂缝中产卵。初孵幼虫先在枝干皮下蛀食,虫孔排列不整齐。第2年,大龄幼虫深入到木质部蛀食,蛀成孔道,并从蛀孔向外排泄锯末样的红褐色虫粪。2)防治方法。小幼虫在皮下危害期间,发现虫粪应立即人工挖除;或向虫道内用针管注射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然后用泥封堵药杀。  相似文献   

5.
苹果小吉丁虫是新传入辽北地区的危险性苹果害虫,幼虫危害皮层,成虫取食树叶。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苹果被害枝干皮层下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串食皮层,造成皮层枯死、变黑、凹陷、流胶等症状,5~6月危害严重期,7月上中旬成虫盛发期。注重植物检疫,保护天敌和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减少农药施用,幼虫期枝干虫疤涂药治虫,把握成虫羽化盛期树上喷药杀灭成虫,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正>桑天牛是一种常见的枝干害虫,近两年在苹果园危害趋重,不但危害成龄树,也危害幼树。1)危害症状。以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蛀道内无粪屑,每隔一定距离向外咬一圆形通气排粪孔,被害枝干自上向下可见一串排粪孔,孔内无虫粪,孔外和地面上有红褐色虫粪。被害植株生长衰弱,枝条易风折,重者枯死。2)发生规律。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中越冬,经过两个冬天后,第3年6—7月羽化。7—8月成虫啃食树木嫩芽及新枝皮层补充营养。夜间活动。卵产在新枝上,多选直径10~15 mm枝条的中部或  相似文献   

7.
苹果小吉丁虫近年来在新疆新源县苹果园大面积发生,并侵染到野生苹果上,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造成果树树势衰弱,产量大幅下降,为害严重时皮层凹陷,甚至导致全株死亡。鉴于该虫的危害程度,新源县林业局森防站(笔者2004年赴新疆支援新源县果树生产)于2003年开始对该虫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昆明,黄蓝眼天牛是梨树的重要害虫,幼虫蛀食枝条木质部,并外出取食皮层,使受害树发育不良,重者枝干枯死。经1991—1993年观察研究,该虫在昆明两年发生1代,幼虫11月停止取食进入越冬,经两次越冬后化蛹,化蛹盛期4月中下旬;成虫5月中下旬盛发。成虫盛发时人工捕杀或喷洒化学农药;锤打产卵痕消灭卵和初孵幼虫;刺杀和熏杀幼虫等措施,均能有效地防治此虫。  相似文献   

9.
苹果小吉丁虫的发生与防治王以胜(江苏省丰县套楼乡林果站221700)苹果小吉丁虫为害苹果、海棠及山楂等果树,以幼虫在大树、幼树及苗木枝干皮层内蛀食,并逐渐蛀食形成层和少量木质部,造成枝干开裂枯死。在江苏省丰县观察,一般一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形成层蛀道...  相似文献   

10.
<正>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桃、杏、李、梅、樱桃等果树,是陕西甘泉县桃园主要害虫。其幼虫蛀食桃树枝干皮层和木质部,造成树干中空,皮层脱离,树势衰弱,严重时树体成片死亡。笔者在总结基层果农成功防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生产经验,介绍一下红颈天牛的综合防治技术。1生活习性与害状桃红颈天牛成虫除前胸、背为酱红色外,其余均为黑色。体长28~37 mm,雄虫较雌虫小。幼虫在枝干被害处越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蛀道中的蛹室内化蛹。成虫中午栖息于枝干处,卵散产于枝干粗皮内,在流胶病严重的枝干上产卵较多。  相似文献   

11.
<正>苹果串皮虫,又叫苹果窄吉丁、苹果金蛀甲、扁头哈虫、旋皮虫,属鞘翅目,吉丁科。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青海、河北、陕西、甘肃等地,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海棠、樱桃、李、桃、柳等。1为害特点幼虫于枝干皮层内和皮下纵横蛀食,虫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常从蛀道裂口流出红色或黄色汁液,俗称"流红油",被害部皮层枯死变黑褐色,重者皮层脱落而枯死。成虫食量很小,啃食叶片成不规则形缺刻。近年来该虫在北方部分果园发生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苹果透翅蛾(Conopia hector Butler)是苹果树主要枝干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吉林省各地果园为害严重,已构成当前果树生产的一大威胁。该虫在吉林省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的皮层下越冬。为害后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枝干枯死,被害处外表常有明显“虫疤”标志。生产上采用具有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加柴油等渗透剂涂抹“虫疤”,是一项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参加辽宁省科技扶贫活动中发现,苹果小吉丁虫、苹果透翅蛾两种蛀干害虫在辽西地区发生日趋严重,个别果园枝干受害率达到70%以上,面临毁园的威胁,且两种害虫的防治难度大,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根据其发生规律、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田间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的防治技术,供广大果农参考。1生活史及习性1.1苹果小吉丁虫在辽宁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枝干皮层(少数在木质部)的隧道内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在皮层下继续穿食为害。4、5月越冬幼虫长大,食量增加,是为害最严重的时期,每…  相似文献   

14.
金缘吉丁虫 ,又名串皮虫。其 2年发生 1代 ,5~ 6月成虫羽化 ,卵多产于枝干皮缝处 ,成虫有假死性 ;以不同龄期幼虫危害枝干皮层 ,被害树皮变黑 ;幼虫秋后蛀入木质部 ,于蛀道中越冬 ,翌年 3月化蛹。金缘吉丁虫成虫主要取食桃树叶片 ,危害较轻。幼虫往往与桃红颈天牛同时危害桃树  相似文献   

15.
方芳 《河北果树》2011,(6):13-14
1症状 1.1溃疡型主要发生在树干和大枝上,以结果树主枝与枝干分权处最多。病斑初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水渍状,逐渐组织松软,常有黄褐色汁液流出,以后皮层湿腐,有酒糟味。病皮易剥离,内部组织红褐色。  相似文献   

16.
1)发生规律.吉丁虫又称串皮虫、板头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在陕西洋县梨产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皮层内越冬,冬季剥开皮层可发现老熟幼虫巳蛀入木质部.  相似文献   

17.
曹庆萍 《中国果菜》2011,(11):38-38
1、梨树腐烂病 1.1为害特征。主要为害枝干与果实。每年有春、秋2个发病高峰。①枝干溃疡型:病部大多危害于枝干向阳面或枝的背上,初期病斑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隆起,皮层组织变松,呈水渍状湿腐,红褐色至暗褐色。用手压病部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液,伴有酒糟味。病斑表面产生疣状突起,渐突破表皮,露出黑包小粒点,大小约1毫米。  相似文献   

18.
李金 《北方果树》1990,(2):42-42
金缘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在我县二年发生一代,6月上旬出现成虫,6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喜欢在山楂枝干粗皮缝内产卵,卵经8~9天孵化,幼虫钻入皮层浅处危害,围绕枝干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渐食渐深,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中做一蛹室化蛹。常  相似文献   

19.
<正>板栗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又名串皮虫,是危害栗树的主要害虫。除危害栗树外,还危害栓皮栎、麻栎等树木。板栗透翅蛾幼虫在栗树枝干韧皮部和形成层串食,多数纵向钻蛀危害,破坏皮层输导组织,在嫁接伤口处多为横向蛀食,导致树势衰弱。一般为主干下部受害较重,被害处树皮肿胀开裂,并有丝网粘连虫粪附于其上,形成肿瘤状隆起。严重时以幼虫横向蛀食环绕树干或主枝一周,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  相似文献   

20.
苹果透翅蛾又名苹果透羽蛾,以幼虫危害苹果树皮,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形成不规则的虫道,故又称串皮虫。幼虫多在果树主干和主枝枝权等处皮层中危害,被害处有蛀孔,常有红褐色粪屑及褐色粘液流出。树皮被害后易感染其他病菌,引起溃烂,使木质部裸露,影响水分、养分的输送,导致树势衰弱。近年来由于苹果实行套袋,套袋后喷药次数由过去不套袋时的8~10次减少到3~4次,个别果园仅为2~3次,其中喷杀虫剂的次数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