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玉米—马铃薯—油菜”一膜多用节本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马铃薯-油菜"一膜多用节本、高效栽培技术,是对传统玉米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该技术改传统的玉米膜内播种(或移栽)为地膜两侧播种(或移栽),在玉米收获前后直接在玉米行间的旧膜上打洞施肥,播种马铃薯.  相似文献   

2.
2008年,安定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开展了马铃薯膜侧沟播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并通过与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种子处理、整薯播种、育芽移栽、深耕改土、增施农肥等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我区马铃薯抗旱生产水平,探索出了马铃薯膜侧沟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川东丘陵区糯甜玉米膜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川东丘陵区的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播种、移栽、田间管理诸方面详细介绍了甜糯玉米在川东地区膜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玉米膜侧节水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及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侧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膜侧栽培、膜内栽培或露地栽培方式中,育苗移栽与直播生育期均无明显差异;玉米膜侧栽培育苗移栽或直播其经济效益均比露地栽培高;而膜侧栽培育苗移栽的经济效益略低于膜内栽培;直播方式膜侧栽培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膜内栽培。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了地膜玉米栽培中不同幅宽的地膜覆盖栽培对玉米产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60cm膜宽膜侧移栽处理的产量最高(483.61kg/6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11.56%(CK1)和4.34%(CK2)。在宽膜窄膜为主导因素、辅以膜侧移栽和膜内直播组合中,一定规格的窄膜膜侧移栽,产量相当于或者超过一定规格的宽膜膜内直播。膜内直播土温效应优于膜侧移栽,宽膜优于窄膜。通过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6.
稻茬马铃薯套栽油菜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指水稻收获后,田块不翻犁,抢时直接在田面播种马铃薯用稻草覆盖,然后在油菜播栽期内再翻耕行间移栽(或直播)油菜的一种简易栽培新技术,可亩产马铃薯1000公斤以上。具有环保、增加土壤有机质、节本、增效的作用,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膜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萝卜)一年三收间套模式,共计一般亩产马铃薯2500公斤以上,玉米400公斤以上,加上白菜(或萝卜),三茬连作亩收入达4000多元,是小麦、玉米连作亩收入700元的近六倍。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正>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是在示范推广小麦半膜穴播栽培技术和膜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继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全膜覆盖膜侧播种技术之后静宁县稳步推行的又一项全膜覆盖旱作农业技术。一般年份可比露地小麦增产30%~40%,比膜侧沟播小麦增产15%~20%。在2008年特殊极度干旱年份,静宁县甘沟乡等山区梯田全膜覆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茬免耕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选择前茬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玉米收获后地膜保存完好的地块。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马铃薯,在前茬大垄垄面上采用三角形双行错位破膜点播,每公顷保苗5.7万-6.0万株。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免耕旧膜再利用对玉米产量及灌溉水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河西走廊中段边缘绿洲安排田间试验,明确保护性耕作地膜再利用栽培对玉米产量及灌溉水生产力的影响,探讨降低农田残膜污染、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土地利用的耕作栽培管理方式。试验涉及3种不同质地与肥力水平的土壤,设3个处理:(1)传统耕作与冬灌、覆新膜栽培(NM);(2)免耕少冬灌、旧膜直播(RM);(3)免耕少冬灌、旧膜直播行间秸秆覆盖(RMS)。结果表明,在玉米播种后至拔节期前,日平均土壤温度2个免耕旧膜直播处理较传统覆新膜处理仅低0.6~1.0℃(5 cm土层)和0.5~0.8℃(15 cm土层),表明旧膜直播仍具地膜覆盖提高地温的效应。玉米产量免耕旧膜直播较覆新膜降低4.4%~10.6%,但节省了耕作和地膜投入,收益增加。免耕旧膜直播结合秸秆覆盖栽培方式玉米产量与新覆膜栽培持平,净收入提高12.5%~17.1%。免耕旧膜直播栽培减少了冬灌量,灌溉水生产力提高。土壤质地与肥力水平对作物吸氮量、灌溉水生产力影响显著。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区绿洲,适时进行保护性耕作地膜再利用栽培技术是节本增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秦州区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一膜三收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它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病虫危害等特点,可实现“一膜三收,两年三熟”。目前天水市秦州区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模式有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甜玉米)、地膜玉米-冬油菜-架豆王(西葫芦)、地膜玉米-冬小麦-大白菜等,尤以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模式的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近年来在天水市秦州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91万hm^2,玉米平均折合产量10072.5kg/km^2,冬油菜平均折合产量3278.1kg/hm^2,复种夏大豆平均折合产量3957.3kg/hm^2。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粮油作物栽培增产十大主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5年,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全省14个市(州)的69个县(区)重点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特色杂粮等粮油作物,着力推广不保灌区玉米全膜覆土平作高产栽培新技术,灌区玉米全膜增密高产栽培新技术,小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新技术,旱地黑色全膜马铃薯垄上微沟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粮油作物全膜多茬轮作轻简化栽培新技术,春油菜区域增产模式攻关新技术推广等粮油作物增产十大主推技术,同时示范灌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及机械粒收技术,旱地玉米减穴增株高产栽培技术,旱地粮  相似文献   

13.
介绍马铃薯-菜豆(嫩荚)-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全膜玉米留膜免耕穴播春油菜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地块、保护地膜、选用良种、施足基肥、留膜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清除残膜等内容,以期为全膜玉米留膜免耕穴播春油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前茬地膜玉米收获后.冬前或来年春季直接在覆盖过玉米的旧地膜上打孔、施肥,播种洋芋,不仅技术简单、省时省力.而且洋芋前期生长加快,中期病害较轻,后期烂薯减少,开挖收获轻松.产量、效益显著提高。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起垄种植,播种于垄上,1垄种植2行马铃薯;玉米播在垄沟内。 一、马铃薯栽培技术 1.精选土地 选择通气性较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以上,盐碱含量轻。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或棉花为好,切忌与茄科类作物轮作,3-5年内不重茬。  相似文献   

17.
丘陵区膜侧玉米套作大豆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丘陵区膜侧玉米套作大豆栽培的关键技术是前作规范开厢、科学选用良种、适期抢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玉米膜侧移栽、大豆规范种植、科学配方施肥、病虫草兔鸟防控、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8.
李天祥 《中国农技推广》2010,26(4):23-23,17
旱地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不但使马铃薯提早上市,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在栽培技术上要选用脱毒抗病良种,宽膜全地面覆盖,适时播种,加强大田管理,及早收获。  相似文献   

19.
西北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一膜多年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及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收获后地膜保护等方面总结出西北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玉米/马铃薯、玉米/马铃薯/冬油菜/胡麻一膜多年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天水市秦州区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和地块、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马铃薯、玉米后期管理及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