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这是一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请读者注意阅读应用松毛虫质型多角病毒(简称松毛虫CPV)防治松毛虫技术,是通过人工手段在松毛虫内繁殖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俟病毒在体内富积时提取制剂,而后在受害林地内喷洒,使松毛虫普遍感染发病致死的一项实用技术。云南林科院在省经委、省科委、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开展了此项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应用,1985年省科委对研究成果作了鉴定,同年获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5月省经委和省林业厅对推广应用成果作了验收。我省采用现场围栏集虫,以天然饲料松叶养虫生产病毒的方法,技术可靠,方法简便。据统计资料仅1988年就集虫528160头,回收病虫448096头,粗提病毒液550公斤,含质型多角体1555482亿。松毛虫CPV防治松毛虫在试验和推广应用期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与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应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已成为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要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尚需解决病毒的增殖与提取方法问题。1986—1987年,我们在进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增殖与提取试验中,总结出塑料薄膜罩围式增殖CPV 和直接从病死虫尸中提取CPV 的新方法。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病毒:松毛中CPV 毒源系中山大学昆虫所和本所病毒与生防组提供。  相似文献   

3.
应用思茅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Dendrolimus kikuchi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Virus(Dk CPV)防治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kikuchii和文山松毛虫 D.punctatus wen-shanensis的实验证明用 Dk CPV粉剂防治 3~ 5龄幼虫效果达 97% ,且具有显著的扩散流行和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以来云南澄江从松毛虫等自然感病虫尸中分离出多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颗粒型多角体病毒(GV)。于1980-2001年先后应用NPV、CPV防治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文山松毛虫、灰褐带蛾、毒蛾、蚕蛾;面积达7732.2hm^2,当年防效平均约为97%,1次防治,防治效果可持续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应用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赤松毛虫林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松毛虫严重危害油松、赤松、落叶松的正常生长,为了选择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林间开展赤松毛虫的防效试验。通过抽样调查卵期赤眼蜂寄生率、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对直接喷洒传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利用赤眼蜂为媒介传递该病毒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赤松毛虫卵期赤眼蜂寄生率比对照提高25%左右。直接喷洒CPV病毒的防效要优于利用赤眼蜂携带CPV病毒进行防治的效果,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20%、4.1%和4.0%,二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简称CPV)系1983年采到,为我国首次发现。经多次回感试验,效果均在80%以上。几年来进行了人工大量复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利用文山松毛虫CPV防治文山松毛虫的试验。1985年以来共完成防治面积2750亩,防治效果分别为87.6%、91.3%,通过试验表明;文山松毛虫CPV可以在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用日本赤松毛虫CPV在广东防治马尾松毛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从日本引进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质型多角体病毒(DSP,CPV),在广东各地区的不同年份,对不同世代的马尾松毛虫进行了多次防治试验,累计面积约3000多亩;使用10~6PIB/ml 的浓度或50—70亿 PIB/亩的量,15—20天内,幼虫死亡率达50—90%;残存幼虫中感染CPV 达70—90%;次代幼虫感染率可达46.4%,并能控制多代虫害,幼虫食叶量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家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以下简称JDS—CPV)用于防治我国松毛虫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有关JDS—CPV的安全性试验,不仅考虑到高等动物,同时也必须考虑经济昆虫。为此,日本曾利用JDS—CPV对家蚕进行过试验。为取得进一步的试验数据我们重复进行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南方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世代多,面积大,为害严重,造成损失大。在70年代初,我们获得了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 CPV)。多角体呈六边形的廿面体,大小为0. 5—6微米。病毒粒子廿面体,直径为42—56毫微米,在每个角上有一刺状物突起。经多年的研究,证实D. CPV致病力强,3~4龄幼虫半致死浓度(Lc50)为2.5×10~6PIB/毫升;已在林间试验四万余亩,杀虫率达70%以上,持效作用达5—6年。D. CPV可用松毛虫幼虫大量生产,成本低。对脊椎动物安全。应用D. CPV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中林院从日本引进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JDS—CPV),曾先后在广东、河北、浙江等省用于马尾松毛虫的增殖和大面积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扩大JDS—CPV的应用范围,我们于1984和1986年采用塑料围栏集虫感染增殖方法,在文山松毛虫上生产JDS—CPV获得成功。84年7—8月,在红旗林场进行50亩大龄虫的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也十分显著。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9年,进行油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三种松毛虫6种设计交叉杂交试验研究,杂交组分别为油♂×赤♀、油♂×落♀、油♀×赤♂、油♀×落♂、赤♂×落♀、赤♀×落♂。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均产生了杂交后代,平均产卵量386粒,平均孵化率为89.68%。  相似文献   

12.
赤松毛虫成虫灯光诱杀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波长的灯具对阜新市赤松毛虫成虫开展灯诱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1:30时所有供试诱虫灯诱杀到的松毛虫雌虫数量和雌雄成虫总量最多,22:30时诱杀到的赤松毛虫雄虫数量最多。诱集总量由多至少的波长序号为:2号>19号>4号=5号>7号。灯诱赤松毛虫成虫的最佳上灯时间为21:00~23:00时,从而为生产防治提供了最佳波长和上灯时段。  相似文献   

13.
园花叶蛛在山东日照市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龄的若蛛在杂草丛和松树枝叶间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出蜇,6月下旬发育至成蛛,7月上旬交配,7月下旬开始产卵,9月上旬产卵结束。10月下旬开始越冬。卵期平均8.38d,若蛛期平均373d,成蛛期平均43.2d。雌雄性比为3:1。成蛛日食赤松毛虫幼虫(3~4龄)1.2头(重3.165g),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论述了树冠体积在赤松毛虫防治管理中的作用。根据冠幅、冠高确定树冠体积,从幼虫期食叶总量3323.17 cm得出树体最大载虫量,通过回归方程(?)(载虫量)=2.1016+27.1957x(树冠体积)可找出不同树冠体积对赤松毛虫的允许发生量。  相似文献   

15.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多角体病毒(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纯化的DsCPV、BmCPV和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LdCPV)的基本组dsRNA可成功地扩增出长614bp的目的片段,从提取的健康松毛虫幼虫肠组织的DNA、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基因组核酸、以及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HaCPV)基因组核酸,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DsCPV基因组dsRNA的增片段的序列与BmCPV相应基因序列具有87%的同源性,检测敏感度为1pg的DsCPV基因组dsRNA。由于松毛虫与家蚕、舞毒蛾相互之间食性不同,而且BmCPV和LdCPV对松毛虫无感染性,即在松毛虫体内不会有BmCPV病毒和LdCPV病毒的感染,因此该结果一方面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DsCPV与BmCPV、LdCPV存在基因同源性,同时也表明了依据BmCP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sCPV基因组核酸建立的RT-PCR扩增体系,可以作为松毛虫种群中DsCPV的一种敏感、特异、早期、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年观察研究发现,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Butler在雪松上能正常取食、化蛹、羽化、产卵、孵化而完成整个世代发育,其生态习性、危害程度及虫态历期同在赤松上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赤松毛虫危害雪松必须自初孵幼虫开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北省松毛虫危害程度和油松林灌草多样性的相关性调查 ,在对虫害程度和植物喜湿度进行量化的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等方法研究了松毛虫害的指示植物。结果表明 ,油松林分郁闭度是影响松毛虫害发生的主要因子 ,林内灌草植物喜湿度对虫害具有指示意义。荆条和中华卷柏的数盖值可作为松毛虫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所述实验的实例为:为明了对安徽江淮林区的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施行白僵菌生物防治的效果,在宣州、凤阳不同的马尾松林地进行了该虫越冬前期(11~12月)和越冬后期(3~4月)施用白僵菌剂的防治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及其与之相关的因素分析,表明在安徽林区因受所处地带性气候的影响,不论在冬季或春季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效果均不理想。据此,提出相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失叶对油松抗赤松毛虫的影响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章义  李景辉 《林业科学》1993,29(3):220-226
本文研究了不同失叶量、不同季节失叶、不同叶龄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叶的光合、蒸腾、叶绿素、淀粉、可溶性糖及油松生长与抗性的影响,还研究了油松的贮藏营养物质。结果表明:30%失叶量能提高树势与对赤松毛虫的抗性;油松的贮藏营养是脂肪,主要贮存于叶内,新叶的营养制造与贮存大于老叶;油松失新叶后所抽的梢比失老叶后的短,光合、蒸腾及树势与抗性更弱;为增强树势与抗性,新叶是应重点保护的对象;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幼龄幼虫主要危害新叶,取食新叶死亡率低,体重增长率大,为保护新叶与树势,应抓紧对幼龄幼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对燕山东部浅山区赤松毛虫世代内种群数量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各虫期死亡原因及死亡率的变异程度,并对影响种群世代内总死亡率高低的关键虫期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赤松毛虫世代内种群数量动态模拟模型。对于进行世代内赤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预测,油松受害程度估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