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繁殖季节母羊的诱导发情技术是工厂化高效养羊生产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绵羊“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等高效繁殖的重点技术之一,正在生产中被逐渐推广。但由于诱导发情效果除受动物品种、营养、年龄、季节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所用激素的种类、品质、剂量、用药方案及处理母羊所处生理状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处在不同生理状态的母羊230只,用复合孕酮结合CIDR PMSG HCG诱导发情、人工授精,探索不同生理状态母羊诱导发情及产羔的差异,为肉用绵羊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1试验材料1.1时间和地点2004年3月12日—8…  相似文献   

2.
绵羊是短日照动物,即在每年的繁殖季节(8~12月份)母羊开始表现发情、排卵、受胎。在此期间,母羊的繁殖技术、试验、示范以及各种科学试验、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等也都在此期间进行。但是在非繁殖季节(1~7月份)对肉用受体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冷冻胚胎移植等应用研究的较少。现就北京安伯胚胎生物技术中心在辽宁省凌源市万元店镇某羊场应用同期发情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并稳定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新疆地方绵羊的同期发情效果,本研究通过不同激素处理方案对发情率、发情集中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繁殖季节,海绵栓+PG法、海绵栓+PMSG法与三者联合使用均可获得较好的发情效果(92.62%~96.96%,P0.05);发情集中于撤栓后的36~48 h,此阶段的发情率占总发情率的74.19%。而在非繁殖季节,使用海绵栓+PG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发情率仅为56.12%,极显著低于海绵栓+PG+PMSG处理组的发情率90.43%(P0.01);发情也集中于撤栓后的36~48 h,此阶段发情率占总发情率的82.8%;非繁殖季节,每只绵羊注射PMSG 333 IU的发情率显著低于注射500 IU组和666 IU组(P0.05),且666 IU组的发情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定时输精技术综合了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对解决生产中母羊发情不集中、非繁殖季节发情率低、常规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等问题,以及规模化羊场批次化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绵羊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肉羊繁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绵羊非繁殖季节母羊诱导发情既是工厂化高效养羊生产体系中实现绵羊1年2产或2年3产、依市场需求调整母羊配种期和产羔期的关键技术,也是胚胎移植中供受体同期化处理和人为控制母羊繁殖机能等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肉羊品种改良是关系到肉羊品质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由于绵羊属于季节性发情动物且自然发情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10月份,依靠自然发情配种,延长了配种周期和产羔时间,极大地影响了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应用诱导发情技术可以缩短繁殖周期,提高肉羊的产羔率,使母羊集中诱导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便于集约化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内蒙古中敖畜牧业有限公司饲养的萨福克母羊的繁殖力,在内蒙古赤峰市采用CIDR+ PMSG诱导发情的方法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非繁殖季节特克萨尔种羊胚胎移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大多数绵羊品种属短日照季节性发情动物。在非繁殖季节卵巢处于静止状态。作为提高引进肉用种羊繁殖效率的最有效的手段,胚胎移植技术已在繁殖季节种羊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非繁殖季节开展绵羊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的方法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进行了此次试验,以期为非繁殖季节开展胚胎移植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玛纳斯县在2016年夏季绵羊非繁殖季节,首次利用同期发情子宫角冻精输精技术,开展肉羊繁殖生产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意义,现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应用PMSG PG和FSH PG处理方法对非繁殖季节滩羊进行外源激素诱导同期发情试验,目的在于探索一种能实现滩羊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为滩羊的舍饲、保种、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材料与方法试验羊选择:选择健康,年龄在1·5~5岁,繁殖机能正常的滩母羊47只,滩公羊2只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绵羊人工授精效率和种公羊利用效率,笔者采用CIDR+PMSG方法在羊非繁殖季节对150只肉用绵羊分10批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72 h内同期发情率达到98.67%;绵羊最集中发情的时间段为37 h~48 h,共有134只羊发情,占试验羊数量的89.33%。同期发情后配种第一情期受胎率为61.49%,说明该同期发情方法可以在非繁殖季节中绵羊繁殖,尤其是肉用种羊繁殖中推广应用,并为今后绵羊生产上采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羊和大多数绵羊均为季节性多次发情,每年约有5—6个月处于季节性乏情期。因此,对处于非繁殖季节的羊进行诱导发情,发掘羊在非繁殖季节的繁殖潜力,使羊两年产三羔,提高养羊经济效益,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非繁殖季节母羊的诱导发情技术是工厂化高效养羊生产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正在生产中被逐渐推广.由于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效果除受季节、品种、年龄、营养的影响外,还受所用激素的种类、剂量、用药方案及处理母羊所处生理状态的影响.本次试验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同期发情效果好、经济实用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从而使处于乏情期的产后不久的母羊,按生产者的要求,充分利用、有计划的发情,做到全年均衡性商品羊生产.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绵羊非繁殖季节,应用综合配套技术诱导母羊发情配种,实现肉羊反季节生产。结果表明,非繁殖季节母羊发情率达到88.0%,情期受胎率为77.2%。  相似文献   

14.
进口肉用绵羊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高产肉用绵羊,促进肉羊产业发展”,是北京燕顺牧业牵头承担的国家“94 8”项目。目的是利用引进高产肉用绵羊的体大、多胎、早熟、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和产肉多、肉质好的特点,改良中国不同地区的低产肉用绵羊,提高产肉性能,增加养羊业经济效益。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杂交改良效果。然而,由于进口肉用绵羊在中国饲养表现出了明显的发情季节性,在非繁殖季节内母羊处于乏情期,不表现明显的发情症状,影响高产肉用绵羊的正常繁殖。目前,国内外对乏情期母羊诱导发情技术研究的报道很多,方法各异,效果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补饲精料诱导非繁殖季节哈萨克母羊发情,解析绵羊非繁殖期发情的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为利用营养因素调控非繁殖季节绵羊发情提供激素方面的理论依据,研究选用成年哈萨克母羊36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在2—6月份补饲精料,在非繁殖季节(4—6月份)对发情绵羊及不发情母羊(对照)颈静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外周血液4种重要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酮(P4)、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浓度。结果表明:血液中E2和P4呈现波动式变化,FSH和LH呈现规律性脉冲式变化。说明E2和FSH与绵羊的非繁殖季节发情有关,高浓度的P4和LH对开启或维持绵羊的发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自治区农区非繁殖季节绵羊的同期发情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实现绵羊1年2产或2年3产,从而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繁殖与非繁殖季节绵羊冷冻胚胎移植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制孕激素阴道栓在非繁殖季节的6月对160只东北半细毛羊进行诱导发情后进行优秀肉用品种的冷冻胚胎移植,同期发情率为76.25%(122/160),受胎率为49.18%(60/122);同样在繁殖季节的10月对50只东北半细毛羊进行同期发情后胚胎移植,其中同期发情率为96%(48/50),受胎率为52.08%(25/48)。  相似文献   

18.
光照控制诱导非繁殖季节蒙古羊发情排卵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模拟绵羊繁殖季节前后的光照条件,对蒙古绵羊进行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试验采用先长后短的光照处理方案,开始时每天逐渐增加光照0.5~16h后恒定并保持1个月,然后每天逐渐缩短光照0.5~8h后恒定直至试验结束。结果表明:光照控制对蒙古羊体重增长无显著影响,采取光照控制处理的母羊发情率91.7%,而对照组为16.7%。发情母羊的排卵率达到90.7%。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2种对牛有效的商品化孕激素类产品,MGA和Norgestomet诱导不排卵母羊同期化发情的能力评估。研究表明这2种产品在促进绵羊非繁殖季节的繁殖性能方面是有效的,由此而解决了因被批准供绵羊同期发情和改进非繁殖季节的繁殖性能用的有效产品不足的困扰,从而为应用激素操纵技术,提高绵羊的繁殖力,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10):73-74
为了研究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大规模羊胚胎移植最优同期发情处理方法,依据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每个处理成本及结果对现有主要绵羊同期发情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海绵栓+PMSG250U+PG组获得同期发情率最高93.33%,与海绵栓组差异显著(P0.05),移植受胎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成本较高。2次PG处理组鲜胚移植受胎率最高68.68%,与海绵栓+PG组、海绵栓+PMSG250U+PG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非繁殖季节,海绵栓+PMSG500U+PG处理方法获得同期发情率最高91.36%,与海绵栓+PMSG250U+PG、海绵栓+PMSG500U组差异极显著(P0.01),鲜胚移植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在繁殖季节2次PG注射法效果较优,非繁殖季节海绵栓+PMSG500U+PG法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