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文炳  曾成  孙海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335-7337
[目的]了解岩溶泉的水化学动态变化,并探讨降雨过程中岩溶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仪器自动记录、现场滴定和样品的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陈旗岩溶泉的水化学动态变化。[结果]HCO3-及Ca2+是陈旗岩溶泉水中的主要阴阳离子,分别占到80%以上。陈旗岩溶泉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Ca2+和HCO3-的浓度和泉水的电导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Ca2+]=0.225 8 Cond+0.8076,R2=0.983 8;[HCO3-]=0.469 7 Cond+8.698 6,R2=0.999 3)。泉水的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动态变化趋向于与温度同变(夏季白天pH值低,冬季晚上pH值高)。暴雨期间,其水化学变化以稀释效应为主。[结论]陈旗岩溶泉的水化学动态变化反映了该区岩溶作用的强弱,该研究为探究大气中CO2的库源关系及全球环境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莫治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19-6520
为了寻求抑制植被生长的盐基离子的种类和含量范围,为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天然植被的恢复和人工植被的重建提供依据。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有10个植被群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CO32-、HCO3-、Cl-、SO42-、Ca2+、Mg2+、K+、Na+等土壤盐基离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多元统计法对植被群系盖度与土壤盐基离子进行相关性分析。NaCl、Na2SO4、NaHCO3是限制10个植被群系的主要盐分因素。HCO3-和Cl-、Mg2+和SO42-、Ca2+和K++Na+呈显著正相关;K++Na+和SO42-、K++Na+和Mg2+呈极显著正相关。植被群系盖度与各盐基离子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植被群系下的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有MgSO4和Na2SO4盐土,土壤各盐基离子对植被群系盖度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市奉贤区非洲菊栽培现状进行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盐分的累积及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出现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趋势,土壤的酸化主要和NO3-的累积有关;除HCO3-、K+外,Cl-、SO42-、NO3-、Na+、Mg2+、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且这6种离子间的相关性较好;土壤中盐分阴离子以N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对全盐量与各种离子进行逐步回归,得到模型为:ρ(全盐量)=0.291+5.295ρ(Ca2+)+2.177ρ(NO3-),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建植5 a的紫花苜蓿草地,研究了人工草地对内陆盐碱地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地相比,苜蓿人工草地0~40 cm土层的脱盐率分别达42.4%,盐分离子的降低幅度顺序为SO42->Na+>Cl->Ca2+>HCO3->CO32-,60~100 cm土层SO42-,Na+,Cl-,Ca2+,HCO3-和CO32-含量均大量积累,1 m土体K+和Mg2+含量相对稳定;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4.6%,全氮含量提高了53.1%。种植苜蓿是生物措施改良内陆盐碱地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燃煤脱硫废弃物改良碱性土壤,可使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0~50cm土壤施入脱硫废弃物后,可以降低土壤中碳酸根离子(CO32-)、重碳酸根离子(HCO3-)、钠离子(Na+)、钾离子(K+)含量;而使土壤中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l-)、钙离子(Ca2+)、镁离子(Mg2+)含量上升;碱化土壤施入脱硫废弃物后,可以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土壤全盐含量及土壤碱化度。  相似文献   

6.
于田绿洲盐渍化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含盐量对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分析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对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有较大意义.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河流域于田地区典型盐渍化地进行两次野外调研,在GPS定点,土壤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借助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对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壤含量盐及pH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pH为9.18,属于碱土,盐分含量表聚强烈,同3月比较,5月土壤剖面盐分含量及pH呈上升趋势.土壤阳离子主要以Na+、K+、Ca2+、和Mg2+为主, 各阴离子在土体中的含量依次为 Cl->CO3->SO42- >HCO3-,以氯化盐最为活跃,硫酸盐次之,碳酸盐较稳定.以0~20 cm为例对盐离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3月和5月各离子之间及各离子与总可溶性盐之间的相关性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7.
根据土壤全盐测定中2种不同的方法,即八大离子加和法及烘干残渣称量法,针对结果互有差异的问题,对各项离子进行分别检验,证明主要差异在于HCO3-转化为CO32-,MgCL2状态的盐分CL-、Mg2+亦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改良剂对微咸水灌溉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盐碱土中分别施入不同配比的褐煤、沸石、牛粪、醋渣、石膏及木质素有机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各改良剂降低了土壤的pH值,CO32-、HCO3-离子含量,以及K++Na+离子占阳离子的比例;同时土壤中SO42-、Ca2+、Mg2+含量增加,从而改善了土壤离子组成,增强了土壤的团聚性,改善土壤结构,利于盐分离子的淋洗,使土壤碱性和盐分降低。各处理中以施入35%木质素有机物+35%牛粪+30%石膏(T3)的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种植年限3年的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土柱淋溶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和配比的KCl和MgCl2营养液对土壤盐渍化离子的影响,以期为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K+、Mg2+、Cl-含量提高,Na+、Ca2+、HC03-的含量降低,土壤中总盐分增高.与原土壤相比,土壤中K+、Na+、Ca2+、Mg2+、Cl-和土壤盐分总量下降,HCO3-和SO42-较原土壤有所提高.从土壤盐分离子总电荷变化来看,在1∶1型的营养液配方中各处理间差异较小,而在2∶1型营养液配方中,随施钾用量的增加使土壤阳离子的存留量降低.表明次生盐渍化土壤中,平衡及低浓度的施用量可缓解土壤盐渍化,降低养分的淋溶作用,促进离子间平衡,而过量施肥会加速阴阳离子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以盐碱土和盆栽野生大豆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N、Na+、K+、Ca2+、Mg2+、Cl-、HCO3-、SO42-、CO32-和野生大豆根、茎叶、种子的氮含量,研究野生大豆对盐碱土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大豆能够提高盐碱土的氮含量。在花期和收获期土壤氮含量比原盐碱土分别提高了98和113%。野生大豆能够有效降低盐碱土的各种水溶性盐离子的含量和总量。在收获期土壤Na+、Cl-、HCO3-和SO42-含量比原盐碱土分别降低了94.9、85.3、47.6和95.5%;土壤可溶性盐离子总量比原盐碱土降低了90.5%。野生大豆对于盆栽盐碱土有改良作用。在收获期,野生大豆地上部分生物量很大,且在各个生长期的盐度下都能很好生长,具有绿化盐碱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阔叶林区、农业区、城镇居民区)的浅层地下水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探讨茂兰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浅层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山区林地地下水离子主要为HCO3-、SO42- 、Ca2+、Mg2+ ,其分别占离子总量的66.77%、9.68%、17.38%、5.46% .从林地-农用地-城镇居民地的变化过程中,NH4+ 、NO3-、SO42-、Cl-、PO43-浓度出现显著增加,Ca2+、HCO3-占离子总量的百分数呈明显的下降,而SO42- 占离子总量的百分数则出现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及有机肥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80 cm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及施用腐熟和不腐熟度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的影响。主要结果为:0~20 cm菜地EC比相邻粮田增加了2.3倍,K+和NO3-分别增加了10.8倍和8.3倍,Ca2+、Mg2+、SO42-、Cl-增加了0.9~1.3倍,HCO3-无显著变化。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菜地EC及各盐分离子含量逐渐降低。增施化肥使土壤EC及K+、NO3-、Ca2+、Mg2+、SO42-含量等均显著增加,HCO3-含量明显降低;施用腐熟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EC;低量化肥与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增加土壤NO3-;中量和高量化肥与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NO3-;化肥与不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EC和NO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定位、定期采集土壤样品分析 ,发现 0~ 2 0 0 cm土层盐分平均含量 1年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盐分离子主要在 0~ 2 0 0 cm土层内迁移、转化 ;土壤表层 (0~ 1 cm)盐分含量与蒸发量和降水量密切相关 ,蒸发量大 ,降水量小 ,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就高 ,反之相反 ;作物受害区土壤剖面中 Ca2 、Mg2 、K 、SO4 2 - 、HCO3-含量与对照区无明显差异 ,而 Na 、Cl-、CO32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 ,说明土壤中 Na 、Cl-、CO32 -增高是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主要原因 ;通过田间试验提出了施用有机肥、磷石膏、用水洗盐等综合防治盐分危害农作物生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对棉花出苗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经典统计学,在棉花苗期对其出苗与否两种情况下的土壤盐分离子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SO42-、Ca2+、K++Na+和总盐含量是影响棉花出苗与否的主要因素;总盐含量主要受SO42-、Ca2+的影响;土壤中SO42-、Ca2+、K++Na+离子含量保持较低标准有利于棉花出苗。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南川金佛山山顶表层岩溶泉——水房泉为例,分析表层岩溶泉对伏旱天气的响应过程。通过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器CT-DP300对表层岩溶泉水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伏旱(2005年)条件下,表层岩溶泉水理化变化规律受气温效应和水动力效应控制,在无雨条件下,气温控制水中CO2的浓度,从而控制岩溶作用,小雨条件下,岩溶作用强度与流量变化同步。在极端干旱(2006年)条件下,当有少量降水时,土壤CO2效应占据主导位置,降水带来的CO2影响pH值和岩溶作用;当高温干旱进一步发展,土壤CO2效应消失,pH值上升,Ca2+维持在50 mg/L,出现异常的干旱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乌鲁木齐10号泉定期采样,并监测水体中细菌总DNA含量变化,结合水文地球化学数据,探究细菌群落与地震的关系.[方法]采用克隆子转化法,制作检测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变化的绝对定量PCR标准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精确定量、定性地监测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的变化.[结果]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的标准曲线为Cp=-3.2624 LgC+25.075,相关系数为r=0.999 8;监测期内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密度与CO2呈显著正相关,与HCO3-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与地震的发生确实存在一定的响应规律:泉水细菌总DNA含量变化基本符合震前高于震后,且随震级的增加其最大恢复值也随之而递增;此外,在地震发生后的5~17 d内,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变化出现极大值;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与该泉水文地球化学因子HCO3-与CO2的含量变化关联紧密,可作为后期重点观测研究对象;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变化规律可作为地震预测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4、5、6、7、8月末研究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盐碱地的4种土地利用类型(荒地、林地、葡萄地、棉花地)土壤水盐含量及动态变化特征,旨在为该流域盐碱地的改良、合理灌溉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在不同月份间,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盐碱地土壤水盐含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影响较大且复杂。棉花地、葡萄地、林地的土壤p H值在每个月间均显著低于荒地,而含水率显著高于荒地。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壤离子构成以Na+、Ca2+为主,HCO3-、CO32-普遍缺乏,总体为:Na+Ca2+Mg2+K+SO42-Cl-HCO3-CO32-。棉花地、葡萄地、林地的土壤Na+、K+、Cl-、CO32-显著低于荒地,并在不同月份间其含量变化较大。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玛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盐碱土壤水盐含量和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影响较大,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该地区盐碱土壤水盐含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河西绿洲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河西绿洲灌区盐渍化土壤全盐(TS)、pH值与盐分离子的数量关系及其对盐碱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河西绿洲灌区的甘州区和临泽县选择典型区域取样,运用常规统计学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TS、pH值、盐分离子的剖面分布、数量关系和影响因子.【结果】剖面中的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土壤pH介于8.55~8.63.不同土层内,K+与Mg2+、Ca2+与SO42-始终有较好的关联性,Na+与Cl-在0~20cm和40~100cm土层、SO42-与Na+在20~40cm土层、K+与Na+在40~80cm土层有较好的关联性.在0~100cm全剖面上,pH的空间分布受HCO3-和Na+的影响较大,TS受SO42-、Cl-和Ca2+的影响较大.分层与全剖面的情况有所不同,0~20cm土层内TS和pH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SO42-含量,20~40cm土层内受Cl-、Na+-、Ca2+和SO42-共同影响,40~60cm和60~80cm土层内K+是主要影响因素,80~100cm土层内主要受控于K+和Mg2+含量.CCA第1排序轴反映了TS的变化情况,第2轴反映了pH的变化情况,第1轴特征值在0.57~0.74,解释方差在41.5%~52.4%;第2轴特征值在0.35~0.62,解释方差在36.2%~45.7%,TS是决定项目区盐碱地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区土壤为轻度至重度盐化,剖面土壤盐分呈"T"型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  相似文献   

19.
曹妃甸吹填土脱盐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室内土柱脱盐试验及淋洗前后土壤盐分、离子组成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吹填土的脱盐规律,结果表明:在水分入渗初期,表层土壤溶液盐分浓度迅速下降,随着水分盐分的继续下移,在下层土壤中形成盐峰。灌水后土壤的脱盐率高,土壤pH值上升,土壤的Na+、Cl-、SO42-、K+、Mg2+、Ca2+含量下降,CO32-、HCO3-含量有所上升,盐分淋洗快速且完全,同时分析了淋盐前后的养分情况,对今后研究区的绿化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培养试验法对大田和温室土壤溶液中的众多离子含量进行比较,并且观察磷、钾肥施用量对其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得出:温室栽培土壤溶液中K+、Na+、Mg2+及Ca2+的离子含量均比大田土壤高;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含量因磷、钾肥的施用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K+、NO3-含量几乎不受磷肥施用量变化的影响,而大田和温室土壤溶液中的K+、Ca2+、Na+及Mg2+的含量均会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