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茵芋花粉的培养效应,采用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I2—KI、TTC、红墨水等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有活力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新鲜茵芋花粉粒呈黄色,花粉离体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I2—KI、TTC对花粉染色无效;红墨水染色法使有活力的花粉在蓝色滤光片下呈绿色或原色,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花粉活力.花粉于25℃的恒温下离体培养4 h开始萌发,至24 h萌发稳定.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对花粉萌发的互作效应极显著,最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5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60.0%;次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3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8.0%;第三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1 g·L~(-1)硼酸+0.01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0.4%.影响茵芋花粉萌发的主因素为氯化钙,次因素为蔗糖,辅助因素为硼酸.  相似文献   

2.
浙江红山茶花粉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的花粉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蔗糖、硼酸所组成的液体培养基对浙江红山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筛选出花粉最适离体培养基,同时探讨了不同储藏条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红山茶在150g·L~(-1)蔗糖+0.1g·L~(-1)硼酸的液体培养基条件下萌发率最高(88.36%),且在4℃低温条件下密封保存有利于浙江红山茶新鲜花粉活力的保持,花粉生活力可以维持60d左右。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9):31-35
以木槿属3种植物的新鲜花粉为材料,探讨花粉萌发培养液组成、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植物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朱槿和木槿适宜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10 mg·L~(-1)硼酸+10 mg·L~(-1)无水氯化钙,芙蓉葵适宜培养基为200 g·L~(-1)蔗糖+10 mg·L~(-1)硼酸+10 mg·L~(-1)无水氯化钙;(2)3种植物花粉萌发率差别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芙蓉葵79.72%,木槿33.00%,朱槿19.88%;(3)3种植物花粉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温度对花粉寿命的影响不相同,朱槿和木槿花粉适宜4℃贮藏,均可达12 d,芙蓉葵花粉适宜-20℃贮藏,可达14 d。  相似文献   

4.
以绿萼梅花粉为材料,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研究蔗糖、硼酸、氯化钙和PEG 4000不同激素配比对梅花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配比为蔗糖20 g/L+硼酸150 mg/L+氯化钙10 mg/L+PEG 4000 15 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54.34%;蔗糖和硼酸对绿萼梅花粉萌发率有极显著影响,氯化钙和PEG 4000对绿萼梅花粉萌发率影响不显著。对高质量浓度蔗糖和硼酸培养液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蔗糖质量浓度为40 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硼酸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蔗糖40 g/L+硼酸300 mg/L+氯化钙10 mg/L+PEG4000 15 g/L激素配比可作为绿萼梅花粉萌发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思茅松花粉活力研究,为思茅松杂交育种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思茅松花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思茅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基内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花粉生活力测定最适蔗糖、硼酸和氯化钙用量分别为10%、100 mg/L和100 mg/L;正交试验中蔗糖对思茅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最佳配方组合为10%蔗糖+30 mg/L硼酸+100 mg/L氯化钙。【结论】获得了适宜思茅松花粉活力检测的离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以亚洲百合‘精粹’(LiliumAsiatic hybrid cv.‘Elite’)为材料,研究了‘精粹’百合的开花过程,以及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温度、硼酸、Ca2+、花期、储藏条件等因素对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粹’百合的花期为4-5月份,单花期6-8 d,花被片6枚,分2轮,离生;雄蕊6枚,花丝细长,花药椭圆较大;开花后2 d的花粉萌发力最高;光照条件下25℃利于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蔗糖浓度为10%,萌发率达7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a2+对花粉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花粉萌发速度和花粉管长度;当硼酸的浓度是10 mg.L-1时,花粉萌发率最高。硼酸浓度过高抑制花粉萌发。花粉储藏以5℃加干燥剂的储藏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长花玉兰Magnolia ‘Changhua’,丹馨玉兰Magnolia ‘Danxin’,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等4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硼酸、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PEG-4000)对花粉进行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处理,研究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对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蔗糖、硼酸、PEG-4000对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均有显著影响(P < 0.05)。不同植物所需适宜的离体培养基组分质量浓度不同,望春玉兰为50 g·L-1蔗糖+5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长花玉兰为100 g·L-1蔗糖+20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丹馨玉兰为10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150 g·L-1PEG-4000;黄山木兰为5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250 g·L-1PEG-4000。②4种植物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温度均为25 ℃,温度过高会抑制花粉萌发。③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增加,但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时间有所不同,其中望春玉兰和黄山木兰在培养9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71.19%和59.82%,而长花玉兰和丹馨玉兰在培养12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44.50%和23.43%。  相似文献   

8.
以钟花樱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萌发法检测花粉生活力,研究液体培养基中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硼酸、氯化钙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在3种低温条件下进行花粉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钟花樱花粉离体培养的最佳配方为蔗糖15%+硼酸50 mg/L+氯化钙100 mg/L。降低保存温度能延长钟花樱花粉保存时间,在4℃的环境条件下,保存30 d时检测花粉就完全失去活力;在-20℃的低温环境下,贮藏150 d时花粉萌发率为28.30%,270 d时降为0;在-80℃低温环境下,贮藏150 d时花粉萌发率为45.19%,270 d时降为0。  相似文献   

9.
研究桃叶卫矛花粉萌发所需蔗糖和硼酸的最佳浓度、培养时间、培养环境以及花粉日活力的变化,分析不同含水量和不同解冻方式对花粉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桃叶卫矛花粉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最适浓度配比为100 g/L蔗糖+150 mg/L硼酸;最适培养环境和培养时间为室温条件下光照培养2 h;1 d中花粉活力最高的时间为16:00;经超低温(-196℃)保存后,含水量为4.14%的花粉经室温化冻30 min后,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水滴法研究不同浓度硼酸和氯化钙对紫茉莉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茉莉花粉粒在花朵未完全开放时活性最佳,在一定浓度的硼酸和氯化钙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对未开放紫茉莉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硼酸浓度为100mg/L,最适氯化钙浓度为1%,其得到高花粉萌发率和最长花粉管生长长度。  相似文献   

11.
为野罂粟和秃疮花的杂交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野罂粟(Papaver nudicarule)花粉和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2种花粉的生活力,从而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氯化钙培养液对野罂粟和秃疮花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萌发法测定野罂粟花粉生活力的最佳观测时间为5h,最佳培养液组合为蔗糖80g/L+硼酸40mg/L+氯化钙40mg/L,该培养组合萌发率为33.7%;离体萌发法测定秃疮花花粉生活力的最佳观测时间为5h,最佳培养液组合为蔗糖70g/L+硼酸30mg/L+氯化钙30mg/L,该培养组合萌发率为33.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筛选出最适培养基。[方法]以原位萌发测定为对照,在正交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蔗糖浓度为10.00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最高,为22.45%。当硼酸浓度为0.010%和0.05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分别为35.58%和37.42%。当氯化钙的浓度为0.01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为38.49%。在0.010%~0.200%浓度范围内,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0.000%蔗糖+0.050%硼酸+0.010%氯化钙+2.000%琼脂,pH=7.0,培养温度为20℃。在筛选出的培养基上,通过花粉离体萌发测定的花粉萌发率为46.00%。采用花粉原位萌发测定法测定的花粉萌发率为50.00%。[结论]利用筛选出的培养基能够快速准确测定出广西姜花的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13.
以早实核桃"新温179"花粉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优选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成分不同浓度条件及最适温度和PH值,结合蓝墨水染色法、I-KI染色法、TTC活力测定法、醋酸洋红染色法4种染色法预测花粉生活力,为早实核桃遗传改良中间材料夯实研究基础。结果表明:5个因素影响核桃花粉萌发率的主次关系依次为:蔗糖硼酸温度氯化钙PH值,核桃花粉离体培养基主要成分最佳组合为蔗糖20%+硼酸0.05%+氯化钙0.002%,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适应性牡丹品种凤丹白进行杂交育种,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其花粉活力,比较蔗糖及H_2BO_3浓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并在适宜培养浓度条件下观察花粉的萌发动态。结果表明:在凤丹白花粉离体萌发试验中硼酸与蔗糖有着重要的影响,0.05g·L~(-1) H_2BO_3+90g·L~(-1)蔗糖浓度培养基为凤丹白最佳花粉培养基,花粉萌发率可达73.7%,花粉萌发出现高峰时段在离体培养的2h后,因培养基浓度不同出现的时间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温度对风信子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液体培养法对风信子3个品种花粉萌发进行培养基和培养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3个品种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和温度分别为:安娜.玛丽,蔗糖100 g/L+硼酸20 mg/L+氯化钙30 mg/L,15℃;阿姆斯特丹,蔗糖100 g/L+硼酸20 mg/L+氯化钙30 mg/L,20℃;奥斯塔,蔗糖100 g/L+硼酸30 mg/L+氯化钙30 mg/L,25℃。  相似文献   

16.
不同高山杜鹃品种花粉活力测定及贮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2):175-178
以大白花杜鹃、XXL、亮叶杜鹃、马缨花杜鹃和黄杯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比较不同的贮藏条件下花粉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杜鹃品种花粉培养基琼脂均为0.7%,大白花杜鹃最适萌发培养基为:蔗糖50 g/L,硼酸50 mg/L,氯化钙50 mg/L;马缨花杜鹃最适萌发培养基为:蔗糖100 g/L,硼酸30 mg/L,氯化钙30 mg/L;黄杯杜鹃、XXL和亮叶杜鹃最适萌发培养基均为:蔗糖100 g/L,硼酸0 mg/L,氯化钙30 mg/L;不同品种的杜鹃花新鲜花粉萌发率差异较大,按花粉萌发率从大到小排序为黄杯杜鹃亮叶杜鹃大白花杜鹃XXL马缨花杜鹃;黄杯杜鹃花花粉在4个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均比XXL和马缨花杜鹃高,说明黄杯杜鹃花花粉的活力较强,在杂交育种中可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黄薇Heimia myrtifolia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  方法   以黄薇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和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对黄薇柱头可授性的影响,并对黄薇花粉与柱头进行电镜扫描观察。  结果   ① 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的萌发生长影响差异明显,培养黄薇花粉适宜温度为35℃,蔗糖适宜质量浓度为50.0~150.0 g·L-1,硼酸适宜质量浓度为0.5~1.0 g·L-1;②黄薇柱头可授性受时间影响,在开花6~8 h柱头可授性最强;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薇柱头可授性影响差异明显,提高黄薇柱头可授性最适质量浓度为萘乙酸10.0 mg·L-1、赤霉素200.0~400.0 mg·L-1、6-苄基腺嘌呤20.0 mg·L-1;④黄薇柱头直径为425.78~546.93 μm,花粉极轴长为23.15~26.74 μm,赤道轴长为18.02~20.03 μm,属小型花粉。  结论   黄薇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在开花后6~8 h,结合一定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为样本,比较了制粉方法对花粉活力的影响,采用TTC法、I2-IK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并用"3414"试验设计对蔗糖、硼酸、氯化钙浓度进行筛选,建立测定猕猴桃花粉活性的合适方法。结果表明,将花粉与花粉壳混合后更有利于花粉管的萌发;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和碘-碘化钾(I2-IK)不适用于猕猴桃花粉活力的测定,离体萌发法能有效地反映花粉的真实活力;离体萌发法的最佳配比为10%蔗糖+0.1 mg/mL硼酸+0.1 mg/mL氯化钙,萌发率可达77.9%。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测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caudate花朵的开放过程,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研究了尾叶紫薇的开花习性、花粉萌发及储藏条件。结果表明:凌晨3:30尾叶紫薇花萼开裂;6:00花瓣全部展平;6:30花药开始开裂。柱头上开始分泌黏液,进行杂交育种时须于6:30前去雄;6:30—7:30是授粉的最佳时间。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蔗糖、聚乙二醇4000(PEG 4000)、硼酸和氯化钙对尾叶紫薇花粉的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离体培养基为100mg·L-1蔗糖+30mg·L-1硼酸+30mg·L-1氯化钙+150g·L-1PEG 4000,花粉萌发率可达96.28%。尾叶紫薇花粉在自然条件下储藏2d后生活力急剧下降,6d后花粉完全失活,4℃是花粉储藏的最佳温度,保存9d仍能保持30%的萌发率.在散粉后30d失活。图2表2参15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仙客来杂交育种效率,明确花粉萌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当前12个仙客来主栽品种及自交系AH为试验材料,利用培养基法进行了不同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糖类、硼酸、pH值的花粉离体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仙客来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芸苔素及赤霉素均可促进仙客来花粉萌发,以芸苔素0.02 mg·L-1效果最好,复硝酚钠对仙客来花粉萌发无影响。蔗糖可显著提高仙客来花粉萌发率,浓度以10%最佳,葡萄糖对仙客来花粉萌发无促进作用,10%蔗糖+0.02 mg·L-1芸苔素可显著提高花粉萌发率。硼酸单独作用对仙客来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大,与10%蔗糖联合作用则显著提高仙客来花粉萌发率。不同pH值显著影响仙客来花粉萌发率,pH值为6.0时萌发率最高,pH值为7.0时次之。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促进仙客来花粉萌发的最佳配方为10%蔗糖+0.2%硼酸+0.02 mg·L-1芸苔素。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糖类、pH值等因素均会对仙客来花粉萌发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