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效果.方法 宫颈全自动DNA定量细胞学检查、宫颈HC2检查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20例,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或行宫颈锥切术,切除的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阴道镜联合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治愈率为98.3%(118/120),术后出血多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6.7%(8/120).结论 阴道镜联合LEEP手术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CIN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术后修复及病理情况。结果:LEEP治疗CIN成功率为97.5%(39/40).平均手术时间8min.出血量9.5mL.继发出血率为7.5%(3/40).继发感染率2.5%(1/40)。无1例出现宫颈管狭窄,未生育5例有3例术后妊娠并足月经阴道分娩。结论:LEEP治疗CIN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宫颈尖锐湿疣门诊患者,采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锥形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术后1周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50单位,睡前阴道塞药,隔日1次,连续9次。结果:LEEP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尖锐湿疣60例,58例获近期治愈,占96.66%,复发2例,占3.34%。结论:LEEP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特别是对伴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者,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环行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9月在我院行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130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炎症或赘生物病变外缘1~2 mm进出电极,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平均手术时间5 min,出血量9.5 mL。LEEP标本病检比阴道镜下活检结果轻。结论:LEEP对包括炎症、损伤、癌前病变、HPV感染等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环行电刀切除术(U亚P)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9月在我院行LEEP治疗官颈病变的130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炎症或赘生物病变外缘1~2mm进出电极,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平均手术时间5min,出血量9.5mL。LEEP标本病检比阴道镜下活检结果轻。结论:LEEP对包括炎症、损伤、癌前病变、HPV感染等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CIN患者采用LEEP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LEEP治疗的92例CIN患者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不变者占52.2%(48/92);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者占33.7%(31/92),上升者占17.4%(16/92),宫颈管受累18.5%(17/92),手术切缘阳性3例,术中出血达50 mL仅4例。术后病理报告切缘CIN残留3例。随访所有患者仅有2例在术后3个月复查细胞学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余均为正常。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安全有效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孕前宫颈电环切除(LEEP)术对妊娠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年龄小于40岁有生育要求确诊为CINII、III级的82例患者(研究组)宫颈电环切除术后妊娠及结局,与同期年龄小于40岁有生育要求未作任何宫颈治疗且宫颈涂片阴性的82名妇女(对照组)的妊娠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2a内受孕情况、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妊娠的76例在妊娠期间细胞学和阴道镜随访无复发。结论宫颈电环切除术是治疗宫颈CIN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范围和技巧,对妊娠及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诊断的不同慢性宫颈炎230例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标本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结果:高频电波刀治疗1次治愈率96%,平均时间6min,出血量5 mL。结论: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阴道排液少,治疗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旭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249-250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诊断的不同慢性宫颈炎230例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标本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结果;高频电波刀治疗1次治愈率96%。平均时间6min,出血量5mL。结论: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阴道排液少,治疗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各类CIN患者122例进行的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电刀环切术(Leep)的病理诊断。结果CIN—Ⅰ术后病理诊断没有升级病例,与术前宫颈活检符合率为83.3%;CIN—Ⅱ术后病理诊断有8例升级为CIN—Ⅲ,10例降级为CIN—Ⅰ,2例降为慢性宫颈炎;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5.5%。CIN—Ⅲ术后病理诊断有1例升级为原位癌,3例降级为CIN-Ⅱ,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9.2%;原位癌术后病理诊断有2例升级为浸润癌,2例降级为CIN-Ⅲ,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0%。结论CIN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分级,恰当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观察官腔镜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疗效.方法:82例CIN患者随机分为TCRC组与LEEP组两组,每组41例,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TCR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E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不适发生率略少于TCRC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超月经量、创面感染率和宫颈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与TCRC组在手术残留、治愈、持续存在及复发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C与LEEP是治疗CIN的有效方法,但CRC在术中止血方面要明显优于LEEP法,无论应用哪种都要综合考虑适合的患者、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及医生应用此项技术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与西药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的疗效。方法将适合LEEP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LEEP术后口服中药,每日1剂,连用7d。对照组:LEEP术后口服环丙沙星0.5g,每日3次,连用7 d。术后记录阴道排液时间、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盆腔疼痛情况、宫颈粘连及狭窄情况,观察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98例,对照组治愈9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出现盆腔疼痛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例;3周内创面完全愈合者9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7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N患者LEEP术后应用中药疗法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有满意疗效,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和LEEP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患者子宫颈冷刀锥切与宫颈LEEP锥切术后结果与术前多点病理活检结果符合率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子宫颈冷刀锥切病理与术前多点病理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有70例(81.4%);有差异者16例(18.6%),其中7例术前多点活检为CINⅡ和CINⅢ,而锥切为CINⅢ和微小早期浸润癌。子宫颈LEEP锥切术病理与术前多点病理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有45例(75%);有差异者15例(25%),其中5例术前多点活检为CINⅡ和CINⅢ,而锥切为微小早期浸润癌。65例为CINⅢ或以上,常伴有累及宫颈管腺体;同时累及2个象限例57例,伴有HPV感染132例;切缘病变残留率分别是CINⅡ(3.2%)和CINⅢ(8.1%)。结论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中,子宫颈冷刀锥切在完整切除病变、低残留方面占有优势,而LEEP锥切术省时、简单、安全、价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结果的相关因素及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以减少宫颈病变漏诊。方法对12例TCT检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可疑,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可能影响TCT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减少和避免宫颈病变漏诊。结果 12例TCT检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可疑,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 II~III 8例,原位癌1例,浸润癌3例。结论 TCT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重视病史及临床症状,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CIN患者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术前病理存在一定的过低诊断率(肉眼活检过低诊断率10.8%、阴道镜下活检2.4%),漏诊早期浸润癌1例;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CINⅠ)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CINⅡ、Ⅲ和原位癌)的过度治疗率分别为2.4%和10.0%。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及过低诊断率,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减少对CIN的过度治疗及治疗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特征及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63例C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中30~49岁者占80.6%,CIN无典型临床特征.阴道镜图像以醋酸白上皮最多见,醋酸白上皮的厚薄与CIN分级有关(P<0.01).阴道镜检诊断CIN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5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不同类型宫颈疾病269例(宫颈重度糜烂209例,宫颈息肉34例,宫颈肥伴纳氏囊肿11例,宫颈尖锐湿疣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I~III级7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8.51%(265/269)。平均手术时间4 min,平均出血量7 mL。无继发感染和宫颈管狭窄发生。结论:Leep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成功率高,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相似文献   

18.
胡萍  文华 《长江大学学报》2006,3(4):283-283,285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Leep)在治疗官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不同类型宫颈疾病269例(官颈重度糜烂209例.官颈息内34例.宫颈肥伴纳氏囊肿11例.官颈尖锐湿疣8例.官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7例)呆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8.51%(265/269)。平均手术时间4min,平均出血量7mL。无继发感染和官颈管狭窄发生。结论:Leep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成功率高,目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阴道镜联合卡泊姆凝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接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80例,均给予阴道镜联合卡泊姆凝胶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80例患者经临床阴道镜诊断符合率为91.25%(73/80),经卡泊姆凝胶治疗后好转为97.50%(78/80)。结论:阴道镜联合卡泊姆凝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紫芨阴道上药对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procedure,LEEP)后创面渗血的止血、抗炎效果。方法:宫颈糜烂行leep刀环切术后出现创面渗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在leep刀术后创面少许淡红色阴道流血,给予口服抗炎、止血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中药紫芨宫颈创面上的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阴道上药1~3d阴道流血明显减少,而对照组为3~10d症状逐渐好转。随访8周,所有患者烧灼面于术后1周左右形成痂皮,第4~6周51.5%患者宫颈创面愈合良好,45.4%患者术后8周完全愈合,3.1%未完全愈合,转为轻度糜烂。一次性治愈率96.9%,有效率100%。结论:紫芨有助于缩短宫颈leep刀术后创面渗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