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适合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的暖地型草坪草种有沟叶结缕草(Zoysiamatressa,又名马尼拉草)、细叶结缕草(Zoysiatenuifosia,又名天鹅绒草)、狗牙根(Cynodondactyson)、大叶油草(Axonopuscompressus,又名地毯草)、假俭草(Eremochloaophiurides)等。目前,我国南方园林绿化中用得  相似文献   

2.
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深入进行,林(草)业产业化备受关注。文中阐明林(草)业产业化在协调生态经济关系作用的基础上,确立西部退耕还林(草)产业化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西部退耕还林(草)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林(草)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临沂市的观赏草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共有观赏草35种,隶属于8个科23属,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35种观赏草在临沂市的生长状况和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5种观赏草中有25种与理想种的关联度在0.6以上;综合评价较高的观赏草有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斑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Zebrinus’)、粉黛乱子草(Muhlenbergia capillaris)和蓝羊茅(Festuca glauca)等8种,与理想种的关联度达0.7以上,可以在临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退耕还林 (草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 ,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 (草 )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 ,对退耕还林 (草 )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 (草 )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 ,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 (草 )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针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在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青海省互助县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草)工程监理是一个新生事物,通过实践,退耕还林(草)工程监理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监理内容广泛,人员变动频繁。为了交流体会,文章按照退耕还林(草)工程监理目标,结合实践,本着问题具体,方法择优的原则,就如何做好退耕还林(草)工程监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草)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 (草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西部大开发中率先实施 ,意义十分重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考察了退耕还林 (草 )的实践 ,认真分析了退耕还林 (草 )的实施难点 ,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以沟系为实施单元系统规划、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草)是牵涉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政策性极强的工程,是联系党心、民心的德政工程。认真总结、探索、研究和推广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阶段的经验,分析和解决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四川省24个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示范县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退耕还林(草)实施中的作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1.主要作法 ①领导重视,分工负责,责任落实。四川  相似文献   

9.
对天水市退耕还林(草)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市自 1999年 10月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 (草 )试点区以来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退耕还林 (草 )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政策落实 ,结构调整 ,建设思路 ,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调查退耕还林 (草 )试点实施情况的基础上 ,结合市情实际 ,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对泛喜马拉雅地区楼梯草属(Elatostema J.R.ForsterG.Forster)植物进行研究时,通过野外考察和检视标本,发现尖牙楼梯草(E.oxyodontum W.T.Wang)是拟托叶楼梯草(E.pseudonasutum W.T.Wang)的异名,在此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1.
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是华南地区的主要入侵植物之一。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假臭草及其主要伴生种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和山莴苣(Lactuca indica)的光合特性,为探讨假臭草的入侵机制及风险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自然光照条件下,假臭草及其伴生种在1d中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均呈现"双峰"型,但假臭草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伴生种;假臭草的光饱和点(LSP)与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380、44.72μmo·lm-·2s-1,前者高于伴生种,后者低于伴生种,且与伴生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568,显著高于伴生种;假臭草的CO2饱和点(CSP)与CO2补偿点(CCP)分别为1211、88.24μmo·lmol-1,前者与伴生种相当,后者显著低于伴生种,假臭草的表观羧化效率(CE)为0.0371μmol·mol-1,显著高于伴生种。较高的光能利用力与较强的光合响应机制,是假臭草能成功入侵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依靠科技促进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实施退耕还林 (草 )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从根本上扭转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治本之策 ,是关系到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实施退耕还林 (草 )还有利于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事业。现结合我区已开展的退耕还林(草 )试点示范工作情况 ,就我区如何依靠科技促进退耕还林(草 )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谈几点意见 :1 在退耕还林 (草 )工程中要高度重视和最大限度的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这是全面实现工程建设质量和目标的必要保…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草)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操作程序复杂、覆盖面大、和群众利益直接的系统工程,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政策意识,认真落实好相关政策,对于在试点基础上大规模地、健康有效地搞好退耕还林(草),真正收到预期效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宝鸡市三年来共退耕还林(草)41.8万亩,列入国家计划的29.41万亩,试点工作下在麟游、凤翔、眉县组实施。学好用好退耕还林(草)政策,通过实践,应抓住以下六个方面: 一、抓住一个中心 就是农户退耕还林(草)达到标准后,及时把国家补  相似文献   

14.
蛋黄果果园覆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怒江坝7龄蛋黄果果园进行生草法(种植白喜草、铺地木兰)、覆草法(覆盖玉米秸秆、木豆枝叶)果园覆盖的田间试验,经过2004~2005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果园覆盖处理在最干、热的5~6月,能明显降低果园空气和土壤温度,减小温差,提高相对湿度,生草处理的效应>覆草处理;提高和保持雨后土壤较高的含水量,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而观测的环境因素变化,有利于蛋黄果在严重干、热季节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研究了七种除草剂单独或与商品复合肥混施对土壤中氮和磷转化的影响。实验表明,不施肥无显著性影响。当施用(2g/kg土)肥料(N:P:K=20:14:14)时,黄草灵(asulam)使氮的硝化作用显著减小,而使氮的矿化作用增大;杀草敏(Chloridazon)、镇草宁(glyphosate)、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草坪在城镇绿化中占居愈来愈重要的位置。草种种类也很多,有本地土生土长的狗芽根(也称铁线草、马鞭草)、假俭草(苏州草)、麦冬(台阶草),也有从外地引来的天鹅绒(台湾草)、地毯草、马蹄筋,还有飘洋过海而来的拉芭丝、马尼拉、百幕达。 草坪面积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如在建植草坪前,没有对场地草床进行消毒清理,以致铺植后出现了很多病虫危害,轻  相似文献   

17.
以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 ‘Gracillimus’)、紫穗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格兰马草(Bluegrama Bouteloua gracilis)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三种观赏草在不同NaCl混合盐胁迫处理下,存在的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三种观赏草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的趋势有较大差异,选用多个相关指标组成综合耐盐鉴定指标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更具科学性,可以作为判断植物抗盐能力的评定依据;3种观赏草均表现出一定的耐盐能力,其中格兰马草耐盐性最强,其次是紫穗狼尾草,最后是细叶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背景与发展概况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结合实际,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退耕还林 (草 )的成效 ,提高造林种草成活率和保存率 ,根据适地适树 (草 )的原则 ,依据自然和经济特点 ,将我省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县大致分为 :陇东黄土高源沟壑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陇南山地和甘南高原四大块。各地区在退耕还林 (草 )中如何选择林种、树 (草 )种 ,笔者谨谈如下看法 :一、必须把森林分布生长发育规律作为安排和选择造林树种的依据天然分布的森林 ,是人工造林的样板。因为它的分布、组成及生长发育 ,是植物群落内外环境与植物之间相互关联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地改变与发展的结果 ,是比较稳定和比较合理的群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植被组合类型对矿山渣坡修复效果的影响,对群落结构不同组合下的小秦岭矿山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灌草组合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质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但是并不显著;灌草组合和乔灌草组合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方面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植被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Cr、Cu、Ni、Zn、Pb)具有富集作用,但是富集效果受植被类型和盖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除了在Ni含量上灌草组合与空白处理富集差异不显著外,灌草组合和乔灌草组合对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都显著高于空白处理。(3)在水土保持方面,灌草组合、乔灌草组合(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负氧离子含量方面,乔灌草组合(96.10个/cm~3)、灌草组合(95.97个/cm~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见灌草组合和乔灌草组合在水土保持和改善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4)负氧离子含量和土壤氮元素含量在各修复指标中的二维投影的余弦值最大,是衡量边坡修复情况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