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仙都笋峰”与“仙都曲毫”产于缙云仙都西缘,好溪河畔的杜桥山谷。这里不仅气候温和,茂林秀竹,碧波荡漾;而且奇峰林立,异洞遍布,尤以驰名中外的“仙都石笋”拔地而起,耸入云霄,气势雄伟。“仙  相似文献   

2.
1华安产茶历史回顾 华安茶叶栽培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华安县志》记载:“唐朝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县城华丰称为‘茶烘”’。华安县宋卿(今送坑)张睿轩于朝中侍俸茶道,张氏族谱中的《张睿轩制茶歌》:“茶宜子午山,赤土化石,阳风雾绕,二叶开蕊日中采,晒软阴回阳,竹撬轻觉手勤快,半炷香,停一炷,复三遍,梗红三分二叶红丝边,架上竹编凉,天变天,雨雾盖,不消水,火炉增温湿气排,炎夏青干洞中藏,初黄半炷香,顺走麻涩苦甘……”、“斤茶可换斤金”记载华安悠久的制茶史和当时华安人制茶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3.
4月19日下午,缙云“仙都笋峰”茶正式进驻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在进馆仪式上,馆长Myriamm正式宣布,浙江缙云县茶叶产业协会为该馆官方茶叶供应商,“仙都笋峰”茶被指定为该馆官方供应茶。缙云县近年来围绕茶叶产业的发展,做足了守、攻、改三篇文章,终于成为首个被上海世博会正式冠名的茶叶品牌。  相似文献   

4.
《茶叶》1989,(4)
仙都曲毫“仙都曲毫”是我省创新名茶之一,产于游览胜地缙云“仙都”境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奇峰林立,松竹苍翠。现有名茶基地140多亩,1989年产名茶200多公斤。该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通过杀青—揉捻—烘坯—整形—烘焙—拣剔等工序精制而成。  相似文献   

5.
胡惜丽 《茶叶》2010,36(2):104-104
4月19日下午,缙云“仙都笋峰”茶正式进驻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在进馆仪式上,馆长Myriamm正式宣布,浙江缙云县茶叶产业协会为该馆官方茶叶供应商,“仙都笋峰”茶被指定为该馆官方供应茶。缙云县近年来围绕茶叶产业的发展,做足了守、攻、改三篇文章,终于成为首个被上海世博会正式冠名的茶叶品牌。在世博会期间,“仙都笋峰”茶成为比利时一欧盟馆礼品赠送给到访的贵宾,并且在馆内展销和在餐厅、咖啡厅、商务中心等公共场所中品尝使用。  相似文献   

6.
径山茶     
径山茶产于浙江余杭径山。径山是佛教名山,宋元间堪称东南禅林之冠。径山茶文化底蕴丰厚,唐代陆羽曾隐居径山东麓著《茶经》;宋时径山寺盛行“茶宴”,后传至日本,逐步发展成日本“茶道”,故径山又有“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之美誉。  相似文献   

7.
《茶叶》2015,(1)
<正>仙都笋峰茶,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0多年,产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缙云仙都。缙云县相传是黄帝飞升之地,长期以来,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仙都黄帝文化"孕育了仙都笋峰茶文化,茶文化又丰富了仙都旅游内涵。到目前,全县共有茶园5万多亩,其中无性系良种率已达70%,茶叶年产值1.28亿元。仙都笋峰茶选用优良的茶树品种鲜叶,通过摊放→青锅→摊凉分筛→煇锅→整理等独特精湛的加工工艺形成。因  相似文献   

8.
华安茶叶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记载从唐朝开始,我县的华丰、仙都就有产茶,故华丰素有“茶烘”之称.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我县优质茶生产,使优质茶生产得到很大提高,截止1999年底,全县茶叶栽培面积已达1.3万亩,产量0.19万吨,其中优质茶面积0.7万亩。我县所生产的茶叶属乌龙茶,与邻近的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对比,我县的茶叶具有“明前茶”、“冬片茶”两大优势,就连迟芽种的铁观音、肉桂等品种在我地一年也可采摘五季.由于得天独厚的生产优势,使我县茶叶生产发展迅猛,近几年在我县的仙都、湖林等地农…  相似文献   

9.
《茶叶》2009,35(2):F0003-F0003
松阳县地处浙两南山区、瓯江上游,全县十地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呈“八山‘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境内群山连绵,秀山碧水,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有浙南桃园之美誉。茶叶伴随松阳走过了一千八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早在三国时期,松阳就己盛产茶叶,唐代的“卯山仙茶”、明代的“芽茶”、相继进入宫廷,  相似文献   

10.
南城麻姑     
麻姑茶产于南城县麻姑山,它的特点是“外形细嫩,白毫显露,汤色清澈,鲜香味甘”,是江西省名茶之一。南城地处武夷山西麓,省会南昌之南,故称南城。离城十五里地有个名胜古迹区——丹霞洞天,它是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一洞天,又  相似文献   

11.
马晓俐 《中国茶叶》2006,28(4):44-44
本书分“青城山与都江堰”、“中国道教的发展与饮茶之风的形成”、“中国道教饮茶养生之道”、“青城山道茶的悠久历史”、“道家的茶道和茶礼”及“道茶的识别及冲泡程序”共六章,并附有“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徐金华著,全书共6.5万字,中国茶叶杂志社读者服务部有售,邮购价29、90元,每包装另加3元挂号费,联系人:张辉,电话:0571-86650119。  相似文献   

12.
<正>自古以来,名山产名茶。东海之滨、福鼎境内,云蒸霞蔚之中,海上仙都太姥山巍然屹立。这座海中升起的名山,得天地造化之功,一年四季云雾氤氲、茶香缭绕。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上写道:"永嘉(温州)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他所说的"白茶山"就是太姥山。"苍茫忽聚散,仙山缥缈间",那纵横无数的峰谷石肌、洞巢崖谷、水云溪涧,酝酿出泱泱中华的奇瑞茶品——福鼎白茶。曼妙的茶香穿透于千百年时空,芬芳不绝。  相似文献   

13.
径山茶宴     
径山,是浙江天目山的东北高峰,山明水秀,古木参天,素有“三千楼阁五峰岩”之称(凌霄峰、鹏博峰、宴坐峰、大人峰、御爱峰)。山上有寺院,四周还有峰、岩、谷、潭、池、石、泉、钟楼、鼓楼等著名胜迹。宋代诗人苏东坡在《游径山寺》诗中写道:“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途中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旋回,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渊”。对径山宏伟,气势磅礴,山明水秀作了生动的描绘。确实,径山之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径山之寺在唐、宋时代已经有名了。唐太宗时,有位叫法钦的僧人,奇遇径山,对此山赞叹不已、留恋不舍,就在径山创建寺院。唐太宗诏至阙下,亲加瞻礼,赐他为“国一禅师”称号,为径山寺之始祖。宋代政和七年(1117年)改赐径山能仁禅寺,开禧年间(1205——1207年)宁宗皇  相似文献   

14.
径山茶     
径山,位于余杭县西北境内,今长乐公社桐乔大队,与临安县横畈公社毗邻。是天目山延伸的东北峰。山有山径,通向天目,为“径山”的由来。径山实际上有东西两径,所以又有“双径”之称。径山早在唐、宋时代已闻名于世。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年)将径山寺始祖道钦禅师诏至阙下亲加瞻礼,赐径山寺“国  相似文献   

15.
高香优质茶树良种凤凰八仙单丛种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安县凤凰镇地处潮州市东北部,镇政府所在地凤凰圩位于北纬23°53′,东经116°40′,距潮州市区43公里。凤凰镇四面高山环抱,峰峦叠嶂,河谷幽深,植被繁茂,山泉潺流。西南方向凤凰山(海拔1497.8米),“高6百丈,绵亘百余里,俯瞰诸峰。山顶翠如凤冠”,为粤东第一高峰,有“粤东脊背”之称,是国家级茶树品种“凤凰水仙种”的原产地;东南方向大质山,古称待诏山、百花山,海拔1143.9米,“四时杂花竞秀”,该地的石古坪村,有专家考证是畲民族的发祥地,是优质地方茶树品种“石古坪乌龙”发源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生产线、长板式炒制机和传统全手工炒制三种不同加工方式,研究其对仙都笋峰茶品质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生产线所制的笋峰茶综合质量因子要优于长板式炒制机,特别是在省工、节能、增效等三方面明显优于长板式炒制机和全手工炒制。  相似文献   

17.
水仙茶考略     
水仙茶是我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是乌龙茶类中的一颗明珠.人们在欣赏水仙茶树婷婷绰约的美姿,品味水仙茶沁人肺腑的馨香时,水仙茶的发源地建阳市小湖镇大湖村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早在清道光(1821年),小湖镇(时属瓯宁县,今建瓯市)大湖村便发现有人工培植水仙茶.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  相似文献   

18.
知其山 不知其树 作为水仙茶之乡的茶叶工作者,多年来有考察水仙茶树原产地愿望。2007年中秋的一天,一行五人,前往建阳市,到水仙茶树原产地看个究竟。有关水仙茶树原产地的记载都比较一致,清朝道光年间发现于水吉大湖岩叉山祝桃仙洞(清为建宁府瓯宁县禾义里大湖村,原建阳市小湖镇大湖村,现小湖镇祝中村)。我们先到小湖镇政府,镇领导联系到祝中村干部,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1892~1978年)祖籍福建宁化县,出生在川南乐山沙湾镇。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沫若取自于家乡的两条河流——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河,又名青衣江)之名。古称“嘉州”的乐山,享有“天下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之美誉。沙湾小镇也有“绥山毓秀、沫水钟灵”之称。名山名水出佳茗,好山好水育英才。1903年,年仅11岁的郭沫若就写下了“闲酌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茶溪》一绝。  相似文献   

20.
诸暨茶业概况及"十一五"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光鑫 《中国茶叶》2006,28(6):30-31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产茶历史悠久。唐时,即被列入全国八大茶区的浙东茶区,所产茶称越州茶。南宋《剡录》称诸暨石笕岭茶为“越产之擅名者”。明时,东白山茶充作贡品,“岁进新芽肆筋”(明隆庆《诸暨志》)。清代光绪年间《诸暨县志》载:“邑茶之著者石笕岭茶、东白山茶(即太白山,当地称东白山),宜家山茶、日入柱山茶、梓乌山茶”。民国期间,茶以“太白山产者最上,质味皆佳,坑坞山次之,鸡冠山,扁担山又次之。”(《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