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年我镇鳊鱼出血病较普遍发生,主要由放养密度过高及水质差引起。 该病发生时,池内食草量明显减少,水质混浊不堪,开始有少量死鱼浮在水面,数日内突然增多。死鱼头部、鳍条基部等多处出血,腹部有淡红血斑,严重的全身肌肉出血。 我公司渔场于1993年8月下旬成鱼池发现此病,8月28日开始治疗,9月4日完全  相似文献   

2.
史为良 《淡水渔业》1978,(6):41-42,47
我国北方越冬死鱼,每年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严重地影响着养鱼生产的发展,死鱼的原因主要是冰下缺氧。但黑龙江,吉林的一些渔场往往发现越冬后期溶氧量很高,可是仍有死鱼的现象发生。我校几个同志今年对越冬的水质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采取了一些改造水质的措施。他们发现缺氧死鱼是越冬死鱼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渔排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检测 2008年10月9日,深圳东部某片区海上养殖渔排有少部分渔排发现死鱼,次日养殖区内其他渔排网箱又发生大量死鱼现象。随后多个渔排刚箱陆续出现养殖成鱼和鱼种死亡的情况。接到渔民报告后,渔政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死鱼情况调查、水质监测和病鱼检测。排除水质污染死鱼事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用烟末治疗暴发性出血病1994年7月下旬以来,由于持续高温,鱼池水质恶化,我队三只鱼池相继发生鲢、鳙、编、鲫大量死亡现象。死鱼症状表现为:离群独游、狂躁不安、体色淡白、腹部或体侧有点状或块状出血,鳃盖、鳍条基部、下颌、眼眶、眼球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发炎...  相似文献   

5.
彭琼英  王聪 《水利渔业》1993,(6):17-19,24
近几年滇池水质污染严重,藻类水华滋生,水葫芦疯长,富营化程度加剧,网箱养鲢,鳙连年发生暴发性死亡情况。如1985年死鱼351箱,1986年死鱼2980箱,1987年损失600箱,1988年损失800箱,1993年1-2月死鱼400万元以上。水质污染也引起银鱼,鲫等经济鱼类产量大幅度下降,使滇池渔业深受影响。作者对滇池网箱养链,鳙暴发性死亡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具有生长快、杂食、病害少、肉质鲜美等优点。但在一些水质较差,池底长期未清除淤泥,密度放养不当,罗非鱼的发病率较高,2006年在铜梁热水鱼养殖基地的一口池塘,在4月7日—14日死鱼877尾,施药后恢复正常;但在18日又开始死鱼,到5月10日止死鱼4115尾。本文介绍此次病害发生及治疗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下旬,笔者接到盐城一养殖户的电话,称自己鱼塘里的鱼出现死亡。第二天笔者来到塘口进行现场了解,60亩鱼塘,主养银鲫,搭配花白鲢,当天死鱼100千克,主要是100克左右的银鲫。经检查水质老化,镜检有少量指环虫寄生,鳃红肿,肝胆有肿大现象,鱼体发黑,无出血。  相似文献   

8.
北京及相邻省市的水库封冻期较长,鱼类活动不易观察近几年来越冬网箱死鱼事故时有发生.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死鱼主要有四个方面以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越冬网箱死鱼的原因 (一)水质变化 水库、湖泊网箱养鱼必然会造成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水质变化快慢与大小跟水库、湖泊中网箱面积和网箱产量密切相关。根据近几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养殖吃食性鱼类的网箱总面积  相似文献   

9.
2013年7月17日,信阳市郊区一小型水库出现了白鲢死鱼的情况,近3000亩的水面一天将近有数百尾白鲢死亡。连续5天每天都有数百尾死亡。但是病鱼经检查,并未发生疾病。2013年7月25日上午10点笔者应邀前往该水库做水质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氨氮超标,达到1.98毫克/升,pH偏低为6.5。笔者观察了死鱼,发现死鱼体表充血,且鳃部及鳍条基部出血明显,符合氨氮中毒特征。所以该水库死鱼可初步判断为氨氮中毒。笔者再进一步了解了该水库近期的管理工作。据管理者讲,近期向水库投了30吨的有机肥,结合信阳市7月17日前后一周连续阴雨天  相似文献   

10.
侯传宝 《内陆水产》2001,26(8):36-36
夏秋季节,水温高,鱼池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易发生鱼缺氧浮头现象,甚至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防止鱼浮头是夏秋季养殖工作的重要内容,现介绍有关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1鱼浮头的原因 1.1天气 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溶氧供不应求,易造成浮头事故的发生;此外,下午或傍晚雷雨后,池塘水急剧对流,也易发生浮头。 1.2水质 因水质过肥或败坏,水中有机质耗氧多,也易造成浮头及死鱼事故的发生。 1.3鱼池条件 鱼池底质淤泥较多,残饵、粪便等物质腐烂消耗大量的氧气,也会使池水缺氧,鱼…  相似文献   

11.
盛夏初秋,成鱼池塘水温高,鱼代谢旺盛,池中有机物质较多,水质变化大,这时施肥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死鱼事故发生。若想既保持适度肥水,又不造成死鱼事故,应做好以下六件事。  相似文献   

12.
唐宏 《科学养鱼》1988,(3):12-12
去年五月二十五日,一次气温突然大起大落,使无锡市郊区渔业场队发生了近年来少有的重大嚎水死鱼事故。据十个乡初步统计,有28个渔场(队)6171.45亩鱼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死鱼,占全区成鱼池面积的56%,共死鱼102375公斤,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造成这次死鱼事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青浦水系发达,水产养殖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1月22-23日,青浦区金泽镇某水产养殖场出现死鱼事件,笔者于23日晚接报,并于24日上午前去死鱼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通过询问养殖户发生死鱼事件的经过和日常养殖情况,并对水质和濒死鱼进行检测分析,找出本次死鱼事件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建议,为后续此类事件提供参考。1.养殖情况调查通过向养殖户询问,了解到发生死鱼的池塘水面积8亩,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养殖花白鲢、青鱼、鲫鱼等常规鱼,多年未进行干塘清淤。  相似文献   

14.
养殖水体中突然大量死鱼往往是有人投毒、企业有毒污水排放等引起水质突然变化、大量毒物突然出现造成,但自然大型水体中突然大量死鱼的现象还不多见。2005年7月10日,笔者到河北省衡水市境内的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发现大量死鱼突然出现漂浮水面的现象。随即与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和市水文局水质科的有关技术人员展开调查,并提出治理方案。现就调查情况和处理方法报道如下,以供有关方面和水产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17日凌晨,迁西县潘家口库区巴家峪、高家庄等村陆续发生网箱养殖草鱼大面积死亡现象,共死鱼约65万kg,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80万元. 1 死鱼原因分析 技术人员对上述养殖库区进行了现场水质检测,溶解氧含量为1~2 mg/L,氨氮含量为0.1~0.2 mg/L,pH值为7~8,溶氧含量大大低于草鱼养殖需氧标准;通过对死鱼抽样解剖,发现其病理症状均为:轻微烂鳃症状,轻度肠炎症状,其他器官良好.根据水质检测结果、死鱼解剖症状分析及短时间内大量死鱼的现象判断,死亡原因为缺氧窒息所致.  相似文献   

16.
冉春丽 《中国水产》2013,(11):48-50
2009年以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特点为每年4月~5月气温上升开始发病,8月~9月死鱼达到高峰,10月份气温下降以后才有所缓解。笔者在近几年对罗非鱼养殖情况的跟踪统计发现,水质较好的池塘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要远低于水质较差的池塘,而且即使出现了链球菌病,死鱼量也比水质差的池塘少得多。目前罗非鱼链球菌病难以治愈,对于从业者,通过调控水质,不失为减少病害发生减少养殖损失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5月上旬 ,江西奉新某养殖场的鱼大批暴亡 ,笔者通过对病死鱼剖检 ,细菌分离及细菌鉴定等工作 ,确认该病原菌为嗜水性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   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江西奉新一个体养殖场占地约 2 0亩 ,分为 4个鱼塘。其中一个鱼塘水质呈黄绿色 ,其内所有鱼类 ,包括鲫鱼、鲢鱼、草鱼、鲤鱼 ,甚至泥鳅都暴亡于水面上 ,死亡率为 1 0 0 % ,损失惨重。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死鱼全身出血 ,呈典型的败血症病变 ,有的角膜混浊 ,甚至失明。   2 .病理变化病死鱼剖检症状为 :肌肉出血 ,肝、脾、肾、心肌…  相似文献   

18.
《河北渔业》2008,(8):64-64
为防止八一水库养殖水质污染和鱼病传播,确保上市水产品质量安全,7月23日,八一水库管理处针对库区存在死鱼等漂浮污染物状况,及时组织渔政执法和技术人员、库区养殖群众开展了一次水质污染漂浮物集中专项清理行动。此次清理行动,共出动养殖船只10艘,人员30人,分水面和沿岸两组同时开展,并将清理的死鱼等污染物按指定区域集中进行了深埋和焚烧安全处理。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份以来,宿州市东十里窑场的一口3亩成鱼塘和一口15亩鱼种搪的成鱼和鱼种发生大批死亡。经诊断死鱼为烂鳃、赤皮、出血等并发性鱼病引起,用常规鱼药生石灰、漂白粉、硫酸铜、氯杀灵、鱼康等治疗,都不见效,至八月底成鱼塘的成鱼基本死完。经过调查,原来该养殖户在成鱼塘岸边养了200多只鹅,鹅粪大量堆积在岸上,没有下大雨之前,池塘里的鱼生长正常,没有发现前病。7用份由于雨量大,鹅粪被雨水冲入池塘,造成水质败坏,引起多种鱼病并发,使鱼类大批死亡。鹅粪进入池塘后,几天内水质发生急剧变化,水色变成酱油色且浑浊。由于…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与一些养殖户交谈,他们有的反映精养鱼池在夏天很容易发生水质突变,有时甚至大量死鱼,令人防不胜防。下面,笔者就自己的养殖体会和所见所闻,对北方精养池塘的水质突变谈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养殖户参考。一、水质突变与泛塘池塘中浮游植物急剧地大批死亡,使水质由原来的高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