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相结合,产生出更高的附加值,这就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创意农业;建设创意型高效农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彩色农产品,发展创意型高效农业园区,利用生物发酵床饲养生态猪,充分利用成都花木优势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利用果树、苗木资源发展生态鸡,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发展"阳台农业",利用生物资源发展旅游产品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1指导思想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为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通过自己开发和引进,以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为主,大量试验示范和推广一批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的高效优质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技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大力开拓国内外农产品流通渠道和营销市场,走出口创汇农业的路子,是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变弱质农业为高效农业,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发展外向型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生产出适应市场需...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环境、市场等的制约更加突出,发展农业经济面临着新的课题。而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出现与发展,不仅科学地处理了人类、农业、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更实现了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笔者回顾了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对其发展中产生的成功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新形势下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关中农业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顺应农业发展趋势是关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关中区域优势,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优质化、集约化、产业化是关中农业发展的方向;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是关中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提出了搞好产业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发展集约化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是关中农业发展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是关中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将成为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石.垦区新华农场立足于农业优势,一改粗放经营、数量型扩张的传统观念,注重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发展稻米,实现牛乳产业化;强化生产经营管理,加快科学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以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为突破口,向结构调整要效益.长期以来,垦区农业一直以麦豆为主,其价格低、效益差、困扰种植业发展.农场以市场为导向,抓订单,促生产,扩展红小豆、粘玉米、芸豆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2001年3000hm2经济作物、收益近8000万元的基础上,抢先落实了8000hm2特优作物种植面积,占旱田总面积的50%,其中仅牧草、青贮饲草就达4000hm2.  相似文献   

7.
卢世红 《种子》2003,(5):93-94
种子产业化是种子工程发展的方向 ,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销售和种子管理五部分。实施种子产业化是今后种子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先决条件和基本动力 ,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根本、最可靠、最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 ,就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农业增产增收为目的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 ,以品种为先导 ,以质量为纽带 ,以专业生产基地为依托 ,把科研、生产、加工、储运、经营、销售、信息服务等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 ,农业结…  相似文献   

8.
日美国家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及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政管理法制化,它是政府进行调控、干预、管理、监督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日美国家为实施《农业基本法》、《农业法》专门修改有关法律和制定大量相配套的新法律。制定完善农业基本法,为农业各种政策提出一个基本方向;重视农业投入立法,建立完善投入机制;通过农产品市场立法,稳定发展农产品市场;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及其它方面的立法;制定调整农业经济关系和技术推广及强化农业主体、粮食保护等其他法律。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真正实现了以法治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促进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各类经济作物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入WTO后.根据我市农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要使苏州市农业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把苏州市置身于世界农业同一平台来考虑.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认识到实现苏州市农业新发展和新突破的紧迫性。尤其是较为薄弱的种植业.更要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引进各类既符合市场需求又适应苏州市农业发展的高效品种.把我市种植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口号提出多年,不少学者也都对其作了诠释,然而能够真正引导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明晰理论不多。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农业曾经走过一大段计划经济下“人民公社”的弯路,现在虽然转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但是还处在摸索的阶段。目前,整个中国社会、经济都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必须尽快明晰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其实现代化农业就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和市场的农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农业。  相似文献   

11.
生态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其技术群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技术包括生态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分析了此三类支撑技术的相互关系;通过深入比较,指出生态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必然选择,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同时提出了生态技术群中应该重点发展的主要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综合养殖生态技术、特色农业技术、多色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农业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首都农业发展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阶段,需要建立能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农业标准体系。应围绕首都农业产业融合化、特色化、多功能性、国际化的特点,建立具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曾蓓  胡雨村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6):279-284
为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运用复杂系统的观点研究分析了农业发展的特点,将黑龙江农业发展系统划分为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农村社会、农业环境4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子系统间的关联及影响机理,利用Vensim DSS软件及《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等历史数据,经过参数估计及有效性检验,从而建立并完善了黑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对黑龙江省2005—2020年农业各子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仿真模拟与预测。结果发现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度发展最好,农业技术次之,农业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最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快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锋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287-287
通过对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实践的总结,分析了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取向、重点任务、生态环境管理、法制建设、监测体系、科技支撑、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摘要: 在成都邛崃市、遂宁射洪县、资阳简阳市、眉山洪雅县、达州宣汉县、成都近郊、遂宁安居区等地开展粮经复合型、循环经济型、种养加气循环型、农区现代奶业、山区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等现代农业试点示范,探索四川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生态区现代农业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藏独特资源的分析,认为西藏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结合地域资源,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林下凋落物及牦牛副产品等资源,并结合沼气发展中沼气副产品资源,能够使西藏的设施农业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同时可有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曦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4):57-62
中国人多耕地少,人地背反增减,我们必须利用生产对象和生产要素的特性,全方位开发利用空间生态位和巧妙利用时间生态位,科学组合农业生产,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对象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弥补土地、资金短缺,缓解劳动力富余等带来的困扰。通过长时间的典型调查,充分根据农业生产对象的可选择性,空间布局的离散性,生产时段的可控性,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和波动性,生产对象和生产要素的相互依存性和可替代性等特点,紧密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运用聚类分析,系统比较,提出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不同优化模式。通过合理开发农业空龄经济生态位和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的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精巧耦合,将空龄生态位开发从平面拓展为立体,农业结构从时间断面调整推展为全过程优化,促使物能转换的小循环助推系统大循环,从而有效增强物能转换的功放效应,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空龄生态位开发与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耦合,突破了静止的、孤立的空间开发和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落后方法,是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促进中国生态农业持续、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东连平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护连平县的生态环境和东江水源,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必须进行生态的总体规划。本研究以连平县的农业资源和发展现状为基础,在研究了其发展的各种优劣势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成功案例,提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以实践和应用作为价值考量,将全县划分为"一核、二廊、三区",即建立一个生态农业核心区、纵横二条生态农业经济带、三个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就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发展政策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县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决策咨询和战略性指导。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农业生态地质条件研究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突破口,探究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对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安徽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地质的分布状况,讨论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与生态地质条件的关系,分别探究安徽名茶、皖南板栗、宁国山核桃、和县蔬菜、怀远石榴、亳州中药材、砀山酥梨等典型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地质条件,并就推动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地质开展提出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基于PSR模型的兰州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评估发展都市农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健康运转,对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动态进行分析,基于PSR模型建立由4个层次24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分析1989—2009年兰州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动态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实现典型生态脆弱区都市农业综合生态安全的系统识别与预警。结果表明:1989年兰州都市农业生态安全为较不安全(II级)水平,1999年为临界安全(III级),2009年为较安全(IV级)。20年间综合安全指数增长46.7%,生态安全呈逐渐改善趋势。1989—2009年响应安全指数动态度最大为31.50%。对兰州都市农业综合生态安全有显著影响的指标为:第一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耕地面积、第二产业产值和农民纯收入。1989—2009年兰州都市农业生态安全格局变化,主要由耕地面积的转移引起。该实证研究为动态评价生态脆弱区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等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及预警体系提供了有效途径,生态安全动态分析可为监测和改善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