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广州园林博览会是岭南园林艺术的盛会,2016年2月4日,第2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开幕。本届园林博览会设海珠分会场和市儿童公园分会场,展期截至3月5日。设计上大胆融合传统与创新,塑造出各种以立体花坛为主的精致花景,展现出独特的岭南园林艺术魅力,丰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为花城广州增添亮色。  相似文献   

2.
《广东园林》2009,31(2):80-80
由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广州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生活·花园”第十五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于1月24日至2月13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博览会在主会场越秀公园展出了多个园林单位设计的家居绿化小园圃作品,还首次举办了儿童作品展。同时还设有室外插花展、花卉馆精品展和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等。文化公园、烈士陵园、流花湖公园、晓港公园和荔湾湖公园作为分会场也分别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广州市民提供了更多节日游览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博览会主会场越秀公园在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已达22万人次。  相似文献   

3.
《广东园林》2009,31(2)
第十五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由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广州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生活?花园第十五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于1月24日至2月13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博  相似文献   

4.
《广东园林》2010,32(2):81-82
为了弘扬岭南园林文化,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召开,丰富广州市民节日文化生活,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以“贺新春迎亚运”为主题的第16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于2010年2月13日至3月8日在广州五大公园进行。广州插花艺术研究会及香港插花多个团体参加了主会场越秀公园的艺术插花展。风格各异的插花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并受到一致好评。在此展现部分获奖作品图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浅析广州艺术小园圃的园林美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近年广州园林博览会优秀艺术园圃进行分析,运用园林美学理论,在人文、意境、生态和空间四个方面总结出优秀艺术园圃需具备的园林美学特点,为广州艺术园圃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5月9-11日,以"美好人居,持续动力"为主题的第七届广州国际园林景观与美好人居博览会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由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粤港经济合作交流促进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主办,广东园林学会多家副理事长单位——广州市绿化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岭南园林股份公司以及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7.
正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中国插花花艺协会携手主办的2019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暨中国插花花艺展、第26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国庆专场),于2019年9月28日在海心沙正式拉开帷幕。其中,国际花卉艺术展暨中国插花花艺展时间为9月28日—10月7日;园林博览会设置海心沙主会场和海珠广场分会场,展期持续至10月12日。  相似文献   

8.
值第二十八届广州园博会之际,为激发园林学子景观设计创新意识和实际建造能力,培养风景园林行业实践创新型人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东园林学会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携手举办了以"湾区花开"为主题的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本次学生设计竞赛于2020年10-12月开放方案征集,共收集到来自142所院校的494份学生作品,其中有14份设计作品突围进入最终评审。  相似文献   

9.
广州园林博览会于1994 年开始举办,其3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1)起步创新阶段(1994—2003年),不断摸索前行,艺术园圃受到国内行业的高度关注;2)持续成长阶段(2004—2016年),展会内容、形式及技术日趋成熟,主题带动性强,引领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潮流;3)融合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主题鲜明,尝试园林艺术与多元文化的跨界与创新,增加国际元素,促进大湾区生态一体化建设。广州园博会弘扬岭南园林及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园林行业发展方向,融入城市建设,促进园林绿化技术进步,关注民生及科普,促进大湾区行业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园林博览领域及国际影响力,助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品牌的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广东园林》2012,34(5):16-16
2012年7月31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广东省岭南园林展区开工仪式在北京园博会现场举行。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房庆方、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翟晋华、原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巡视员吴劲章等嘉宾均应邀出席。作为该工程项目中标方,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苏开君、副院长陶  相似文献   

11.
岭南园林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文章以第20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主会场--海珠湖公园再现瑶溪文化景观为例,从“瑶溪二十四景”诗的意境体验、再造手法创新、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弘扬和发展岭南园林风格和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以2016年广州园博会艺术园圃中的立体花坛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拍照和测量等方式,记录和对比园博会立体花坛所运用的三种主要施工方式——架构种植、镶嵌放置和非植物插放,以及时花、常绿植物和彩叶植物等材料的选择和组合,通过分析,架构种植式适合长期摆放,镶嵌放置式适合短期展会,非植物插放可作为两者的补充但不宜成为立体花坛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型装配式立体绿化“同心圆”立体花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装配式立体绿化作为立体花坛发展工艺的趋势,其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等优点极具探索价值。以运用装配式立体绿化形式并荣获2021年广州市第二十八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企业展园)艺术园景金奖的作品“同心圆”为例,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搜集和实际参与的经验,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介绍了作品在植物应用、施工方式、工艺技术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及优势,并分析了其在设计思路、实施技术、花卉选用和应用推广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绿化博览会集中展示了我国和国际生态建设的发展成果。广西展园通过对广西深厚历史沉淀和浓郁民族特色元素的融合、提炼,以壮族文化和巴马长寿文化进行元素的重组,让游客参与到展园的体验与创造过程中,使广西展园成为宣传广西的一个重要窗口,展示现代人对"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第六届园博会竹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中复合形、复合路径、池岛结构、中心水面、凸角物体这5种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相关的图示化分析,总结竹园实现传统园林时间设计目标的现代化途径,认为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不仅适用于传统园林,同时对于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纵横蜿蜒的水网促进了广州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岭南水文化。根植于深厚的水文化历史,广州水博苑基于原琶洲塔公园进行扩建,结合广州地域文化特色,基于微观与宏观的水文化而构建主题思路,规划布局中融入山水相嵌的格局形态,将传统岭南的造园特色与元素融汇于景园营造、建筑风格和绿化配植中,建设为以水文化为主题,集合公益展馆、古迹和公园为一体的水文化博览园。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昆明的世博园里,“格桑园”(藏语“格桑”意为“好时代”)以其美丽繁茂的西藏高原植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在拉萨,一个占地面积1513.6亩,项目设计总投资1864万元的林木种苗科技示范基地,凭着高科技手段与高原人特有的执着精神:誓把西藏变为一座生机勃勃的“格桑园”。  相似文献   

18.
王萍  李骏杰 《广东园林》2009,31(6):24-27
以花境在南通园博园中的具体应用为例。阐述了我国花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本行业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韦松林  彭璐 《广东园林》2007,29(1):40-43
以广州市山水庭苑湖景区园林规划设计为例,探讨由于住区空间的局限性和功能的既定性,造成其休闲环境呈被动式的特点,以及被动式休闲空间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