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浙江省余杭县长乐林场1966—1978年和缙云县1972—1974年马尾松毛虫一次发生全过程的调查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马尾松毛虫每隔3—4a大发生一次,大约相隔5—9个世代;大发生多在第一代,其次是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危害特点是“蚕食—嵌镶—联片发生。依据马尾松毛虫数量变动特点,把常灾区松林分为四种类型:渐进发生型、爆发发生型、扩散发生型和低密度稳定发生型。根据发生特点和发生类型,可相应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种有效、综合效果明显的生物防治技术。湖南省道县于2011~2013年期间,在4个林场开展了通过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本文围绕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征,松毛虫赤眼蜂的生物学特征,利用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具体途径,如个体的释放途径、释放次数、释放的数量和时间等分别展开阐述,希望对以后马尾松毛虫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该文分析了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发现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快速增长期在增殖期末期,在增殖期末期开展有效的防治,可以预防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并依据这一原理编制了马尾松毛虫防治月历和防治周期历。  相似文献   

4.
宜昌市夷陵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飞机施药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该虫寄主广、危害重。本文简要介绍了宜昌市夷陵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现状,总结了飞机施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原则、要求和保障措施,以期为飞机施药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暴发年份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来研究暴发年份马尾松毛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增殖期,马尾松毛虫的存活率达4.27%,种群趋势指数为7.60;在暴发初期,马尾松毛虫的存活率为4.25%,种群趋势指数为4.81,增殖期易引起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剧增。说明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关键时期在增殖期末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A-1B超轻型飞机喷洒白僵菌、溴氰菊酯防治马尾松毛虫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A-1B超轻型飞机喷洒白僵菌纯孢子柴油乳剂,2.5%溴氰菊酯乳油1:100倍液防治马尾松毛虫,作业流量180ml/亩、喷幅30—40米,白僵菌纯孢子5g/亩、溴氰菊酯2ml/亩。经测试溴氰菊酯扩散比DR>0.67,平均雾滴直径127—173μm,白僵菌DR=0.62,平均雾滴直径约139μm,溴氰菊酯防治死亡率95.5%,白僵菌防治白僵率94.84%。防治费平均每亩1.89元。结果表明:在闽北马尾松毛虫的偶发性灾区,超轻型飞机是一种经济、有效、有发展前景的防治机械。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南平市延平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发生趋势,为当地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参考.[方法]调查近10年延平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与发生程度,总结当地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特点;采用不同剂型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进行了室内致病力测...  相似文献   

8.
何小莲 《农技服务》2014,31(9):90-90
简述了石台县马尾松毛虫发生情况,强调了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总结了石台县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采用灭幼脲Ⅲ号进行了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试验和残效期试验,并对该杀虫剂的后效作用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测定和观察。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使用剂量150~300 g/hm~2在短期内即可明显压低虫口;残效期长,30 d后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该剂量对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进行1.2%苦烟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2%苦烟乳油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1.2%苦烟乳油与柴油按1∶10混匀喷烟和1.2%苦烟乳油1 0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并按照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将马尾松毛虫发生区域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和安全区,根据马尾松毛虫不同发生区,因类制宜,分类施策,从而实现马尾松毛虫灾害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1.
石台县是安徽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份和皖南山区著名的茶乡,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80.69%,林木绿化率84.68%,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近年来马尾松毛虫危害严重,造成大量松树死亡,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防治任务十分严峻。该文在观察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控制措施:坚持以预测报为主,营造混交林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综合采用化学、物理等多种防治措施,有效地遏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把马尾松毛虫控制在危险性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是在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otus Walker)年发生4代的湿地松和马尾松林分中进行,采用人工模拟以及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每头幼虫的取食量在世代之间无显著差异;(2)建立了由容易测量林木因子估测针叶量的模型;(3)确定了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性、重要性和安全性,并且说明了应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间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昌县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与浙江其它地区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但结茧习性不同,80%以上在地上结茧。1979年,杜宏彬等人对该县马尾松毛虫的结茧习性及引诱结茧作了调查。为开展防治,我们进行了马尾松毛虫地上结茧的有关试验。  相似文献   

15.
生物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严重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等松树的害虫。文中的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等几种生物防治药剂,对马尾松毛虫有很好防治效果,探讨了运用这些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方法以及技术推广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分析了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时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性、重要性和安全性,并且说明了应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间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系福建省马尾松林中最严重的历史性大害虫。1989年3月,安溪县的城厢、湖头等11个乡(镇)、场,有12.68万亩松林不同程度受害,严重影响了马尾松林的生长。相思树种子拌白僵菌粉防治松毛虫,是结合飞播进行的,每架次750kg种子伴白僵菌粉100.5kg(含孢量90亿/g,高的可达160—180亿/g),作业面积4000~4500亩,经固定标准地观察,用这种材料飞机防治松毛虫,既能取得理想效果,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筛选出虫酰肼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最佳浓度范围,为虫酰肼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松毛虫危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湖南祁阳县1990~1999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及松毛虫的年发生面积为依据,应用因子筛选、聚类分析、统计检验方法找出了影响马尾松松毛虫减灾的关键气象因子.为预报和防治马尾松松毛虫的成灾提供了合理和实用的方法,有助于为防治灾害作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桐庐县横村镇地处亚热带,属季风型农业性气候区,气候、立地条件相当适宜马尾松的生长和马尾松毛虫的繁殖。介绍了马尾松毛虫的基本形态、发生规律以及发生危害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主要包括:提高营林质量,实施林分改造;加强监测网络建设;突出生物、物理防治;协调好化学防治及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