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食用菌栽培基质的研究重心应从传统的可行性研究、配方筛选、成分分析,转向新型基质适宜食用菌生长的作用机理、菌株筛选、食用菌的营养品质、食品安全、新型基质菌糠的再利用,以及工厂化生产的栽培工艺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质,由于营养丰富,极易受杂菌污染。因而在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常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灭菌消毒。使用生石灰灭菌,则是一种最为简便的方法。一、用段木栽培食用菌,将15—20%的石灰水涂抹段面和皮部,对木霉菌等杂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食用菌菌渣理化性质对栽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菌渣复配基质在蔬菜栽培中的配比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食用菌菌渣在蔬菜生产领域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菌糠综合再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糠。食用菌采收后,大部分菌糠得不到及时处理,这不仅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给之后的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隐患。当今世界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因此及时科学地处理食用菌菌糠,实现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农业经济循环刻不容缓。菌糠已成为数量十分可观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菌糠不但可以再利用栽培食用菌,还能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菌糠的转化再利用,解决了环境问题,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总结了食用菌菌糠在食用菌栽培、食用菌菌种生产、做菌糠饲料、做栽培基质以及土壤改良方面的再利用研究情况,提出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菌糠再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秸秆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质,其木质素在菌丝生长中大量降解,秸秆栽培食用菌是秸秆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秸秆资源的现状、秸秆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菌渣综合利用、菌丝木质素酶系及降解转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综述川东地区利用新型栽培基质生产食用菌的研究现状,包括木屑新型栽培基质,菌糠新型栽培基质,果壳、果渣新型栽培基质,草本植物茎叶新型栽培基质。揭示新型基质利用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指出持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蔬菜》2006,(10):13-13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方便广大食用菌从业人员对其有详细的了解,我们节选了部分直接对生产、经营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刊载如下: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第七条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食用菌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集手续。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食用菌种质资源(包括长有菌丝体的栽培基质及用于菌种分离的子实体),应当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8.
栽培基料是食用菌生产必备要素,为了更好地推广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及拓宽食用菌栽培基料的来源,本研究就国内目前使用的栽培基料的种类、成分、适宜栽培菌种及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并对畜禽粪便作为添加基料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分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促进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的推广,增加广大食用菌栽培户栽培收益。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渣。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大量的可再生资源菌渣被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现状,对代替原材料栽培食用菌以及用作肥料、饲料、基质、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是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它们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基质中获得所有的营养需求。食用菌栽培以木质纤维素为基质,它们是农林产业副产品。这些木质纤维素材料与真菌结合后就在生物世界创造一些特殊的东西。因为食用菌的细胞壁含有几丁质而不是纤维素,所以它们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最近对一个4.4亿年前的蘑菇化石研究结果表明,蘑菇可能是生活在陆地上最古老的生物。食用菌生物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科学学科,它涉及蘑菇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应用食用菌生物学主要是两个领域的研究:一个是关于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科学,另一个是关于食用菌产品的食用菌生物技术。因此,食用菌科学和食用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食用菌产业的两条腿。应用食用菌生物学的目标就是解决当今世界以及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未来世界将持续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是食物和健康,它们紧密相关,并且我们正在试图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韩国食用菌产业的栽培历史、栽培现状,韩国食用菌分布、栽培和生产情况,进出口概况,菌种开发管理情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应用代料香菇两步栽培法,菇类防杂剂配方及其应用技术,真姬菇、香菇生理特性,基质标准化灭菌方法,发酵料栽培食用菌技术,培菌中生理产热,改进的基质灭菌设备,地洞小气候等技术方法、研究成果和设备设施的节能效果,为解决食用菌生产高耗能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生产中主要竞争性病害的种类及其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据科技部不完全统计,2004年食用菌总产量约为900万t,占世界总量的65%以上;2003年出口到119个国家,出口量达43.32万t,出口额6.2亿美元。在食用菌生产中,由于其培养基质营养丰富、空间相对密封、潮湿,易导致病菌污染,使食用菌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甚至绝收。为了安全有效地对食用菌病害进行监控,达到有的放矢地防与治,确保食用菌品质及产量,有必要对食用菌生产中主要竞争性病害及其防控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1主要竞争性病害的种类1.1木霉(Trichodermaspp.)又称绿霉,分布广,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  相似文献   

14.
2008—202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2年达到峰值788家。概述目前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表现“三集中”特点:随着企业数量减少、企业规模扩大,产能向大企业集中;生产企业区域集中;工厂化企业生产品种集中。分析主要工厂化栽培品种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蘑菇、真姬菇、香菇等产量、企业规模等发展现状,并与日本进行比较。指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整体面临的问题有:市场价格整体下行,生产企业盈利堪忧;产品集中、同质化严重且生产工艺技术储备不足;自主菌种研发能力不足,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乏力;设备老化严重,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等。提出注重科技创新,建立工厂化菌种扩繁质量控制标准,注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香菇、平菇、秀珍菇等7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菌丝生长状况、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含量,探讨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期为进一步利用猕猴桃枝生物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枝可作为7种食用菌栽培的原料,但生长适应性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秀珍菇选择性降解木质素效果最佳,栽培20 d后木质素降解率达35.6%;平菇对基质中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好,栽培25 d时纤维素降解率达48.3%;鹿角灵芝对基质中半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强,栽培30 d时降解率达68.3%。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细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配料、灭菌、无菌操作技术、培养条件、培养检查、贮藏条件几个方面对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陈述.对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进行细化管理,实现其规范操作、规范生产.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因其相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将成为未来食用菌生产的主流趋势。叙述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并对中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做了客观的SWOT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过历时五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和确定了适合上海地区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周年生产的搭配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确立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食用菌周年生产的三种主要茬口模式,建立了一批周年生产的专业户、示范场、重点乡,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周年生产使菌种生产时间由原来2个月延长到7—8个月,提高了菌种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菌种生产的经济效益,栽培菇房由原来单纯栽培一茬,提高到栽培3—4  相似文献   

19.
卢木庚 《食用菌》1996,18(1):29-30
食用菌是一类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很大。为此,应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食用菌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些发达国家已对蘑菇、金针菇通过人工控制条件,实现了工厂化周年生产。我国近年来在利用室内菇房进行周年栽培食用菌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对于在室外条件下,仅作过一些如菌林间作、菇菜结合、菌粮套种或单一季节的栽培尝试,尚未进行周年连茬栽培的系统性研究,整体效益不是很高。我们根据菇耳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通过用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周年连茬栽培模式,使之在一块土地上能够四季出菇,提高了食用菌的总体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阐述研发食用菌基质粉碎机的意义,概述我国食用菌基质粉碎装备的研发现状,重点介绍现有基质粉碎机的主要机型,指出锤片式粉碎机仍为我国食用菌栽培基质处理的主要机型。分析基质粉碎装备的发展趋势;介绍并探讨优化现有的粉碎设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机型;研发与地方基质特性相配套的粉碎装备;研发联合粉碎作业装备;发展一体化粉碎作业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