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彤  周志强 《林业研究》2006,17(2):132-134
在74条样带436.872hm2面积上进行野外调查,对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数量、种群分布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34544hm2范围内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数量庞大,而且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的分布对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等生态因子具有选择性。700m-800m是种群的最适海拔范围;分布在阴坡的天然种群数量明显高于阳坡;山地的中部和上部更适合东北红豆杉生长;东北红豆杉种群多数分布在坡度15度以下的山地,随着坡度的增加,天然种群的数量明显减少。图3表4参18。  相似文献   

2.
刘勇 《防护林科技》2014,(1):99-100
东北红豆杉是一种濒临绝迹的珍稀树种,其具有抗癌等重大医药价值。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本溪县兰河峪林场天然林冠下造林的实际情况,进而阐述东北红豆杉在我国东北广大地区野外人工培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东北红豆杉作为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不仅是室内盆景观赏植物,也极具药用价值。分析了东北红豆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探讨了苗木繁殖技术及东北红豆杉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王静  王宝臣  刘洪来 《绿色大世界》2012,(4):147-147,151
指出了东北红豆杉作为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不仅是室内盆景观赏植物,也极具药用价值。分析了东北红豆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探讨了苗木繁殖技术及东北红豆杉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对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Zucc.)天然林分的组成结构、立地条件、及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东北红豆杉种群生存的林分结构以天然针阔混交林为主,土壤含水量较高(40%-60%),pH值偏酸(4.7~5.5);野生东北红豆杉的种群结构不合理,属于衰退种群,这也是导致野生东北红豆杉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虽然穆棱地区的立地条件适合东北红豆杉野生种群的生长,但目前成年东北红豆杉树干中空、腐烂,中等胸径的健壮成年树被盗伐,而且幼树经常被野生动物啃食,该地区东北红豆杉的种群仍然是下降趋势,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对3种红豆杉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mairei)、西藏红豆杉(T.wallichiana)的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不同pH值模拟酸雨胁迫下,研究模拟酸雨对3种红豆杉属植物叶片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不同pH值模拟酸雨胁迫后,西藏红豆杉对模拟酸雨的抗性最强,东北红豆杉次之,南方红豆杉抗性最弱;(2)以pH值3.0酸雨胁迫对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西藏红豆杉各生理指标影响最大,而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对pH值4.5酸雨胁迫的抗性最好,西藏红豆杉对pH值4.0酸雨胁迫的抗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红豆杉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物种。通过对辽宁省现存东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特征、种群数量以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天然东北红豆杉仅存60株;在5个区域呈相对集中分布;个体林木胸径分布在6cm以下;种群结构不均衡,通过自然繁育困难。亟待加强保护和人工促进种群恢复。  相似文献   

8.
辽宁红豆杉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是在丹东市京石珍贵树种繁育苗圃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是集东北红豆杉、辽宁东北红豆杉的繁育、栽培、研究、加工于一体的专业性公司。企业注册资本800万元人民币,信誉等级 AAA,现已栽培东北红豆杉2510万株,国内外珍稀名贵树种82个品种。东北红豆杉是世界珍稀名贵树种,素有植物黄金之称,已被我国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既是高档园林绿化树种又是药用植物。其提取物紫杉醇是世界公认的特效抗癌药物。据专  相似文献   

9.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及保健价值(杨波等,2007).红豆杉属植物种群竞争力弱,天然更新缓慢和地理分布局限等客观因素,导致其处于濒危状态,199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叶水英,2006).红豆杉属为雌雄异株,据周志强等(2009)对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生殖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雌雄性比为1:2,雌株和雄株的生殖生存特点不同;张春雨等(2009)通过树木年轮学方法,发现雄株生长速率显著大于雌株,这可能是种群维持自身长期发展的一种适应.这说明东北红豆杉的性别分化及其机制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目前对于东北红豆杉性别的鉴定还停留在东北红豆杉雌株结实的阶段,还没有对东北红豆杉早期性别鉴定的有效方法.21世纪以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为很多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以及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1 东北红豆杉苗木繁育技术 繁殖东北红豆杉苗木,一般有播种、扦插2种方法,但因目前东北红豆杉结果甚少,生产上常用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红豆杉树种生态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1996年、1997年两次进行的云南省红豆杉资源调查,共区划792个小班6107个样地,经过统计分析。总结了云南省红豆杉树种的适生环境、生态特性。揭示了云南省红豆杉树种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对红豆杉宜采取的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标准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未阳市南方红豆杉资源的分布现状、生境及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来阳市分布有胸径10cm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大树53株,树龄100a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古树23株,主要分布于2个乡13个村。南方红豆杉资源主要分布在村旁宅院和毛竹林中,少量分布在次生阔叶林及灌木林内,其中独立木资源数量为37.74%,毛竹林资源数量为33.96%,次生阔叶林资源数量为16.98%,灌木林资源数量为11.32%。  相似文献   

13.
对引种到广东梅州的部分红豆杉属植物生长情况及其枝叶中紫杉醇累积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及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较高;东北红豆杉不能适应当地气候;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西藏红豆杉能正常生长、繁殖,无明显病虫害,可进行品种选育、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红豆杉资源及开发利用综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系统阐述了红豆杉开发利用前景,着重介绍了中国乡土红豆杉资源现状,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曼地亚红豆杉在我国的引种情况。通过对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市场需求分析,提出了目前红豆杉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该产业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市南方红豆杉的经营策略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红豆杉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景德镇市南方红豆杉数量多,分布广,优树紫杉醇含量高达0.616‰。景德镇具有发展南方红豆杉的有利条件,介绍南方红豆杉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云南红豆杉的生长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在进一步分析其生长特性与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的关系后,阐明了人工栽培云南红豆杉的技术难题和受限制于土地资源的情况,分析了环境因子对云南红豆杉枝叶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认为,云南红豆杉生长缓慢,以树皮和木材作为提取紫杉醇的原料不具可持续性,人工栽培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应以枝叶为主要收获物.  相似文献   

17.
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红豆杉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重要树种,发展其人工种植,促成产业化,对保护红豆杉天然资源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从采种期与种子成熟特征、种子调制、贮藏、苗圃地选择与土壤消毒、播种、苗期管理、容器苗培育等方面介绍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培育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冷凉地区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生长缓慢。利用1a生云南红豆杉苗作为实验材料,进行3种有机肥施肥效应实验、腐殖土施肥量梯度实验、林粮间作实验。4年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羊圈肥、猪圈肥、腐殖土3种有机肥料,腐殖土肥效明显,以腐殖土作底肥可使云南红豆杉幼树的生物量增长量达到最高。腐殖土施肥量梯度实验效应:采用1.5kg/株的腐殖土作底肥更有利于促进云南红豆杉幼树的生长。林粮间作实验效应为:分季节采用黄豆、蚕豆与云南红豆杉隔行间作的林粮间作模式更有利于云南红豆杉幼树生物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曼地亚红豆杉的栽培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决 《广东园林》2006,28(4):36-37
红豆杉(Taxus)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珍稀植物。本文介绍了我国引种成功的红豆杉杂交种曼地亚红豆杉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四川省红豆杉种群大小结构及动态、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群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要恢复和保护红豆杉植物,应减少人为的破坏性干扰,以促进其种群的增长和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