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选择我国东中西地区山东、湖北和四川三省的济南、泰安、武汉、孝感、成都和攀枝花六个大、中城市消费者进行认证食用农产品认知度和购买行为的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找出影响消费者购买认证食用农产品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扬州市消费者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水平的调研,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较为关注,认为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农产品总体上是放心的;由于消费者接受的宣传培训不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不甚了解;消费者对认证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实际消费有限;消费者的年龄、收人水平、对培训程度的感知和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感知等因素显著影响着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权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包括特色农产品在内的原产地品牌的保护,采用原产地品牌认证制度。本文从消费者对认证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信任与购买行为的角度展开研究,探讨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和信任度对其在购买特色农产品时的购买行为的影响,以期为特色农产品的规划、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6,(7):48-51
本文基于对乌鲁木齐市439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乌鲁木齐市消费者购买可追溯农产品渠道的选择。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渠道方面,选择在大型超市购买可追溯农产品主要是自家食用,选择在专卖店购买可追溯农产品主要是送亲朋好友,选择其他购买渠道主要是考虑到基地采摘的乐趣和公司配送的方便性等。  相似文献   

5.
对湖南省桃江县县城175名消费者进行随机调查,分析消费者对桃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总体认识及其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情况,提出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食用农产品召回面临经营者主动召回不足和行政机关责令召回时效滞后两大困境。有学者提出以消费者参与尤其是起诉来敦促召回,但梳理司法判例发现,起诉召回影响力微弱,诉讼不宜作为消费者参与食用农产品召回的首选途径。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群体力量、招募专家消费者参与召回立法、由消费者协会代替个体消费者监督召回过程,路径更为可行。为给消费者协会参与召回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有必要令召回义务人预留民事赔偿准备金,以备付召回期结束后消费者求偿,从食品安全行政罚款中协调预扣资金,与准备金余额一起专供消费者协会招募专家消费者参与召回立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政府重视的热点问题,经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食品)(以下统称"三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但是"三品"  相似文献   

8.
C2C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家宝  张蓓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6):213-216
为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的购物规律,以C2C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为研究对象,从卖家的角度出发,构建了C2C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卖家信誉度、口碑推荐、网络商盟和社区、物流服务质量和第三方认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采集了267份有效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结构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口碑推荐和第三方认证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而卖家信誉度、物流服务质量和网络商盟和社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对C2C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以及商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消费领域的矛盾凸现,这实质上是消费者对农产品满意度的问题.从消费者购买心理角度出发,构建农产品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天津市223个蔬菜水果消费者为样本,实证分析农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购买渠道规范程度对满意度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对满意度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消费者认知条件和相关信息关注度对满意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与政府大力提倡农产品网上交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生鲜农产品.该文基于582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多重响应分析和交叉表分析,探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购买行为、满意度与期望,并针对分析结果,从服务、产品定位、管控体系、营销宣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不是目的,是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监督手段。农业标准化是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农产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1.无公害农产品 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宁  胡豹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220-1225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对农产品的购买从追求数量型逐渐向品质型、营养型转变。为了解湖州市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及其消费意愿,本文以323个湖州市消费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关注程度、品质感观因子(质量安全、新鲜程度、可追溯性、认证标志)、成本感知因子(价格满意度、绿色环保、品牌)、购买感受因子(包装情况、朋友推荐、购买便捷)对绿色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品牌兴农是重要方向,当前公共品牌农产品总量初具规模,大力发展的必要性高,通过消费者对农产品公共品牌认知水平的问卷调查,主要调研并分析了熟悉程度、信任程度及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加大公共宣传、规范产品源头、加强认证监管、提升社会监督等促进农产品公共品牌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农产品,指的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深入推进,农产品电商平台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了消费者和农产品之间直接沟通的桥梁。利用描述统计对回收的400份网络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消费者对网购农产品的选择倾向及评价。结果表明,消费者多在有实际需要时选择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农产品,且购买瓜果蔬菜的较多;在购买时,他们最关注的是平台的保障度和农产品的质量,并且较认可新颖的直播营销模式;当收到与预期不符的农产品时,他们大多选择与店家协商解决。为此,应迎合消费者需求,甄选优质农产品,建立健全网购保障机制,使消费者放心购买。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04,(6):60-60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相似文献   

18.
理解农产品电商环境下消费者的购物决策行为规律,有利于商家制定适宜的管理对策以促进农产品成功交易。构建了农产品电商环境下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便利性、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第三方认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了301份有效数据,运用SPSS和PLS-Graph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便利性、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第三方认证对农产品电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中农产品价格和第三方认证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全社会重视质量安全的氛围基本形成。各级领导、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逐步增强。二是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到227万公顷,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150-151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问题使城市居民对绿色农产品关注成为热点。基于2019年扬州市教育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的调研数据,以扬州市邗江区内消费者对于绿色农产品的认知与评价为出发点,利用多重选择综合评价指数量化分析购买绿色农产品的动因,并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选择的评价。研究表明,邗江区对于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信任度是消费者最重要的购买动因,价格是拒绝购买的关键要素。最后结合分析基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扬州市绿色农产品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