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产地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根本途径。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林业种苗生产繁育工作发展速度较快,苗圃总面积273hm^2,每年的产地检疫率都在95%以上。要做好苗木检疫工作,提高产地检疫率,首先要加强产地检疫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们对产地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强化检疫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有效地做好苗圃地的产地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省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展了苗木产地检疫工作。随着检疫法规的逐步完善,经历了由产地检疫与调运检疫相结合;由单一的苗木检疫发展到对调运的森林植物及林产品的检疫;由单纯检疫机关的检疫发展到专、兼职结合、多部门配合协同把关的检疫。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陈皝 《湖北林业科技》2019,48(5):45-46,67
检疫是属于风险管理的一种措施,具有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预防作用。当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各种林业检疫问题接踵而来,如庞大的检疫工作量,品种繁多的林产品,新增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等。本论文试图通过实施产地检疫来解决现在的检疫难题。本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笔者所在宁化县开展检疫工作面临的难题。第二部分根据宁化县调运检疫工作现状,提出以产地检疫替代现场检疫,进行检疫台账管理来解决如今检疫难题的对策。第三部分阐述了以产地检疫替代现场检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森林植物检疫就是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传播蔓延,保护林业生产安全,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检疫法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调运时所采取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措施。它包括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就是对森林植物的种子、苗木和木材的生产基地进行调查,发现疫情及时清除,控制检疫对象传出。产地检疫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的重要手段,也是把住检疫关的首要环节,尤其是在当前检疫技术较落后的情况下,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就  相似文献   

5.
八、林木检疫包括哪些内容? 答:林木检疫包括两大部分 1.国际检疫:其内容包括进口检疫、出口检疫、过境检疫、旅检和邮检。 2.国内检疫:是我们检疫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产地检疫:查清种子、苗木产地检疫对象发生、发展情况,并积极采取除害处理措施,把检疫对象消灭在种苗生长期间或调运之前,这一工作叫产地检疫。产地检疫要求做到定期调查,掌握检疫对象的发生和消长情况,建立档案,并在有条件时积极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基地。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木材检疫虽已实行货证同行的办法,但木材上没有经过检疫的标志,只能验证检查数量是否符合,要查清一批应检木材是否经过了检疫,则要到产地去核实,并且核实难度也很大。为此,笔者建议在产地检疫时,采用“检疫号印”的办法。现就这一做法  相似文献   

7.
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回顾了杭州市余杭区森林植物产地检疫的发展,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搞好产地检疫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八五”至今,我市的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在深入宣传检疫政策法规,健全检疫组织的基础上,从产地检疫入手,发展到产地、调运和市场检疫相结合;从单一苗木检疫发展到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多品种检疫;从一般单层次检疫发展到出境严格履行报检、签证、入境复检、营销及运输验证等多层次系列化检疫,逐步把检疫条理化、法律化、社会化,不断维护和强化了检疫力度,树立了执法部门的威严性。“八五”期间,在全市11个县(市)中成立了县级防治检疫机构10个,占县(市)数的91%,配备防治检疫技术人  相似文献   

9.
苗木、种子传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最大,而且成功率也极高,因此把好产地检疫关是解除林业生产后患的关键环节。通辽市多年以来把苗木产地检疫作为森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检疫质量问题,如新造林地内仍有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虫瘿的苗木,影响着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产地检疫,提高苗木质量,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森林植物产地检疫是控制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八月下旬,怀柔区林保站组织检疫执法人员,对全区51家苗圃、花卉生产单位和个人进行秋季产地检疫检查。一是对辖区内的20亩以上固定苗圃和临时育苗地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填  相似文献   

11.
荷兰的花卉产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荷兰是世界上第一大花卉生产国,以其花卉产品质量之好,数量之大而著称。1987年世界花卉出口额是40美元,其中荷兰为20亿美元^[1]。荷兰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园艺市场上长地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地位,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着比较悠久的花卉栽培历史,更主要的是他们有着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经营方法、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制度,以及完善的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2.
掌握了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自治区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在全自治区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的发生发展变化情况 ,就能为今后科学地制定森检对象的除治方案 ,设立检疫检查站、建立预测预报点和搞好森防工作 ,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为自治区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及时修订 ,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引进林木繁殖材料及观赏植的检疫管理信息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即数据输入子系统和智能查询子系统。系统收集了分布于314个国家和地区的434条有关进境林木繁殖材料及观赏植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信息、1363条寄主植物记录和50种有害生物图谱。可按寄主植物的中文名或学名查询该寄主植物上可能会携带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也可按国家或地区查询当地分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同时也可检索来自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某一检疫物可能会携带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系统操作简便、查询快速、易于扩充,实现了植检信息、检疫审批和检疫证发放的智能化管理,可为我国相关的检疫机构引进林木繁殖材料及观赏植物提供检疫信息快速查询服务,提高检疫审批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安徽省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基于GIS的省级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实现了对森林病虫害检疫档案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应用,并可以及时实现检疫信息数据的更新。通过检疫对象信息的空间分析、查询及可视化,能够了解疫情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生、发展和扩散情况,找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指导病虫害减灾防灾工作的实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系统采用多级信息结构,可以在省、地区、县(市)级别上,分析不同行政单元内的分布情况,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疫情信息管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及程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丽娟 《热带林业》2010,38(3):46-48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机构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拥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权,在检疫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其必要性。文章通过阐述森林病虫防治检疫行政处罚的重要性及自由裁量权细化的意义,解释森林病虫防治检疫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含义,阐明森林病虫防治检疫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的项目及其法律依据,最后提出了森林病虫防治检疫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制度,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森林植物检疫管理子系统是全国森林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控制检疫流程和管理检疫数据;工作流是一种成熟的信息系统设计概念,它以业务流程的组建、执行和监控为目标。为了改善和提高现行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当前检疫管理子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检疫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世界贸易中木包装材料检疫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木包装检疫处理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措施, 以及热处理、溴甲烷熏蒸处理、电磁波处理等木包装检疫处理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 针对现行检疫处理措施和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方法, 并对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检疫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寄主植物、传播途径、为害症状、生物学特征、检疫除治措施8个方面系统地概述了蔗扁蛾在国内的研究进展,为森林植物检疫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出口笤帚容易携带储藏物害虫,存在一定的检疫风险。对出口笤帚中容易携带的储藏物害虫种类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不同害虫的风险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检疫监管措施,以利于出口笤帚检疫监管工作的开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年来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细菌的情况,明确当前我国面临的植物病原细菌入侵的严重性及重要性,以期对今后林业检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按照检疫业务类型,来源国(地区),检疫性细菌情况,花卉、林木病原细菌概况对2010-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细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5年,我国各口岸从水果、种苗等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中共截获细菌139种、7 736批次,分别来自70个国家(地区);截获检疫性细菌16种(其中10种可危害花卉和林木),521批次;花卉、林木病原细菌23种、835批次;肠杆菌科细菌32种、2 016批次,杨树枯萎病菌、梨火疫病菌、亚洲梨火疫病菌等重要肠杆菌科细菌未有截获。[结论]2010-2015年,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细菌的种类及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检疫性细菌入侵风险增大,防范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