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记者从日前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家庭农场创新发展培训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快速发展,数量已超过87.7万户。农业农村部对全国3000户左右家庭农场监测分析显示,家庭农场在农民合作社组建运营、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小规模农户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助推剂。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6.97%  相似文献   

2.
张若健 《新农村》2004,(8):23-23
1.美国的农场 (1)现在,约有4.5%的美国人从事农业工作。农业曾经是一条谋生的道路,直到19世纪中期,只有几个大的商业农场主和牧场主认为农业生产为商业。普通的农民种谷物、饲养牲畜来支持他们的家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参加地里的劳动,耕种、收获、储藏食物等。今天,美国农场的平均面积已从175英亩增加到400英亩,其中约占2%的大农场生产的农产品占了37%的销售量。在美国的200万家农场中,大约86%的农场由农场主个人拥有,土地面积约占总农场面积的65.1%;合伙制农场的面积,大约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3.
安肖 《世界农业》2023,(6):136-137
<正>美国是农业大国。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政策保障体系的核心。本文介绍了目前美国农场数量、规模、收入水平等总体情况,以及农场劳动力的相关状况。1美国农场发展概况美国农业部将农场定义为:年度农业产值与政府补贴之和达到(或正常情况下本应达到)1 000美元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类型看,美国农场主要分为家庭农场和非家庭农场。其中,家庭农场是指由主要经营者及与其有血缘、婚姻关系的人拥有的农场。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和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数据,2022年美国家庭农场约占农场总数的97.8%。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8,(18)
正专业素质较高、更懂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农人"正在推动中国家庭农场走向专业化、集约化道路。农业农村部对全国3 000户左右家庭农场监测分析显示,家庭农场在农民合作社组建运营、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小规模农户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说,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快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美国农业始终以建立资本主义农场经营,走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道路为特征。然而,近年来出现了新变化,开始重新认识小规模家庭农场的作用。1969年后,美国农业普查已改用通讯调查法,改变了不重视了解小规模农户的状况。1986年底,美国农业部又新设立了“小规模农业推进机构”。据报道,它是以联邦农业部和各州农业部实行合作,为直接向农户传递经营信息和介  相似文献   

6.
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农业经营主体一直以家庭农场为主,而完善的信贷供给体系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美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职责明确,既分工协作又展开一定的竞争,为美国家庭农场提供了广阔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美国家庭农场信贷供给体系发展的启示是:构建分工合作、覆盖广泛的信贷组织体系,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服务,政府提供合理的激励和补偿机制,完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7.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中型家庭农场美国的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如下特点。1.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从经营规模来看,其发展与趋势表现为农场数目的减少和经营规模的扩大。20世纪以来,美国家庭农场在数量上上升至89%,拥有81%的耕地面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已发展成熟,其成功经验被世界各国所效仿。家庭农场起步晚、发展慢,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发展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推动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家庭农场的概念及特点,着重探讨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合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实现中国家庭农场的优质、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农场的99%为家庭农场,它们的产量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89%。家庭农场中的90%为小型家庭农场,操作着美国将近一半的农田。大型家庭农场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42%。这是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机构提供的2016年经济信息公告。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农场来讲,广泛描述会忽略美国农场的多样性,本报告将农场按同一规模分类,以期更好理解美国家庭农场。分类以年收入、主要经营者、家庭或非家庭为分类条件。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效率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家庭农场的多元投入、产出及家庭农场基本特征等方面开展福建家庭农场的样本调查及分析,建立样本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分析的影响因素与实证模型,并确立随机前沿分析的SFA模型与函数,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家庭农场总体上看,最佳规模效率主要存在于小规模和超大规模"两型"家庭农场;从技术效率看,对新技术的采用均能较大幅度提高农场的效率;土地规模与农场的效率的关联关系,远低于资金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程度,福建家庭农场的发展已经摆脱以往以土地规模扩张为手段的传统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即家庭农场呈现出经营规模差异较大、经营效益较好、发展速度较快等特征,其发展面临着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有强烈愿望发展家庭农场等大好机遇,但也面临着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缺失、资金短缺等严峻的挑战。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与经验及启示,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提出了要明确确定土地权属关系、着力构建新型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加强家庭农场金融扶持政策创新、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家庭农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屈学书  矫丽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08-11510
社区支持农业(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是一种在农场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预定款,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CSA最初的出现是因为对于食品安全和城市化过程中对土地的关注,它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社会运用,在推行有机食物生产及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实CSA模式下的旅游发展同样值得期待。主要从旅游角度考虑,通过对CSA旅游模式形成可能性与形成条件的分析,试图在CSA模式下探寻出一条新的旅游方式---TCSA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结合社区支持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社区支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与益处,并对比社区支持农业与大规模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之间的特点与差异,探讨社区支持农业在现代社会的运营影响因素,从土地、生产与经营、人员、管理、消费者与市场宣传等角度提出建议,旨在调整我国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山东省诸城市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的调研,系统分析其发展经营现状及目前家庭农场土地质量不高,融资困难,土地流转期限限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瓶颈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和培训支持,培育高级的现代化职业农民;继续创新土地制度,全面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切实拓宽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为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条件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推广完善土地托管项目,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全程化经营服务体系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推进新形势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及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广西家庭农场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及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家庭农场总体发展、区域发展及管理规范制度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提出广西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及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家庭农场以种植业、小规模经营为主,数量呈飞跃式发展,土地大户逐年增加,经营总收入明显增长,财政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家庭农场在农业经济条件较好的西江流域及北部湾区域发展普遍较好;广西各地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登记程序制定以县级为主导,各地针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仍较少。制约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推进缓慢、农村土地制度亟待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需完善等;内部制约因素包括农场自我积累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场主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等。【建议】基于广西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从业人员众多的实际情况,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广西家庭农场将以中小型(经营规模为3.33~13.33 ha)家庭农场为主,重点应提高家庭农场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化程度,因地制宜推进集约化规模生产,利用现代生产要素增强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产品品牌,拓宽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渠道。为此,应尽快完善家庭农场管理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东北地区家庭农场的经营行为,基于辽宁省朝阳市H县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面板调查数据,重点从玉米种植行为的变化情况、玉米销售行为的变化情况、质量和风险意识的变化情况3个方面分析了2016年以来家庭农场经营行为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受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和土地集中连片申报要求的制约,家庭...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家庭农场发展资金不足的主要表现,以徽商银行宿州分行为例,探索了商业银行破解家庭农场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主要做法,主要是共同推进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建立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制定与信用等级相应的信贷优惠政策;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工作;创新开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完善贷款担保方式。提出了进一步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的对策建议:在乡镇设立徽商银行服务网点;加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提标扩面范围;调整市、县(区)两级政府年度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18.
蔡培良 《农学学报》2014,4(3):105-111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以信息化、集约化、机械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福建发展家庭农场的状况进行调研后,笔者叙述了家庭农场对农民增收致富产生的显著作用,并分析了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尊重农民的意愿,确保发展家庭农场的质量;因地制宜,选择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综合实力,确保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种养结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国外家庭农场概念与内涵、成因与作用、规模与效率以及家庭农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综述了国外家庭农场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The current financial stress i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future of the family farm are likely to be major issues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1990 Farm Bill. Medium-sized commercial family farms may be especially targeted for support. These farms are the basis of rural economies and settlement patterns in many parts of nonmetropolitan America.Two possible changes in farm policy are debt restructuring and the decoupling of farm payments from commodity production. Many medium-sized family farms continue to face substantial debt problems, but most of these farms could be viable with some debt restructuring. Ccmmodity programs have become extremely expensive and encourage overproduction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farming resources into ever larger units. Federal farm programs may become based on need, with a sensitivity to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farming systems. Such a policy could support medium-sized family farms, slow the growth in superfarms, reduce surpluses, and reduce the overall cost of farm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