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3):273
品种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粤泰A作母本,粤泰B辐射变异后代中的早熟株作父本育成的红莲型水稻三系不育系,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14。  相似文献   

2.
《湖北农业科学》2012,(19):4442
品种来源:鄂粳优763是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孝感市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不育系鄂晚17A与恢复系香恢6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282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孝感市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用"鄂晚17A"作母本,"粳香7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粤优938是江苏省农科院用红莲型优质不育系粤泰A与R938配制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5.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309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和荆州农科贸开发总公司用"金23A"作母本,"荆1B([珍汕97B/9149]F4//金23B///中9B)"作父本,经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1013。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业科学》2012,(14):2967
品种来源: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孝感市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不育系红香2A与恢复系香恢6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  相似文献   

7.
粤优9号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珞恢9号”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已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籼型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A4A的选育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4A是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嘉育948作母本、金23B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多年多代选择出A4B,与金23A经多年成对回交转育而成的三系野败不育系,具有株型好、品质优、配合力强、易制种等特点,2009年4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阐述了A4A的选育经过及其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湖北农业科学》2012,(22):5184
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冈恢3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09。  相似文献   

10.
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天丰A与恢复系R13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9。  相似文献   

11.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499-499
品种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珞恢9号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3。  相似文献   

12.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3):327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D297A作母本,08B(常菲22B/岳4B)作父本杂交育成的D型早籼水稻三系不育系,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13。  相似文献   

13.
益51A系由黄冈市农业科学院和湖北农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金23A作母本,益51B(嘉育948/金23B后代的选系)作父本,经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于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益51A在湖北黄冈市6月播种,播始历期52±1 d,柱头发达、外露率高、易制种,配合力强,所配组合优势强,米质好。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业科学》2012,(16):3514
正品种来源: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骏1A与恢复系R017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05。  相似文献   

15.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512
品种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和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绵5A与恢复系恩恢14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1008。品质产量: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早中熟中稻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信息》2006,(10):33-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5品种名称:红莲优6号(区试代号:红莲2号)选育单位:武汉大学品种来源:粤泰A×扬稻6号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  相似文献   

17.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遗传所杂交水稻研究所用粤泰A作母本,YD-0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品质优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等显著特点。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红莲优6号在新余市作中稻连续2年对比试验中,全生育期132天,比对照汕  相似文献   

18.
《湖北农业科学》2011,(13):2758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和荆州市农科贸开发总公司用不育系"荆1A"与恢复系"荆恢65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鄂审稻2011005。  相似文献   

19.
<正>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金23A作母本,A4B(嘉育948/金23B)作父本,经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9016。  相似文献   

20.
《湖北农业科学》2012,(14):3126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广占63-4S作母本,R7272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