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农村沼气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发展农村沼气并开展综合利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证明发展农村沼气可以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介绍"三沼" (沼气、沼液、沼渣)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的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近年来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发展生态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村镇文明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沼气的综合利用,不仅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的短缺,而且开辟了农民致富的途径。各种类型的沼气综合利用,使安徽省沼气建设出现了一派新貌。  相似文献   

4.
浅谈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郜春花刘继青关超姜森林(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31)随着沼气事业的发展,沼气综合利用的形式、内容与日俱增,基本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关这类报道已不少,但比较零散。这里着重谈谈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沼气...  相似文献   

5.
陈立国 《中国沼气》1991,9(4):43-44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一样,也是一个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过程。能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能源问题不解决,农业发展将十分困难。发展沼气事业,可以使生物质资源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建设好生态农业系统,须把沼气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宜昌县从7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推广利用沼气,已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特别是近十年来,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收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综合利用的内容如图所示。近年来,宜昌县沼气建设已逐步由原来的单一解决锅下愁转变为多层次多途径的综合利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示范村、组、场、户不断呈现。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南省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沼气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沼气建设十分重视.2002年中央2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农村沼气等项目",并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六小工程",作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大事长期来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迎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高潮的到来,特提出海南省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思路和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国强 《中国沼气》1994,12(1):40-41
几种沼气综合利用模式的特点及效益张国强(河南省农村能源环保管理总站)发展沼气是科学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沼气综合利用是沼气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只有充分合理地把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起来,提高新的技术水平,发挥沼气在农业生态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中的...  相似文献   

8.
一翻开农村能源的各种资料,沼气综合利用几乎成了描述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利用沼气、沼渣、沼液,作为下一级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添加剂和能源等,是一整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致富农民的系列化实用技术,现已成为沼气建设持续发展的新起点。自从沼气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后,综合利用的形式、内容与日俱增,已成为目前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能源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1.沼气综合利用是围绕厌氧发酵的产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气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气综合利用的研究何志强林金华(天津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天津市津南区新能源办公室)我们以津南区传字营沼气村为基点,开展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气综合利用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沼气作为突破日,改变生活用能结构,促进农业生...  相似文献   

10.
王曦 《当代农机》2014,(11):72-74
介绍了设施农业新型秸秆增温系统以及设施农业秸秆反应堆增温增肥增产技术、设施农业秸秆沼气增温增肥增产技术,指出了应用这些技术是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提出了在建设循环设施农业进程中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精确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农业生产形式,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此,探讨和分析了精确农业的优越性和在我国的发展模式,从而因地制宜地引进高新技术、决定不同的农作精确程度,从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确农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中,以核桃壳、花生壳、锯末等3种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进行了农业废弃物催化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的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解反应生成包含氢气、生物油和固体焦等成份的产物,且各相产物均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用价值,从而证明农业废弃物催化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切实可行,且转化利用效率高,对建设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开发农村新能源、保护农村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业工程是建立在工程学、生物、农业科学、经济及管理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一门综合交叉应用科学。在我国当代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农业工程科技存在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其主要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乡村振兴呼唤农业工程科技向生态化发展。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第一,推进农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发挥农业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系统作用;第三,突出农业农村工程特点及重点发展领域。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创新适应中国当代绿色发展、生态振兴的内在要求,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几项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当前,农业综合开发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挖掘内涵、扩大外延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牧种养的综合效率,针对农牧混合管理应用展开了研究。在单一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学的规律与特性,建立相应的生态学模型,融入物联网、无线通信等智能管控技术,形成功能完整、布局合理、实用科学的农牧混合管理系统。展开该理念下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生态学技术为平台理念,较单一培养模式而言,农牧混合管理系统下的综合培养效率可提高至90%以上,作物生长良好率和畜牧产率均提升5%以上,系统运行平稳高效,可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推广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意义重大。介绍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现状、内容及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衡南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近年来,衡南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目标.把开发惠民富农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开发水平,创建衡南特色,努力打造一流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研究采用1993-2012年的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和农村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由分析结果可知:从短期看,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环境之间没有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环境相互存在显著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时期,今后必须改善农业机械化粗放的发展策略,大大推进节能型和低碳型农业机械的研发。  相似文献   

19.
孙瑾 《农业工程》2017,7(3):52-53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目前,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和农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以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为支撑。讨论了农业信息化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并对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的7个平台和3个工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彭玮  张美艳  曹俊锋 《农业工程》2017,7(2):155-156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世界农业发展新形势下的必经之路,倡导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技术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化程度低、管理不规范等缺陷,为加快我国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发展进程,建议可从依靠科技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注重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